首屆玉米種質改良與創新應用研討會在京召開
成百上千種不同的玉米,在北京順義的一處科研基地中生長,有的剛剛抽穗揚花,有的已經成熟待收……
近日,第一屆玉米種質改良與創新應用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同時舉行了玉米種業科研現場會,在中國農科院作科所順義基地中,來自全國各地的育種家們,共同觀摩和探討我國玉米種業發展的未來。
最大糧食作物,玉米面臨攻關難題
我國玉米播種面積常年保持在6億畝左右,是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同時也是總產量最高的作物。中國農科院作科所所長周文彬介紹,玉米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起著壓艙石的作用,但也要看到,我國玉米種業的發展水平,較農業發達國家還有差距,「玉米起源於中南美洲,缺少玉米遺傳多樣性,一直是我國玉米種質創新的重要障礙。當前,我國玉米單產約為美國的60%左右,還有很大的產量挖掘潛力。《種業振興行動方案》明確強調要把種源安全提升到關係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控風險,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
創新是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周文彬介紹,種質改良關鍵在於可用於品種培育的優異育種材料的創新,可以說,我國玉米品種的每一次更新換代,都離不開種質創新,而創新離不開現代科技手段的應用和全國大協作。這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也有很多基礎性的工作,包括種質資源的收集、精準鑒定以及優異材料創製等等。我國在種質資源收集和創新方面,有很好的基礎並取得了階段性成績,保存的玉米種質資源達3.6萬份,其中地方品種資源佔比約七成。在即將完成的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中,還新收集了6000餘份玉米地方品種資源,為品種培育提供了新的種源支撐,「未來,如何將這些資源變成育種家可以用的好種質,就需要全國的玉米專家協作起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開展創新工作。」
需求不斷增長,糧食安全的主戰場
儘管我國玉米播種面積巨大,但仍然無法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玉米進口量超過2700萬噸,2024年上半年,玉米進口量為1105萬噸,儘管同比進口量有所下降,但數量依然巨大。
中國作物學會玉米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建生表示,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對玉米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2000年,我國三大作物中,玉米佔27%,2011年達到40%,2023年達到45%。玉米需求增長的背後,不是直接食用的玉米增加,主要是飼用原材料的需求增加,「在當下及未來,這一需求仍然在不斷增加。」
2023年,我國開啟新一輪千億斤糧食增產計劃,在三大主糧中,玉米無疑是最重要的作物之一,周文彬表示,玉米是種業振興的主戰場,同時也是千億斤糧食增產的主要力量之一。
「我國玉米面臨著單產提升和國際競爭雙重挑戰,而破局的關鍵在於體制機制創新、技術創新和種質創新,其中種質創新是品種培育的基礎。」李建生說,「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創新的落點還是在種子上,有好的種子,產業才能夠更好發展,而推動種質創新,需要集合更多的育種家們,乃至不同領域的科學家,不斷地交流和碰撞,為種質改良、創新提供新的路徑和基礎。」
種業攻堅之戰,滿足不同產業需求
8月11日下午,北京順義,來自全國各地的育種家門,走進中國農科院作科所科研基地中,觀摩各種長勢不同的玉米。
「這是我們正在培育的極早熟玉米,」中國農科院作科所研究員黎亮介紹,「在我國,極早熟玉米品種仍然有較大的空缺,也是我國玉米育種中主要的短板之一。我們正在培育的極早熟玉米,較為適合無霜期更短的東北地區種植,具有早熟、耐密、高產、宜機收等特點。」
在基地中,還有許多類似的科研項目,如適合黃淮海氣候和土壤的玉米新品種,適合西南山區的玉米新品種等。此外,這裏還承擔著玉米種質資源保護、擴繁、分發等任務。
在一處引進玉米的種植區,記者看到,玉米田中標識著資源的來源、特點等,中國農科院作科所研究員李明順介紹,「這些引進的玉米資源,在這裏保存下來,同時進行擴繁,然後會免費分發給需要這些資源的科研單位。」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賴錦盛表示,種質改良是一項系統工程,種質創新的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我國玉米產業的發展前景。「應盡快開展全國範圍內的大協作,形成全國一盤棋統籌佈局的新局面,穩步推進我國的玉米種質改良與創新利用工作,這也是推動玉米種質改良和創新的重要途徑。」他說。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唐崢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