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廠商,尋找賺錢「搭子」
當被譽為「不沉之船」的鐵達尼號號接近冰山時,瞭望員只能看到露出水面的部分,冰川大部分體積仍隱藏在水面之下。
AI行業亦是如此,水面之上是風頭正盛的大模型新秀,零一萬物、月之暗面、百川智能近期接連被曝融資。截至目前,國內已有三家大模型創業公司估值水平達到200億元以上。
融資是闖入大模型遊戲下一關的籌碼,但資本也將這些當紅「炸子雞們」置於烈火上烤,被迫加快項目進程和商業化的步伐。或許用不了多久,他們便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一旦錢燒盡,靠什麼活下去?
「大模型只有兩個梯隊,OpenAI和其他,用國內任何一家大模型都一樣」,多位AI行業從業者談道。
於是,才有了水面之下的合縱連橫。
以阿里、騰訊為代表的大廠,一面以投資的方式押注大模型公司,一面又以ToB項目製的方式與創業公司合作交付;以智譜為代表的大模型公司,一邊做底部通用大模型,另一邊投資下遊孵化AI應用;初創公司則更加靈活,遊走在大廠和大模型公司之間。
「大模型廠商、互聯網大廠、PC廠商都是我們的投流渠道」,「我們和大廠充分合作,解決客戶的問題」,AiPPT.cn創始人、CEO趙充和未來式智能聯合創始人、COO鄒陽分別表達了相似的觀點。
大模型戰場表面爭得頭破血流,但實則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場,進入下半場,玩家都在抱團取暖。以及在牌桌留到最後,如何在新生態尚未成熟就提前佔據一席之地。
遍地都是Agent
「卷模型沒有意義,ToB能馬上商業化,基本不用燒錢。」
進入今年,朱嘯虎式的大模型論斷被越來越多人接受。市場上的創業者們大多拋棄了幻想,把落地和賺錢作為了首要目標。
今年2月,一場最高行政級別的「人工智能專題推進會」召開,會上十家中央企業簽訂倡議書,「將主動向社會開放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諸如此類的政策讓AI公司看到了希望,政策支持意味有預算,能直接轉化為營收。
據給力訊息和非凡產研聯合發佈的《2024年上半年中國AIGC行業商情報告》顯示。2024年上半年,大模型中標數量共計207個。其中,國有企業佔據了主導地位,共計126家,較去年全年相比,上半年增長110%。國有企業累計中標金額連續兩年最高,2024年上半年累計中標金額3.7億元,涉及眾多行業和領域,如能源、交通、通信、金融等。
光子星球瞭解到,國有企業和政府及事業單位應用最頻繁的場景有:知識庫問答、招標書寫作、報告寫作和合約審核等。
為了能讓大模型落地到國企當中,諸多創業公司都瞄準了Agent。在上個月,給力訊息主辦的AIGC應用商業峰會上,做Agent的企業就佔據了80%以上。
未來式智能鄒陽認為,可以把Agent視為大模型應用落地的一種框架,其作用是能在客戶的真實業務場景跑通,並產生價值。實際落地過程中可能會涉及多項復合性技術,大模型提供理解和推理能力,基於RAG的知識庫承載生產過程中顯性的知識,構建Workflow充當隱性可複製的經驗,模擬專家的思考鏈路。基於此,一個可落地的行業數字專家便誕生了。後面再通過調取API、執行RPA流程等就可實現全自動化執行。
沿著上述思路,市面上湧現出了各類型的Agent公司,比如做AI醫助的全診通,做能源、保險行業的未來式智能,做RPA的實在智能以及做小說、長文本的波形智能等。
這些ToB公司基本遵循了一個法則,從行業到場景再到產品。對於ToB而言,唱得好不如做得好,Agent公司為了盡快打開市場,積累case經驗,往往會遵循「標杆效應」法則。
鄒陽講述,他們的第一個客戶是某省級電網公司,在瞭解完其需求後,利用其公司靈塔Agent PaaS平台的先進生產力,極短時間內針對客戶的核心業務訴求實現了合約審核核心場景的Demo,並推進後續成功合作。
同樣利用Agent PaaS平台的優勢,可以快速基於客戶業務場景進行需求實現,比如複雜的知識庫問答(支持多模態、杜夫編排、動態數據NL2BI)、複雜製式文檔寫作等知識加工流水線的工作場景。鄒陽表示,「大型國企、央企業在各地有很多分支機構,業務模式總部集團有SOP要求,突破一個場景可以在各地區迅速做規模化複製。」
在醫學領域,全診通CFO潘守翔說,團隊經常被問「某某Top醫院有沒有用」,所以在推行AI病曆的初期就選擇了雖然難度更高,但市場潛力更大的「先大型醫院,後中小醫院」的策略。
潘守翔介紹,去年年底在產品剛有雛形的時候,他們就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試點,「先上了幾個科室測試準確度和速度,後來範圍擴大到整個門診所有科室」。在試點了四個月後,進一步向同級的超大型醫院推廣,又過了三個月,產品趨於穩定後,才再向全國範圍推廣。截至目前,全診通已經覆蓋了全國40多家一線醫院。
大模型戰場無硝煙
Agent創業公司切ToB,不可能大包大攬,本著追求極致投入產出比的原則,他們會優先考慮與生態中的玩家合作。
市場上各類關係錯綜複雜,最直接的便是投資與被投資關係。首先是大廠主導了明星大模型公司的投資,阿里最為活躍,把「大模型五虎」(百川智能、智譜、月之暗面、MiniMax、零一萬物)投了個遍;騰訊也在加快投資節奏,不僅首次投資月之暗面,還趕上了百川智能、智譜的新一輪融資。
如今,動作佈局最像大廠的智譜也開始投資上下遊。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為止,智譜至少參投了十四家AI初創公司,尤為偏好清華系出身的創業者。近期,智譜也是動作頻頻,先是聯合出資2.6億元成立投資基金,後又舉辦了首屆創業路演活動。
即使是最直接的投資,大模型廠商和大廠之間還是難免存在競爭,比如站在許多做應用的創業公司角度,就會面臨選擇百度文心還是智譜等模型的問題。但創業公司卻可以充當潤滑油,以多重合作身份遊走在大廠、大模型廠商中間。
一個典型的案例是AiPPT.cn,其股東是智譜,出現在了智譜的路演名單上。除此之外,該公司前後還與百度文心一言和月之暗面達成合作。
AiPPT.cn主打「一句話生成PPT」功能,於去年8月上線,到11月就實現了百萬元收入。6月AI產品榜單數據顯示,平台月訪問量超過500萬,躋身國內AI產品總榜前十。
愛設計&AiPPT.cn創始人/CEO趙充告訴我們,他們對外的合作模式主要為「互相調用API」。即智譜、月之暗面、百度底層開放給AiPPT.cn大模型的API,反過來,趙充再把AiPPT的API開放給上面大模型廠商來用。
AiPPT.cn的功能曾以插件的形式嵌入百度文心一言,最近又以「Kimi+」的形式嵌入到了Kimi智能助手。趙充坦言,「大模型廠商如同流量入口,真正落地到工作場景的是應用,彼此之間的生態合作是必然趨勢。」
無論是創業公司還是大模型提供方,本質上,雙方都在彌補不足。
鄒陽在拜訪客戶常常聽到的一句話便是:「你不要講PPT了,我們已經被各種PPT教育了很多次了,我們的業務需求就是這些,你能做就直接上乾貨吧」。鄒陽告訴光子星球,他非常認可朱嘯虎的「一面成交」理論,當用戶看到我們提前準備的Demo眼睛立馬就亮了,笑著說「這就是我要的東西」的時候,是他最有成就感的時刻。
對未來式智能這樣創業公司來說,承擔了技術到落地的中間角色。大廠或模型廠商就像是超市,裡面擺滿了各式食材,鄒陽和團隊需要先從超市里採購食材,再把菜炒好端到客戶的餐桌上。
「現在跟大廠和模型廠商的合作非常融洽,他們提供成熟的平台級產品,但對客戶不能直接用。所以我們去完成這最後一公里,通過我們的Agent平台的高效生產力去解決客戶業務問題」,鄒陽說道。
截至目前,未來式智能已經與騰訊、阿里、火山引擎和智譜等多家廠商達成了合作。騰訊為其牽線了第一個標杆客戶,與AiPPT一樣未來式智能也出現在了智譜的路演名單上,同時也是火山引擎重點推薦的Agent ToB產品。
互搭「順風車」賺錢
大廠、大模型公司和初創公司互相合作,現階段無非是想獲得更多的用戶以及營收。這裡面涉及到兩個問題:自己怎麼賺錢以及怎麼和生態合作夥伴分配利潤。
大模型甩賣至「白菜價格」,對做應用層面的企業來說,調用API的成本就會非常友好。今天的大模型一如當初雲計算,越來越成為像水電基礎設施的存在。
趙充現場給我們算了一筆賬,用AI製作PPT,平均一個PPT有二十頁,每頁五百字,一套PPT算下來使用token量約在1萬。以最極端的情況估算,假設五百萬的月瀏覽用戶每人都製作一套PPT,按照智譜官方GLM-4-Air的API報價計算,AiPPT.cn每月需要支付3萬元,一年下來僅為36萬元。相比於投流營銷的價格,企業在大模型上的支出顯得杯水車薪。
不過在更普遍的情況下,為了能達成合作,大模型廠商和創業公司都會主動退讓一步,除API以外,AiPPT.cn也採用了「帶參鏈接」模式。合作雙方都允許對方免費調用API,從大模型廠商導流過來產生的付費用戶收入,再進行五五分潤。
目前來看,這是一種互利共贏的方式。大模型廠商向創業公司提供底座能力,同時也為後者導流,而創業公司搭上大公司的順風車,先一起把盤子做大,再分錢。
當然,底層模型廠商也需要連接各個細分賽道的創業公司,通過樹立典型案例來證明其大模型基礎能力和深耕行業的能力。
全診通目前是百度智能雲在醫療賽道上的優先級合作夥伴,近期剛合作落地了常州一院的醫療AI大模型應用項目。全診通是早期百度ERNIE Speed模型的內測用戶,在盲測過程中,團隊發現該款模型的推理能力、相應速度、準確性和語義理解能力都十分契合AI診療場景。這同時也讓百度找到了模型落地的場景,才有了後面的深入合作。
不同於PPT場景,全診通調用的token量級較大。醫院往往在定價時不能嚴格限制醫院調用次數,只能大致劃定調用區間。在其服務的40多家醫院里,多家醫院門診量在300萬以上。但有了與百度的合作關係,API的調用成本被打到了很便宜的量級,用潘守翔的原話來說,「百度給我們的價格很有競爭力」。
即便如此,仍不可忽略一個事實:目前為止,大模型的吸金能力十分有限。
光子星球綜合瞭解下來,新成立的創業公司無法以單獨的名義去接招標的單子,加之業務分工不同,所以往往只能打包進雲服務商、通信運營商以及大廠的項目中。大模型應用項目的中標金額跨度很大,從幾十萬到幾千萬不等,較其他ToB項目而言,價格偏低。由於市場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清晰的定價標準,具體每位參與者能拿多少,還要按實際case來定。
「現階段,公司要想活下去,還得靠其他業務喂養大模型。」
很多創業公司認為趁競爭對手還有限的時候,快速進入市場形成壁壘才是首要,「能產生收入,已是不易。」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guangzi0088」(ID:TMTweb),作者:郝鑫,編輯:吳先之,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