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最新職業 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員走紅

作者/  IT時報記者  潘少穎

編輯/  錢立富孫妍

自動駕駛車輛的「大腦」如何變得更聰明?追溯到一台電腦、一段程序前的面孔,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員必不可少。這不僅僅關乎算法的優化與升級,更是一場精準捕捉並理解複雜交通環境、靈活應對突髮狀況以及不斷優化決策邏輯的挑戰。自動駕駛車輛測試員,推動著自動駕駛系統「大腦」不斷進化。

不久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部委聯合發佈的19個新職業中,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員赫然在列。新職業的確立,不僅提升從業者的認同感、歸屬感和獲得感,也預示著未來交通出行領域將迎來更多元化、專業化的職業角色。

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員是怎麼樣的工作狀態?他們工作中會遇到哪些挑戰?如何為自動駕駛車輛的智慧成長引路?《IT時報》記者零距離接觸兩位測試員,聽他們講述自動駕駛車輛逐漸展現出的智慧與潛力。

來自「管家」的「刁難」

測試員:徐寅(滴滴自動駕駛)

坐標:蘇州

6年前的徐寅,並沒有想過自己會和自動駕駛產生交集,在他的印象中,自動駕駛僅存在於電影中。6年前在外企做技術員的徐寅,偶然間聽朋友談起自動駕駛,「我也想參與出行方式的變革,正巧當時滴滴自動駕駛招人。」徐寅記得,面試主要考察應聘者的駕駛經驗、安全意識、處理突發情況的能力,當然,是否有違規記錄也很重要。

2018年,徐寅進入滴滴自動駕駛,經歷了較長的培訓週期後正式上崗。徐寅把自己叫作無人駕駛車輛的「管家」,既是首批嚐鮮的體驗者,又是問題的發現者。

位於蘇州的滴滴無人駕駛內場測試區域,是徐寅主要的工作場所,這裏構建了一個高度仿真的城市環境測試場,像一個微縮城市,T字路口、隧道、高架、環島等複雜多變的交通場景一應俱全,還有假人、假車、假動物等。「和外場測試唯一的區別是,沒有真正的交通參與者。」徐寅說。

雖然是內場測試,但重要性不言而喻,是自動駕駛技術從實驗室走向開放道路的必經之路。在這裏,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場景都可能經過上百次的測試,才能讓自動駕駛車輛接受來自實戰的考驗。

為了鍛鍊自動駕駛系統的應變能力,徐寅經常和同事們刻意設置一些障礙來「刁難」自動測試車輛,模擬這些情況有可能出現的任意位置。比如面對一張飄落的紙片或樹葉,路人隨手扔的一個飲料瓶時,自動駕駛車輛會如何應對?徐寅告訴《IT時報》記者,他們曾經用人力、無人機等模仿紙片飄落的情形,但都沒有得到想要的效果。「最後,我們用一根很細很輕的釣魚線控製紙片飄落的軌跡,車窗、車頂、擋風玻璃、雷達等,觀察並記錄車輛的反應和表現,從各個角度提升車輛對不規則物的識別能力和處置能力。包括樹枝、落葉、垃圾袋等,每種物體會進行多次測試,訓練自動駕駛車輛準確識別通過或避讓。」

這些場景設計基本上都來源於現實,為的是讓自動駕駛車輛從會答題到答好題。碰撞是徐寅在內場中要驗證的關鍵場景,根據不同的碰撞程度,應該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比如碰撞後是否要立即停車,是否要打雙閃燈提示後方車輛是停在原地還是找個合適的位置停車避免影響交通等,一道‘考題’可能有好幾個答案,要讓自動駕駛車輛能做出‘最優解’。」徐寅說。

上百次雷同的測試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枯燥感,但在徐寅看來,做這份工作時間越長,越能感受到熱愛。從6年前的「小白」到現在的路測運營專家,他對不少城市的交通特點瞭如指掌。「廣州的電單車特別多,北京的岔路和輔道特別多,上海早晚高峰車流量大,有的隧道上方還有橋,交規也比較嚴格……」徐寅如數家珍,這些鮮活的城市交通特徵,在他的腦海中不僅僅是數據或信息,而是轉化為內場測試中一個個具體場景。

「我希望未來自動駕駛比有人駕駛更安全,能減少酒駕、疲勞駕駛等帶來的安全隱患。」這是徐寅的願望,因為做了這份工作,他自己的駕駛習慣也變得更加謹慎,更加重視和遵守交通規則。

在數據和場景中

讓車輛更「聰明」

測試員:巴山(小馬智行)

坐標:上海

從11號線上海汽車城出站後,車身上印有「無人駕駛測試」字樣的車輛便隨處可見,小巧靈活的轎車、寬敞舒適的中巴,還有用於物流運輸的貨車……無人駕駛已經滲透各個領域。

巴山,三年前成為小馬智行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員,每天穿梭於這片區域,不是在位於嘉定的小馬智行研發廠房中心裡,便是在測試路段上。他的工作,簡單而言,就是讓自動駕駛車輛更「聰明」,「學會」在複雜多變的交通環境中安全、高效地行駛。

我的工作一半在車上,一半在電腦前。」 巴山如是形容自己的日常。或許是經常要跟車測試,他的臉呈現出陽光「親吻」後的小麥色。最近,上海從「滬上」變成「爐上」,要特別關注車輛性能,像巴山這樣的測試員要對傳感器溫度進行監控,如果超出設定的閾值,就要啟動既定預案。

這隻是巴山日常工作中極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時候,他沉浸於對路測傳回來的海量數據和複雜場景的梳理與分析中,定位問題後,發送給工程師優化和解決。

一隻突然竄出的小動物、一輛載著超過自身車長物資的車輛,甚至是一個飄起的塑料袋,都可能會影響自動駕駛車輛的決策。巴山剛進入小馬智行不久,便對自動駕駛車輛遇見塑料袋的「反應」做過重點測試。「最早的時候,車輛對塑料袋的判斷不是很準確,無法確定能否壓過去,有時會急刹,這對用戶體驗肯定不好。」巴山說,「我們收集了很多數據,工程師逐步優化避障能力,現在的自動駕駛車輛對於識別像塑料袋這樣的障礙物已經非常成熟,可以做出更合理的應對。」

在自動駕駛車輛測試過程中,有一種被稱為「長尾場景」的特殊情況,指的是那些發生頻率極低,但一旦發生就可能對自動駕駛車輛構成挑戰的場景,像飛揚的塑料袋就屬於長尾場景,需要自動駕駛系統具備高度的適應性、魯棒性(系統的健壯性)和應急處理能力。長尾場景具有罕見性和不可預測性的特徵,因此,在測試過程中更被重視。

相較於坐在電腦前看測試車輛傳回來的數據和參數,巴山更享受跟車的感覺,那樣更真實、更直觀,他也願意遇到「新問題」。在一次跟車測試中,巴山遇到路口堵車的情況,而且前面的大卡車擋住了車輛攝像頭的視線,「人類比較容易判斷前面的車輛是在排隊還是臨停,從而選擇等待還是繞行,但自動駕駛車輛第一次遇到此類情況時,無法很好地應對,需要時間考慮。」巴山說,路上的確會經常遇到臨停車輛,這個問題反饋到工程師處後,經過模型優化,同時向自動駕駛車輛「喂」了更多的處理經驗,現在自動駕駛車輛遇到此類情況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出判斷。

真正能讓自動駕駛技術貼近人心、適應複雜多變交通環境的,還是那些基於人類經驗不斷迭代優化的算法和模型。而測試員,在每一次的跟車測試中,不僅是觀察者和記錄者,也是自動駕駛車輛的「教練」。

巴山的工作和生活都在嘉定,有時他也會叫一輛Robotaxi,體驗自己參與塑造的未來出行方式,以既專業又放鬆的心態去觀察自動駕駛車輛的表現。他有一個心願:希望自動駕駛越來越多的成為出行的常態,叫一輛Robotaxi成為市民的日常。

記者手記

技術浪潮下的職業「密碼」

2023年至2027年這五年,全球將創造約6900萬個新工作崗位,並淘汰8300萬個工作崗位,這是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的《2023年未來就業報告》中的內容。新技術、數字化、綠色轉型等力量成為主導,不僅重塑了職業版圖,也對勞動者的技能與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

《IT時報》記者採訪的兩位自動駕駛車輛測試員,並非一開始就從事這個行業,甚至之前從事的行業與此沒有關聯,但他們的共同點是看準了自動駕駛這條賽道,至此有了新的方向。

就像十年前,我們難以想像網約車會如何重塑人們的出行方式一樣,而今,我們同樣難以預見諸如「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員」「人工智能數據標註與訓練師」等新興職業的興起,是否會成為未來職場的新星。

想像力的另一面,就是機遇所在。

技術創新並不是就業的敵人,在自動駕駛與智能網聯汽車的浪潮中,一些新職業正逐漸從概念走向現實。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員深刻影響著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的持續進步與安全保障,促進汽車產業的智能化轉型與升級,讓更多從業者更加明智地應對技術變革帶來的挑戰。

排版/ 季嘉穎

圖片/ 採訪對象

來源/《IT時報》公眾號vit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