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龔鈺犇:用一條腿丈量世界
龔鈺犇的人生在他18歲那年被分成了兩段。
那是2012年,他還是山東棗莊一名普通的高三學生,熱愛籃球,夢想入伍當兵。但突如其來的車禍改變了一切,龔鈺犇在事故中為救下同學不幸受傷,失去了右腿。醫生說他被送到醫院時「意識淡漠,面色蒼白,右下肢嚴重挫傷,骨骼、肌肉、血管神經外露」。手術後,他的父母守在重症監護室外,祈禱他們唯一的孩子能撐過危險觀察期。
「我挺過來了,也把那條腿和18歲的自己留在了過去。現在的龔鈺犇,是被那些曾經溫暖和支持我的善意重新拚湊起來的。」大海遼闊,天地高遠,龔鈺犇想站起來,看看還剩一條腿的自己能做些什麼,去回饋來自同學、家人、朋友,以及陌生人的善意。
如今,進入而立之年的龔鈺犇希望呈現自己樂觀堅韌的一面,並且給大家釋放一些力量和溫暖。他希望自己曾接受過的善意和關懷可以通過公益傳遞下去,再次回饋給社會。
在龔鈺犇看來,做公益最珍貴的是初衷,但他的生活並不富裕,賺的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有100塊錢就做100塊錢的事情,有10塊就做10塊的,沒有錢就身體力行地去幫助別人。要去做才會有,只要長久堅持下來,做的事情就有意義。」他說。
回饋當年的善意
龔鈺犇依然清楚記得,在2012年11月的一個清晨,他穿上自己人生中第一雙品牌籃球鞋和同學一起騎電瓶車上學,並約好晚上放學後一起打籃球。在距離學校僅有一牆之隔的地方,一輛貨車突然猛衝過來,幾乎不給他們任何反應的時間。
「我坐在電瓶車后座,出於人的本能反應將同學一把推了出去。」龔鈺犇回憶,「那輛貨車從我的下半身碾壓過去,我聽到一聲巨響,失去了意識。模糊中我好像看見自己的右腿掉了,離自己不遠,那隻黑色籃球鞋還好端端地穿在上面,自己卻躺在血泊中。被龔鈺犇救下的同學朝著他的方向爬過來,把他抱起來說,「兄弟別怕,我在。」十幾年後再次提起這個瞬間,龔鈺犇還是紅了眼眶。
被送到醫院時龔鈺犇的情況並不樂觀。醫生說他「意識淡漠,生命體徵微弱」。左腿雖然保住,但掉了兩根腳趾,還需經過多次手術進行大面積植皮。「左腳上的皮膚沒有一塊是原裝的」,他恢復時常自嘲。
龔鈺犇家境並不富裕,父親是武術教練,母親以打零工為生。面對這變故,他的父親一夜白頭,不知道如何籌措到高昂的醫藥費。
在這緊要關頭,社會上的善意湧來,撐住了這個幾乎破碎的家庭。學校師生、公益組織等各界力量發起愛心捐款,在互聯網公益並不發達的年代,素不相識的愛心人士通過媒體報導找到報社、電視台,詢問龔鈺犇所住醫院的地址,留下一筆筆善款後匆匆離開。
「他是見義勇為的英雄」,當時的媒體報導紛紛給出這樣的評價。後來,康復後的龔鈺犇先後被授予「山東好人」等榮譽稱號。
「我不喜歡別我叫我‘英雄’,叫我‘大犇’就很好,‘英雄’這兩個字太‘重’了。其實在那個瞬間,我沒有想到‘捨己救人’這些概念,更沒時間做抉擇,救人是我的本能反應。」龔鈺犇說,「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了,現在的我想做些事情,回饋當年的善意,並且向外釋放一些力量和溫暖。」
2013年,還在醫院進行康復治療的龔鈺犇向主治醫生「請假」去參加高考,給自己的高中生活畫上一個句號。他坐著輪椅回到學校,父親和同學將他抬進考場,順利完成了高考。
同年,龔鈺犇被山東工商學院錄取,並受到了學校無微不至的關照。大學是他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他在恩師周金剛的啟發下開始「生存性創業」。 一番摸爬滾打後,龔鈺犇創立了「大犇精選」電商平台。相對於按時上下班的工作,做電商平台的時間地點相對自由,由此可以儘量減少身體殘疾對工作的影響。他渴望自食其力,同時能夠承擔起贍養父母的責任。
龔鈺犇格外要強,他可以獨立生活,坐著輪椅做家務、拄拐去上課。讀大學時便開始創業,為畢業後的生計提前籌謀。他盡力打拚自己的事業,不斷嘗試用一條腿開拓新的領域。游泳,劃漿板,偶爾也會拄著雙拐踢踢球。龔鈺犇似乎不願再過多提及過往的經歷,而是專注於當下的生活和具體的事物。他習慣用拍照和文字記錄生活中的點滴,鏡頭裡的他拄著雙拐,笑起來總是喜歡嘴巴咧到耳根,眼睛眯成一條縫。
為了方便日常出行,龔鈺犇考取了駕照,學會了開車,並從朋友手中淘來一輛藍色的小代步車。「我要走出家門,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過真真切切、酣暢淋漓的生活,努力去擁抱這個世界」。他說。
最珍貴的是初衷
2019年,龔鈺犇在朋友的康復醫院遇到一個十五六歲的男孩,約莫一米八的個頭,看起來虎頭虎腦的。這個男孩走到龔鈺犇面前,搶走了他的枴杖後模仿他拄拐走路。男孩父親用力抱住他,把枴杖搶回來還給龔鈺犇,不停地向他道歉。
「我當時很驚訝,不理解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舉動。」龔鈺犇後來聽朋友說,那個男孩是一個孤獨症兒童,目前的醫療手段沒有辦法完全康復,而且這樣的孩子有很多。由此,他開始瞭解孤獨症群體,並慢慢走進他(她)們的世界。
龔鈺犇無比清楚,為了照顧一個患病兒童,孤獨症家庭要付出什麼。難以痊癒又不時發作的病情對孤獨症家庭來說是無休止的絕望。「曾經有一位婆婆想帶著她的自閉症外孫一起跳橋,被我們攔下了。」龔鈺犇說,「我之前創業只為餬口,但創業者應該持續為社會創造價值,幫到一些人,這是周老師教我的創業心得。」
2021年,在煙台市大學生創業園、山東工商學院等多方幫助下,龔鈺犇以公益創業的形式發起了「藍色計劃」,專注於6歲以下孤獨症兒童公益康復活動,並於2021年註冊成立了煙台高新區大犇公益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大犇公益」)。
在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和濱州醫學院煙台附屬醫院專家的指導下,龔鈺犇和團隊成員為孤獨症兒童家庭提供基於精準健康管理的公益服務,請來中醫專家和誌願者,以深度陪伴的方式日複一日地幫助這些孩子。
這個只有1名全職員工的公益組織,自成立至今已舉辦42場孤獨症公益助殘倡導活動,覆蓋25000餘人;舉辦了229場「星星之約·關愛孤獨症兒童」公益活動,並精準幫扶37個孤獨症家庭。對龔鈺犇來說,孤獨症家庭能幫一個是一個。多幫一個或許就少了一個悲劇。
從突遭變故的18歲,到而立之年的30歲,龔鈺犇一路坎坷走來,也曾被奚落、冒犯、質疑。「一個殘疾人,生活也算不上富裕,為什麼還要去做公益?」同樣的問題他曾被問到過很多次。龔鈺犇的答案是,「有100塊錢就做100塊錢的公益,有10塊就做10塊的,沒有錢就身體力行地去幫助別人。」
龔鈺犇說他是執拗的,喜歡用自己的方式熱愛和擁抱這個世界。
2024年的夏天,龔鈺犇和老朋友在一個海邊城市相聚。在夜幕中的路邊燒烤攤把酒言歡時,突然一個「愣頭青」帶著好奇卻又十分冒昧地探問,「大犇哥,你去足療店會有半價優惠嗎?」坐在另一旁的女生見勢追問,「大犇哥,你的另一隻鞋子都是怎麼處理的?或許你可以只買一隻鞋嗎?」
龔鈺犇被兩個年青人逗笑,「或許你請我去一次,就知道打不減價了。」他輕易化解了兩個「愣頭青」的冒犯,「只穿一隻鞋確實很浪費,所以我一直打算發起另一個公益項目‘一隻鞋的公益’,希望有一個這樣的平台能讓有類似情況的朋友相互幫助。」
新京報記者 秦冰 編輯 楊海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