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肩膀扛起畢業生的第一個「家」

37歲的張書偉開一輛長四米二的貨車,最多能塞下六七十個箱子。裡面裝的往往是一個人或一個家庭的全部家當:鍋碗瓢盆,冰箱彩電,兩床鋪蓋和四季衣物。

他是自如的一名搬家師傅。工作四年,這輛貨車跑遍了北京城,他接了近千張搬家訂單,手上打出一層又一層繭。

下單的不少是二十出頭的年青人。尤其是每年夏天,趕上畢業季,他常要把車開進校園。還沒開始獨立生活的學生沒什麼傢俱,主要是一箱箱書和衣服,還有一些承載四年生活的零碎記憶。

他們即將在新住處擁有成年後的第一個「家」。面積可能不大,或許就是十多平方米的房間,距離也不確定,近的可能在學校旁邊,遠的得開出幾十公里。

能確定的是,這些新的生活都會被先裝進張書偉的車里,再摞上他的肩膀。

沉甸甸,滿滿噹噹。

張書偉在幫客戶打包行李。 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張書偉在幫客戶打包行李。 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幫忙打包

幫學生搬家久了,張書偉瞭解他們的特點。

今年7月,海澱區一位大學生下了搬家訂單。張書偉照慣例問對方,「個人物品是否打包好了?」對方連聲應著。張書偉沒說什麼,但還是提前備好了紙箱、膠帶和纏繞膜。

現場絲毫不讓他意外:一地的箱子個個塞得滿當,封不住口,裡面的物件看起來有些雜亂。

張書偉知道,如果這樣裝車,既佔空間,也很容易損壞和丟失物品。不按用途和類別打包物品,也不在紙箱上做標記,抵達新家後,整理行李也非常吃力。他和對方溝通,那名學生顯得無奈:「我也沒有什麼辦法。」

「我們來給你打包。」張書偉和同事把塞滿的物品一件件拿出來,按照用途歸類,整齊地放進不同的紙箱,把口封好,再拿出隨身攜帶的記號筆,在箱子上做好「廚房」「客廳」「臥室」等標記。抵達終點後,張書偉根據這些標記,把箱子放到相應的空間。

一天后,對方打來電話,「師傅,你的建議特別好,還原行李的時候省了不少力,我可以先整理常用的物品,不常用的放在一邊最後慢慢整理。」

那位學生一連用了好幾個有足夠份量的詞彙來誇讚,「細心」「專業」「做到客戶的心坎里」,張書偉難掩高興。

「都是二十多歲的孩子,之前精力都在讀書上,沒什麼生活經驗,很多是不太會打包行李的。」張書偉記得,有學生會用塑料袋把家當一袋一袋裝起來,既不好搬,也容易丟東西。他耐性解釋,再拿出箱子,幫忙重新打包。

這樣的周到總能得到年青人的讚歎。一次,張書偉接到一個臨時訂單,下單的是位著急搬家的學生,但他不會打包,所有物品幾乎都放在原處。

張書偉和同事一起動手。到了終點,學生給兩人買了水,「沒想到師傅們提前把箱子、膠帶都備好了,做得這麼周全。」

自如搬家師傅張書偉。 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自如搬家師傅張書偉。 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最強家服師技能大比武第一名

無論遇到什麼樣的突發情況都能應對,得益於張書偉這四年積攢的經驗。

在2020年加入自如之前,張書偉做過數控雕刻和電焊,後來經同村人介紹,看中了這份工作的穩定性和不錯的收入,張書偉穿上了自如工服,扛起了箱子。

「您好,我是自如搬家師傅,跟您確認一下,個人物品都打包好了嗎?有沒有大件物品?」這句話,張書偉講了近千遍。每次接到訂單,他都要先聯繫客戶,確認小區地址和門牌號,再規劃路線,避開限行和擁堵的路段。

如今,在北京二環到五環之間行駛,張書偉基本不需要開導航,「距離小區大概三四公里的時候,我再把導航打開,找具體位置。」

他的車上總備著紙箱、纏繞膜、氣泡膜、膠帶,後來又多了馬克筆、美工刀。遇到的情況越來越多,他準備的物品也越來越多,打包也越來越熟練。每次到搬家現場一看,該從哪裡開始打包,怎麼裝箱,腦海里一下就有了主意。這幾年,他覺得自己性格越來越淡定、從容,「遇到問題都能解決。」

「超棒」「超專業」,這樣的讚賞,張書偉沒少聽。在自如最近開展的最強家服師技能大比武中,張書偉靠著打包還原、防護拆裝方面的優秀表現,獲得了第一名。一張紅色的獲獎海報貼在了他的辦公室,中間是他的照片,笑得開心,也有點憨厚。

這份工作也很辛苦。他習慣一次扛兩三個箱子,用一根背帶綁在身後,加起來有六七十斤重。北京有不少老小區,沒電梯,下樓還輕鬆些,上樓的時候,感覺全世界都在把他往下拽。

張書偉在開車。 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張書偉在開車。 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工作的收穫

搬家過程中,客戶常和他聊家常。年紀,孩子,家鄉,都是常見的話題。他讀書不多,但能理解如今年青人的壓力,碰到學生,他會問問對方找工作的情況,學生也愛問他工作了多久、怎麼力氣這麼大——男生健身用的啞鈴,他一個手拎兩個,不覺得重。對方總是驚歎。

去年一天晚上,張書偉幫一位剛在醫院找到工作的畢業生搬家,沒電梯,他一箱一箱扛上樓。男孩加了他微信,囑咐張書偉,如果之後需要幫忙就說一聲。前段時間,男孩發來消息,想再約張書偉搬家。

「有人認可或者信賴之前的搬家師傅,就會在訂單備註里指定人選,只要時間合適,一般也會優先安排。」張書偉記得,他曾給一位學生搬過兩次家,第一回,對方剛畢業,打包打得一塌糊塗。第二回,行李雖然多了些,但是整齊不少。對方有些得意,「師傅,這次你看打包得還行嗎?」張書偉連說:「非常好。」

身為父親,他也體貼這些孩子。很多學生剛開始工作,沒什麼錢,都是選擇合租,住在簡約的房間里。搬家時,不少學生會選擇「中搬」服務,「他們都是一個人生活,東西少,而且也慳錢,選‘中搬’比‘大搬’便宜。」張書偉也會告訴他們,自如有優惠碼,「掃一下就能優惠,省一點是一點。」

張書偉的三個孩子都在山東老家,由妻子照顧。大女兒上六年級,二女兒上二年級,小兒子還在上幼兒園。他工作忙,在家裡的時間不多,陪孩子的機會更少,儘管自己對北京路熟,家人也從沒來過北京,「來了我也沒空陪。」

這幾年,家裡的條件改善了不少。張書偉幹活利索,又上進,常拿獎金。剛加入自如的時候,他每個月有八千塊的收入,如今已經漲到了一萬五,「最高的時候能拿到近兩萬」,比之前做的活計賺錢。他生活很省,薪金的百分之八十都打給了家裡。前年,他用攢下的錢付了首付,讓一家人住進了樓房。

孩子們也很爭氣。大女兒成績不錯,總考前幾名,二女兒也老是拿獎狀。有時候,給剛畢業的學生搬完家,他愛打影片和孩子們聊一聊,那些學生的成績是如何好,校園是多麼寬敞、漂亮,再囑咐幾句,要努力學習,考個好大學,將來能少辛苦一些。

但那算是長遠的目標和動力了。眼前,張書偉計劃,繼續在自如幹下去,「掙錢把房貸還上,減輕壓力,再攢點積蓄,讓生活富裕一點。」

新京報記者 彭衝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