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輿論質疑民進黨當局濫編預算

民進黨當局2025年度總預算案日前籌編完成,超過3萬億元(新台幣,下同)的年度支出總預算再創新高,引發島內各界的質疑與擔憂。

島內輿論指出,民進黨當局上台以來年度支出總預算持續攀升,相關預算卻未能達到應有成效。加之近年來特別預算及非營業基金大量編列,以致島內各地債務高企,壓在台灣民眾身上的負擔恐將越來越重。

入不敷出

據台灣《聯合報》報導,民進黨當局編列的2025年度總預算為歲入3.15萬億元、歲出3.13萬億元,其中防務總體預算高達6470億元,均創下歷史新高。台灣政治大學財政系主任陳國梁表示,8年來,民進黨當局編列的年度支出預算從1.99萬億元增至3.13萬億元,增幅高達六成,擴張速度之快令人擔憂。

更糟糕的是,民進黨當局不只有年度總預算案這本「明賬」,更有特別預算這本「暗賬」。所謂特別預算,原本是在一般年度預算範圍之外,因應重大天災等特殊突發事件時才可編列使用的預算,但民進黨當局卻將其常態化,當成自家提款機。因此,若想看清真實的財政狀況,就必須要釐清民進黨的「陰陽賬」。

台灣《中國時報》發文指出,以最近公佈的2023年度總決算數據為例,當年總決算里的支出只有2.62萬億元,仍有2796億元的盈餘。財政狀況表面上看似健康,但加上特別決算這本「暗賬」後,支出就飆升至3.13萬億元,反而出現2229億元的財政赤字。

由此可見,在2025年度總預算案中,僅一般預算就已逾3萬億元,若加計新式戰機採購特別預算、「賽前分析計劃」最後一期特別預算等,實際歲出數字將更龐大,島內財政負擔十分沉重。

有島內人士表示,民進黨當局常常玩數字遊戲,每一年的預算跟特別預算就像魔術一樣,有些放在公共預算,有些編列特別預算,永遠可以做出「收支平衡」的效果。若民進黨當局真的對「遵守財政紀律」有自信,就應將當年年度總預算案與特別預算案一併公之於眾,不必搞「陰陽賬」掩人耳目。

債台高築

2025年度總預算籌編完成後,民進黨當局以「還債金額1415億元,創24年來最高」自誇還債更多、維護財政健全,招致島內各界痛批。

陳國梁認為,民進黨當局的說法完全是在糊弄不懂法的人。他介紹,根據相關法規,台當局應以當年度稅收的至少5%—6%編列債務還本預算。民進黨當局編列的1415億元還債預算,約佔稅收的百分之五點多,僅僅守住了法規的下限,卻硬要當成功績來宣傳,「我不能接受」。

「民進黨根本就是把台灣人當3歲小孩騙。」中國國民黨籍民意代表李彥秀表示,台審計部門的報告顯示,民進黨當局今年短缺高達4905億元,恐須舉債至少3000億元。

有台媒指出,民進黨當局還債金額創下新高,恰恰反映了其舉債額度近年來節節攀升,尤其很多都通過特別預算和非營業基金支應,導致債務問題日益嚴重。據統計,民進黨當局債務總額近8年來增加了約1萬億元,截至今年5月底已達到6.4萬億元,平均每人負債約27.4萬元,創下歷史新高。再加上包括勞保基金負債在內的約13萬億元潛藏負債,整體負債規模已接近20萬億元。

更讓台灣民眾憂心的是,這些債務還會逐年升高,並且受少子化和超高齡化等人口因素的負面影響,稅收不太可能持續連年超徵,而社會福利支出則會加速遞增,台當局的財政處境不容樂觀。

人謀不臧

近期,颱風「格美」襲擊台灣全島,導致台南、高雄等地發生淹水災情,不僅給當地民眾帶來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也將民進黨當局編列30.5億元的「水災智慧防災計劃」推上風口浪尖。

據台媒報導,自2019年推出以來,島內各地在「水災智慧防災計劃」下設置了約1900個淹水感測器,其中近七成未發揮能效;超過2000個淹過水的村莊至今沒有安裝淹水感測器,而未發生淹水的縣市卻裝了一堆,淪為「裝飾品」。

預算充足、收效不彰,這是民進黨當局施政的「老毛病」,而其解決問題的「獨門秘訣」,就是砸更多的錢。針對治水、打擊詐騙等備受島內民眾詬病的問題,民進黨當局在2025年度總預算案中再度增列115億元治水預算,總額達551億元,提升超過四成;打詐的經費則較2024年度增長4.8倍,聲稱將進一步精進網絡科技,強化打詐設施建設。

對此,有島內民意代表質疑,民進黨當局過去編列數百億元、甚至上千億元預算治水、打詐,還搞出了「賽前分析計劃」這個大錢坑,但台灣依舊是「淹水城」「詐騙島」,甚至有綠營人士和詐騙犯混到了一起。老百姓不得不心生疑問:這麼多錢到底花到哪裡去了?

此外,再創新高的防務總體預算同樣受到島內各界關注。中國國民黨籍民意代表王鴻薇認為,防務預算繼續升高,勢必會排擠到其他預算,影響民生發展。台灣《經濟日報》則發表社論指出,超過6400億元的防務預算,對資金短絀、債台高築的島內財政窘狀無疑是雪上加霜,實在有必要檢討預算結構,及時重新編列。

(人民日報海外版北京/台北電  記者 吳亞明 金 晨)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年08月16日 第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