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青年發展 共建美麗家園

    8月15日,廣西柳州,青年代表被柳州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創作的68米烙畫長卷《百里柳江》深深吸引。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謝洋/攝

    8月15日,廣西柳州,來自老撾的田若文(後)和劉銀能專注地打量上汽通用五菱自主研發的高效混動專用發動機。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謝洋/攝

    李察的手機相冊里又保存了一則影片:8月16日晚上,多位來自泰國、新加坡、柬埔寨等東盟國家的青年代表身著傳統服飾,揮手唱響《友誼地久天長》。

    「這歌有很多種版本,中文叫《友誼地久天長》,還有一個叫《Auld Lang Syne》,我都會。」李察來自印尼,最近幾天,他暫時放下了手頭的工作,背上吉他來到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

    8月10日至17日,第15屆中國-東盟青年營在北京、廣西兩地舉行,活動主題為「賦能青年發展 共建美麗家園」。來自東盟青年合作委員會、東盟各國青年組織機構代表、青年代表等50多人來華參加活動。

    在廣西期間,東盟各國青年代表參加了2024年世界青年發展論壇綠色主題論壇暨中國-東盟青年發展論壇,並訪問了南寧、柳州兩地,圍繞污水治理、新能源產業、農業現代化等開展了系列參訪和座談交流活動。

    此行是李察第5次來中國,他說,「無論是在印尼還是在中國,我都有家人。」李察是土生土長的印尼人,但他覺得,每次來中國,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而中國的同事和朋友,「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成長道路上的夥伴」。

    大家都愛說中文,贏得更多發展機會

    李察目前就職於國家能源集團印尼南蘇公司,大部分時間在印尼辦公,「我們公司很多當地人都會說中文」。

    和李察來自同一個國家的溫達·德維亞斯圖蒂是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印尼公司區域採辦。剛到柳州,她就主動向營員們提起了當地特產美食螺螄粉,「我覺得不臭,還經常從網上買來吃」。

    在柳江邊上,00後中老鐵路有限公司電力機車司機劉銀能趴在欄杆上眺望江對岸的山,時不時與旁邊釣魚的市民交流釣魚經驗。廣場保潔大姐路過後聽到劉銀能與釣魚市民的聊天,直呼:「你是外國人?我不信!」

    劉銀能掏出中國—東盟青年營代表胸牌,向保潔大姐展示了自己的老撾名字,「我會說中文,我們都是一家人嘛」。保潔大姐說:「哎呀,阿姐請你吃螺螄粉,走!」

    就在兩週前,劉銀能和13位老撾籍同事一起,獲頒鐵路機車車輛駕駛證,成功實現獨立值乘。

    中老鐵路是共建「一帶一路」標誌性工程。劉銀能說,中老鐵路招聘鐵路機車司機的標準有一條,通過漢語水平考試(HSK)並拿到四級證書。而他曾在四川讀過大專和本科,幾年時間下來中文水平飛速提高。就這樣,劉銀能報名參加了中老鐵路招聘鐵路機車司機的考試。

    經過3年的培訓,劉銀能從學員一路「晉級」為副司機、正式司機。中老鐵路首批老撾籍機車乘務員駕駛證頒發暨獨立值乘儀式當天,劉銀能的家人特地趕到萬象火車站,見證這位年紀最小的司機,駕駛第一列由老撾籍司機獨立值乘的貨運列車從站台駛出。

    劉銀能每次發車前都會核對貨物清單,他記得,老撾發往中國的火車總是載著鐵礦、水果、百貨商品。此次參加中國—東盟青年營,他希望不僅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兩國運送貨物,還能「運」來更多貿易機會。

    從漆扇起,轉動東盟文化交流

    直到中國—東盟青年營的最後一天,柬埔寨青年聯合會行政處和財務處副處長索萬·丞仍對轉漆扇唸唸不忘。

    8月15日,青年代表到柳州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非遺博物館體驗中華傳統文化。剛走進操作區,不少代表就互相打聽,桌上擺著的小水桶是什麼?

    講解員沒有作過多介紹,僅在水桶里滴了幾滴漆,將白色的扇子轉著圈浸入水桶中,等再拿起來時,扇面已經染上了多種色彩。

    多名青年代表用手機記錄下了開漆扇「盲盒」的過程。索萬的朋友圈記錄了2019年到北京旅遊的經歷。短短兩天的時間里,索萬和朋友們「特種兵」式地參觀了國家球場、奧林匹克公園、故宮、雍和宮、鍾樓、鼓樓等多個景點。

    一個月後,他的朋友圈更新了一張圖,寫著「新漢語水平考試真題集」。索萬解釋,他每到一個地方旅遊都會學習當地的語言,瞭解當地的歷史文化。中國—東盟青年營期間體驗了漆扇後,他反復向誌願者確認,「漆——扇,對嗎?」

    非遺博物館內,當身著民族服飾的學生邁著台步向青年代表展示後,索萬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還在走秀結束後衝到展示區和學生合照留念。

    這並非學生們第一次向外賓展示民族服裝。據瞭解,該校師生設計創作的侗族、苗族系列民族服飾曾受邀到新西蘭、澳州的國際時尚文化周上展演,還獲得了「最具文化影響力品牌獎」等6項榮譽。離展示區不遠處陳列著全長68米的《百里柳江》洛畫,那是師生們用超薄軟木作紙製作的,洛畫上刻了柳州標誌景點,曾獲39項國家專利。

    實際上,曆屆青年營都鼓勵參會代錶帶上各自國家的傳統服飾,在營期尾聲的歡送招待會上,展示傳統服飾及背後的地域文化。「我們在招待會前一個多小時都在準備裝扮」,廣西團校教師李珊說,今年,中方工作人員換上了漢服、壯族服飾等,招待會上,還安排了「美美與共服裝秀」環節,讓各國文化在同一舞台上集中綻放。

    從文明對話走向更深遠的合作

    在上汽通用五菱精益智造工廠,一輛為印尼市場推出的特別款新能源汽車引得代表排隊試坐。泰國總理府秘書處官員薩迪帕·拉撒多因迪好奇地詢問價格,還拿出手機對比起彙率。

    薩迪帕告訴記者,她在北京時就看到街上行駛著多種類型和款式的車輛,到了廣西又發現了此前少見的迷你新能源車。「真想買一輛開回泰國。」薩迪帕打趣說。

    除了中國的智能製造實踐,新加坡全國青年理事會行政總裁蔡大衛還特別留意中國對於環境保護的探索和實踐。在南寧市新地標明月湖公園,蔡大衛仔細閱讀了心圩江邊上的介紹展板。

    由於生活污水直排,明月湖曾一度泛黑髮臭,廣西南寧北投心圩江環境治理有限公司按照「控源截汙、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保質、長治久清」的全流域治理理念,將曾經水體黑臭的淺灘濕地,變成了碧波蕩漾的清水湖。

    蔡大衛介紹,新加坡於2021年發起了全國性的2030綠色計劃,希望為新加坡的子孫後代建設一個綠色、宜居和可持續發展的家園。他說,新加坡的青少年對這一計劃的認知或許是簡單的「減少」「再利用」「循環使用」等詞,等他們長大後會認識到簡單詞語背後的環保考慮,這與中國倡導從小抓起的環保意識有相似之處。

    泰國清萊兒童和青年委員會主席帕努塔亞·基提那還提到,青年在推動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她認為,東盟各國應該共同開展保護環境的大型項目,例如節能運動,包括綠色發展項目和農業創新等。

    眼下,劉銀能已經踏上了回老撾的路,而李察還將繼續他的新旅程。劉銀能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參加青年營,進一步地瞭解中國市場,通過自己的微小力量,促進中國與老撾開展更多貿易。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尹希寧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8月19日 T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