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化縣:病床上的軍禮
東南網8月20日報導(福建日報通訊員 賴全平 徐增貴 文/圖)
在寧化縣翠江鎮翠華小區,住著一對親兄弟。16年來,弟弟李鴻根悉心照顧大他14歲的殘疾人哥哥李文憲,成為當地一段佳話。
近日,筆者跟隨翠江鎮退休軍人服務站、紅衛社區工作人員走進兄弟倆的家中,發掘背後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
兄弟情深
筆者到來時,李鴻根已攙扶著午睡後的哥哥起床了,李文憲舒適地斜躺在籐椅上休息,弟弟李鴻根幫他擦臉和按摩手腳,兩人不時聊幾句。這幾天,哥哥感冒發燒,李鴻根更忙了,照顧得更細心了。而這樣的溫馨場景,16年來每天都會在這個家裡上演。
「天氣炎熱時,哥哥胃口不佳,我就為他準備糖水和飲料,儘量讓他舒服些。」李鴻根今年72歲,是寧化公路養護中心的退休職工。
李文憲今年86歲,是一名退伍老兵,肢殘二級。1959年3月,他參軍入伍,奔赴湖南資江,成為一名鐵道兵。1960年在長沙修建鐵路時,他的右腳掌不慎被壓傷。1961年9月,李文憲退伍回到寧化,後在縣農械廠、縣交通工程隊等部門工作,一直過著獨居生活。2008年6月,時年70歲的李文憲途經寧化城區一處廢料堆時,被一塊水泥板絆倒,造成尾椎骨骨折和右小腿骨裂,無法行走,在床上整整躺了一年。
那年,李鴻根還在公路部門上班,妻兒又長年不在身邊。為了方便照顧哥哥,李鴻根便與哥哥住在了一起。每天下班後,李鴻根便趕回家,幫哥哥擦洗、做飯,晚上等到哥哥睡著之後,他才能安心入睡。
此外,李鴻根還每天為哥哥清理大小便,更換床單衣服,擦拭身體,還把洗臉水和飯菜端至床前。在李鴻根的精心照料下,李文憲從未生過褥瘡,身體和精神狀況都不錯。
生活再苦再窮,李鴻根都能坦然面對。一年後,李文憲終於結束了臥床生活,可以勉強坐起來吃飯了,但仍舊要靠弟弟背進背出,幫助擦洗身體。
2010年底,考慮到李文憲住的老房子屬危房,當地政府優先安排他住進了翠華小區。買菜、做飯、洗衣……退休之後,李鴻根有了更多的時間,照顧哥哥也更細心了。「這麼多年了,老李不僅要照顧哥哥的一日三餐和日常洗漱,還經常推著輪椅車帶哥哥到小區散心。」64歲的李寶林是兄弟倆的老鄰居,對李鴻根照料哥哥的善舉讚不絕口。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李鴻根無怨無悔地照顧著哥哥,支撐起溫馨的小家。因為放心不下哥哥,他給自己立下規矩:少訪親、少會友,有事外出,離家不能超過三小時。
鄰里情濃
李鴻根是個閑不住的人,在小區附近開荒種菜,也常將菜免費送給鄰居吃。
2021年,考慮到兄弟倆年齡偏大,當地政府想讓李文憲搬到敬老院養老,被李鴻根婉言謝絕。「別人哪有我會照顧,讓哥哥住進敬老院,我不放心。」李鴻根認為,自己的身體還算硬朗,也不想給政府添麻煩。
閑聊間,看到斜躺在籐椅上的哥哥有點疲憊,李鴻根走了過去,輕輕地攙扶哥哥進房休息。
李鴻根還是個熱心人,誰家有困難他都樂於幫忙。
2011年,鄰居邱熾昌老人離世後,其妻子羅鳳秀行動不便,僅靠女兒照顧很是吃力。李鴻根經常幫羅鳳秀買米買菜,也常掏錢幫她添置生活用品,直至去年5月羅鳳秀離世。「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鄰居,我只是盡了一份小小的愛心,不知不覺就過去了12年。」
奉獻一份關愛,收穫一份驚喜。今年8月,得知鄰居李寶林的外甥有個女兒考上大學,李鴻根欣然借給李寶林3000元,助力年青人圓夢大學路。「我的退休金並不高,但樂意幫助有困難的人。」李鴻根認為,互幫互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只要有需要他都會盡力去做。
臨走前,工作人員向兄弟倆送上大米、牛奶等慰問品,叮囑他們要注意保重身體,有什麼困難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大家隨後敲門進房,向老兵李文憲告別。看到弟弟帶著工作人員進來,躺在病床上的李文憲試圖坐起來,但努力了幾下,都失敗了。他歉意地笑了笑,突然掀開被單,吃力地挺直了腰板,緩緩抬起右手,鄭重地敬了一個軍禮。而一時沒有反應過來的工作人員,下意識地回敬了一個軍禮。「哥哥躺下後坐不起來,每次扶他起來都很睏難。他是想用這個動作,向你們表示敬意和感謝。」李鴻根說。
一個鄭重的軍禮,對退休軍人服務站的工作人員來說,無疑是一份激勵和鞭策。對李鴻根來說,何嚐不是一份溫暖與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