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紅杉還猛!7個月投資8家AI公司,智譜為什麼投得這麼凶?

今年,一級市場一個普遍感受是,雖然AI大模型融資很熱鬧,但機構在AI領域的出手卻越來越謹慎。

但就是在這種環境下,一家大模型公司卻開始了「瘋狂」投資,那就是智譜AI(以下簡稱「智譜」)。

根據IT桔子數據,從2023年開始,智譜投資了15個項目,光在今年就出手了8次,其中還包括花了數億元收購聆心智能。

這樣的投資強度,甚至比紅杉、金沙江創投等一線機構還猛。憑藉7個月投資8家公司的成績,也讓智譜成功超越商湯,成為近年來投資最猛的AI公司。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智譜要如此頻繁地對外投資?

/ 01 /

7個月出手8次,投資最猛的AI公司

梳理智譜的投資,主要呈現三個特點:

首先,智譜投的非常猛。根據智東西統計的數據,今年1-7月,大模型產業超千萬融資有89起,其中智譜就參與了4起,分別是矽基流動、清程極智、沐言智語和升數科技。

這個出手數量是一個什麼水平?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在89起千萬級融資里,即使算上投資月之暗面和Minimax,紅杉資本也只投了4起,金沙江創投投了3起。

也就是說,智譜出手的次數比一級市場上頭部機構還多。

上一個對外投資超過10筆的AI公司還是商湯科技。根據IT桔子數據,自成立到今年7月,商湯科技累計投資了33筆。

雖然商湯投的多,但投資強度遠遠比不上智譜AI。在出手最多的2022年,商湯全年投了6家公司,而智譜AI僅7個月就投資8家。僅從投資強度看,智譜AI堪稱投資最猛的AI公司。

從方向上看,智譜對大模型產業上中下遊進行了全方位的覆蓋,既包括行雲集成電路、無問芯穹、基流科技等基礎設施公司,也有面壁智能、生數科技等模型層公司。

而在應用層,智譜也拿下了不少明星項目,比如面向法律領域的冪律智能,還有前妙鴨產品經理張月光的創業公司沐言智能。

除了覆蓋全產業鏈外,智譜還對清華系的創業者情有獨鍾。

根據烏鴉君統計,在這15個項目里,13家公司有創始人的公開資料,其中11家創始人來自清華大學。比如,智譜AI收購的聆心智能,其創始人黃民烈擔任了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長聘教授,清華大學基礎模型中心副主任。

在瘋狂投資之外,智譜還在不斷融資。

自成立以來,智譜總共進行了五輪融資,累計融到的錢超過50億元。其中,今年融了兩輪,投資方分別為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和沙特阿美旗下基金Prosperity7。

作為一家仍然在不斷融資的創業公司,以堪比一線機構的姿態兇猛投資,這背後的邏輯到底是什麼?

/ 02 /

講了一個全產業鏈的生態故事

兇猛的出手,是智譜與其他大模型公司最大的不同之一。從公開資料看,投資被智譜放在了一個很高的戰略高度,作為其構築經營優勢的重要一環。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智譜是所有大模型公司里最早籌備戰投部門的。據《晚點》報導,早在2023年10月,智譜AI就開始籌備戰投部門。

第二,在智譜管理團隊中,不乏具備豐富投資經驗的高管,比如副總裁李文玨。

最早,李文玨曾以中科創星投資總監身份參與對智譜AI的早期投資,此後,李文玨參與創辦聆心智能。伴隨該公司被智譜AI收購,她也順利加盟後者,成為智譜AI副總裁。

在李文玨的推動下,智譜AI的投資之路越走越遠。去年10月,智譜AI推出了Z計劃,目的是通過資金+資源,扶持大模型創業者,組建大模型生態朋友圈。今年7月,智譜AI、星連肇基、京成燕北三方共同出資2.6億元,成立一支新投資基金——星連資本。

為什麼智譜AI如此看重投資?這與智譜AI對AI產業機會的判斷有很大關係。

雖然AI獨角獸們都很看好大模型技術,但對落地產業機會有著完全不同的判斷。

在月之暗面和百川智能看來,AI最大的機會在C端。比如,楊植麟在此前採訪中曾提到,AI的核心價值是個性化互動,必然會誕生一個用戶量很大的產品。

而智譜AI並不這麼認為。在它看來,AI更大的機會在B端。智譜也是國內最早進入To B與To G領域的大模型公司。

智譜看好B端,原因有兩點:

一是B端付費意願比C端更好;二是大模型具備通用性和極強的泛化能力,能夠避免過度定製化,進而存在誕生一家技術平台級別公司的機會。

沿著這個邏輯,智譜給出的To B解題思路是,生態化打法。

簡單來說,智譜相信,當通用模型足夠強,就能直接支持很多應用。所以,他們更願意把精力花在提升模型智能水平上,儘量不參與定製化服務,定製化需求由外部合作夥伴共同完成。

也就是說,智譜更願意扮演數字化時代的「 AGI 中台」,大模型時代的「基礎模型商」。而投資,就成了建立生態的一個重要方式。

一方面,投資其他 AI 技術與應用公司不僅補充商業生態,還能獲得更多的客戶,用投資換營收。另一方面,合作生態里的夥伴,能夠幫助智譜承擔更多獲客和交付工作,降低業務的複雜度。

此外,從長期來看,通過投資產業鏈公司,構建一個更牢固的合作生態,也有機會幫助智譜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原因在於,技術紅利消失只是時間問題,模型註定會成為商品化的選擇,變成一種通用的基礎設施。在這個過程中,模型的壁壘將不複存在。

在技術紅利仍然存在的情況下,抓住有限的窗口,用技術和資金快速聚集資源,借助合作夥伴,跑通更多產業落地的路徑,在技術徹底平權前建立壁壘,是一件更為重要的事情。

固然,智譜AI的商業藍圖很美好,但真正落地仍然還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在中國的To B土壤里,能不能培育出一家不用深度參與定製化的平台級公司,本身就存在很大的疑問。

更不用說,通過生態方式構築壁壘這件事情也並不容易。遠的不說,阿里前前後後投了這麼多家公司,去試圖講一個生態故事,最後不還是難以抵擋拚多多的正面衝擊。

所以,無論是要做技術平台公司,還是構築生態壁壘,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當然,AI的故事才剛剛開始,留給智譜的時間也還足夠。至於這條路最後能不能跑通,我們有足夠的時間窗口慢慢觀察。

文/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