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南非國家政府學院院長:「一定要講好真實的中非故事」

「中國品牌汽車在我的家鄉南非的銷售量出現了驚人的增長,人們對中國汽車質量有極大的信心,這樣的故事需要被講述。」南非國家政府學院院長布薩尼·恩卡韋尼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定要講好真實的中非故事,講清楚中非關係是如何不斷髮展壯大的。這要求中非雙方媒體更加靈活,更有創造性地講述中非故事。

8月21日,第六屆中非媒體合作論壇暨中非智庫高端對話在北京舉行。論壇以「攜手同行現代化之路」為主題,由國務院新聞辦指導,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非洲廣播聯盟主辦。來自中國和40多個非洲國家的政府部門、媒體、智庫及國際組織的500餘名代表與會。

恩卡韋尼參與了平行分論壇「文明共興:共創中非文明交流互鑒新境界」的討論。發言結束後,他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中非間的貿易合作、人員往來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故事,而這些故事需要被客觀講述出來,如果允許在故事的講述中出現「真空」,難免有其他人會出來誤導民眾。講故事是在賦予民眾權力,也能體現決策的透明度。

談及即將在下月召開的中非合作論壇,恩卡韋尼表示對論壇中的報告抱有很大期待,非洲人民正在為更快的發展和更高的增長水平而努力,有這樣一個平台,各國領導人可以就如何發展經濟進行交流、分享和規劃。

8月21日,南非國家政府學院院長布薩尼·恩卡韋尼在京參加第六屆中非媒體合作論壇暨中非智庫高端對話。受訪者供圖8月21日,南非國家政府學院院長布薩尼·恩卡韋尼在京參加第六屆中非媒體合作論壇暨中非智庫高端對話。受訪者供圖

中非媒體要更有創造性地講故事

新京報:中非媒體合作論壇已經成為中非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你如何看待專門舉辦媒體合作論壇的重要性?

恩卡韋尼:我認為擴大中非以及更廣泛的「全球南方」國家民眾之間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人與人間的接觸必須超越國與國之間會晤、超越政府官員間的對話、超越商業協議的簽署以及超越學術研究的範疇,同樣還需納入媒體領域的溝通,而這正是媒體論壇所做的事情。

其重要性在於,他們都是講故事的人。正是由他們講述貿易的故事、跨文化交流的故事,書寫非洲國家乃至「全球南方」與中國的友好關係。重要的是,記者或者媒體從業人員不僅僅報導事件,而是進行更深入的對話,以便民眾瞭解國家之間是如何建立好關係,這樣的關係反過來又如何對這些國家的民眾產生影響。

如果只是召集媒體報導新聞發佈會上的講話,並不能幫助民眾加深對彼此的瞭解。所以,我們期望媒體準確、客觀地講述故事,這樣的論壇可以幫助這些講故事的人與官員、學術界以及其他利益攸關方進行更緊密、更有質量的互動。

新京報:在你看來,在國際舞台上,應該如何提升中非國際話語權與影響力,以對世界展示真實的中非形象?

恩卡韋尼:「全球南方」國家間已經達成了共識,他們必須優先考慮的是和平共處,必須合作,以加強貿易、發展經濟,同時改變全球治理體系。中國屬於「全球南方」中的強國之一,在分享大膽的發展理念方面承擔著更多責任,中國也開闢了貿易走廊,使得「全球南方」國家都可以與中國進行貿易。除此之外,中國也有資本,可以通過「一帶一路」倡議進一步打開貿易和商業走廊。

所有這些都形成了「故事」,故事需要被客觀講述出來,它必須對公民的信息需求作出回應。這樣人們才能知道為什麼要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協議,這些協議的價值何在,對他們自身經濟的影響幾何。如果我們允許在故事的講述中出現「真空」,難免有其他人會出來講故事,誤導民眾。即便沒有人這樣做,民眾也會產生不信任和懷疑,因為他們從未被真正告知為什麼要簽署這些協議。講故事是在賦予民眾權力,也能體現決策的透明度。

8月21日,南非國家政府學院院長布薩尼·恩卡韋尼在第六屆中非媒體合作論壇上發言。受訪者供圖8月21日,南非國家政府學院院長布薩尼·恩卡韋尼在第六屆中非媒體合作論壇上發言。受訪者供圖

新京報:正如你提到的,隨著中非關係快速發展,外界開始出現許多毫無根據的誤讀甚至抹黑,此時中非雙方應如何應對?

恩卡韋尼:的確,我也注意到有類似的情況。例如,個別中國民眾在非洲與當地人發生一些口角衝突,結果會被不斷放大,甚至成為新聞頭條,被當作中國對非洲不友好的證據,但如果我們仔細想想,難道不是任何地方、任何人之間都有可能發生一些摩擦嗎?這樣的故事被講述,卻有成千上萬的故事被忽略。有大量非洲學生在中國學習,其中許多人畢業後或留在中國,或返回非洲工作,他們的經歷和貢獻同樣應該被講述。

在過去四年里,中國品牌汽車在我的家鄉南非的銷售量出現了驚人的增長。購買一輛汽車並不是一件小事,這表明他們對中國汽車質量有極大的信心,這些故事同樣需要被講述。我們一定要講好真實的中非故事,講清楚中非關係是如何不斷髮展壯大的。

在此情況下,這要求中非雙方媒體更加靈活,更有創造性地講述中非故事,告知民眾信息並賦予民眾權力。其次,講述故事時需要可靠的消息來源,民眾也會從信息中受益。

再比如,中國政府在公共鐵路系統上進行了大量投入。人們可以在不同省份、不同城市間快速且方便地移動,農民也可以坐上快速列車將農產品帶到市場上。高鐵項目的公共價值被所有人理解、欣賞以及分享。我們也需要這樣做,當談到「一帶一路」倡議如何在「全球南方」實施時,這是保護這些項目不受誤導、誤讀的辦法。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非洲國家是自主作出選擇、選定項目,他們並不是被迫的。這裏的區別非常重要。一些非洲國家在預算和資金上掙扎,會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求助,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的援助方案都會規定附加條件。

但在「一帶一路」倡議之下,非洲國家並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動選擇參與其中,合約條件也並非強製,而是可以協商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反復強調「技能重塑」的概念,非洲國家必須培養協商優勢條件的能力,以便領導人作出符合當地社區最佳利益的高質量決定。

中非合作論壇與雙方普通民眾生活息息相關

新京報:論壇中同樣討論了「一帶一路」倡議和非盟《2063年議程》對接合作的展望,就你個人觀察而言,這樣的協同合作為中非合作帶來了哪些機遇?

恩卡韋尼:「一帶一路」倡議和《2063年議程》的相通之處在於對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視。《2063年議程》談到非洲要擁有可用於商業和貿易的基礎設施,這將讓人員和貨物更易流動,大陸相互聯結。「一帶一路」倡議中,這些基建不只是道路,更是貿易走廊、人類互動的走廊。就此來看,兩者的目標是一致的。

我們都知道,基礎設施一旦建成,就不僅僅是卡車、火車和貨物運輸,更重要的是,還有跨文化交流。這就是為什麼我一再強調需要培養非洲領導人和非洲機構談判合約的能力。以中國助力印尼建造高鐵為例,許多印尼年青人來到中國接受培訓,現在他們是負責維護鐵路的技術人員,這也是中國承包商獲得建造鐵路合約的條件之一。

非洲國家也可以這樣做,這是互惠互利的事,基建項目不是建造完就結束了,它們必須得到後續維護,而這些工作將由當地人來完成。所以其中有很多機會進行「技術擴散」,指的是從其他國家獲得技術和技能,根據正在實施的具體項目而擴散到另一個國家。

8月21日,第六屆中非媒體合作論壇暨中非智庫高端對話在北京舉行。圖/視覺中國

新京報:「一帶一路」倡議已經走進了新的十年,下一個十年中,中非應該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深化哪些領域的合作?

恩卡韋尼:我期待中非將做更多的高質量項目,做得更快、更多,有更多的社區參與和支持。我們將以更加深思熟慮的方式將「一帶一路」倡議與工業化戰略聯繫起來。中國總是討論全面發展,非洲也應如此,在規劃項目時也要做到全面規劃。

我們需要有一個更大的「技能轉移池」,作為「一帶一路」項目的一部分,非洲工程師需要在中國接受培訓,和中國工程師並肩工作,這將極大改變這個項目的面貌。項目不僅是人們看到的一條道路或一條鐵路,各方面都要整合起來,以一種更加綜合的方式來推動工業化進程。

新京報:中非合作論壇即將在9月舉行,你如何看待中非合作論壇的意義?對今年的活動有哪些期待?

恩卡韋尼:首先,我想強調的是,不能僅把中非合作論壇看作是最近這些年才開始的事情,某種程度上,它是萬隆會議延續的一部分。(註:萬隆會議即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尼萬隆舉行的亞非會議,此次會議促進了亞非各國的團結和合作。)

中非合作論壇是代表合作與團結的萬隆精神的延續,同時它進一步強化了萬隆精神,各國間基於相互尊重彼此合作,無論國家大小。我個人對此深有感觸,我曾在電視上看到當非洲小國領導人來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時,中方在人民大會堂接待他們,我們所看到的圖片影像都證明,他們和其他大國領導人一樣被尊重相待,這是相互尊重的體現,也是中非合作論壇的精神所在。

其次,中非合作論壇的主題是發展,與政治、軍事無關,以人為本。事實上,有許多項目都已經在實施之中,我對這次中非合作論壇的報告抱有很大期待,我想這可能會是一份執行報告,內容包括培訓了多少人、建設了多少農業項目和水利工程、開辦了多少工廠等。非洲人民正在為更快的發展和更高的增長水平而努力,有這樣一個平台,各國領導人可以就如何發展經濟進行交流、分享和規劃。

在我看來,中國不認為自己的增長會抵消或者減緩其他國家的增長,中國充分意識到,如果非洲發展得更快,中國經濟也會受益。同樣,中國發展得更快,非洲國家也會受益。中非合作論壇與中非普通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這是一個關於發展的聯盟,與霸權等無關。

新京報記者 欒若曦

編輯 張磊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