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丨探秘「最後一塊拚圖」 科學家提出地幔動力新機制
新華社上海8月22日電(記者張建鬆)深藏在地球內部的地幔充滿了許多未解之謎。通過對地球板塊邊界動力學觀測上「最後一塊拚圖」——北冰洋加克洋中脊的科學考察,科學家提出地幔動力新機制。
由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李家彪院士領銜、南方科技大學海洋高等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法國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IPGP)等單位中外科學家共同參與的這項研究,首次發現超慢速擴張洋中脊的岩漿活動存在超強的變化,提出主動和被動地幔上湧雙機制控制了全球洋中脊系統,這對地幔動力經典理論提出了挑戰。8月21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在線刊登了研究論文。
根據地幔動力經典理論,洋中脊下的地幔,被板塊拖曳著向上運動而呈現被動上湧,稱為「被動地幔上湧」模式,形成的岩漿量(即地殼厚度)受擴張速率的控制。北冰洋加克洋中脊是典型的超慢速擴張洋中脊,科學家一直預測那裡難以形成地殼,地殼厚度可能接近於零。由於北冰洋加克洋中脊海域常年冰封,開展冰下海底地震探測十分困難,成為地球板塊邊界動力學觀測上「最後一塊拚圖」。
2021年,在中國第12次北極科學考察中,李家彪團隊利用自主研發的國產設備,依託「雪龍2」號,在北冰洋加克洋中脊海域開展了大規模冰下海底地震探測,共投放自主研製的海底地震儀(OBS)43台,成功回收42台,獲得大量珍貴的科學探測數據。
李家彪說:「最初,我們是奔著尋找北冰洋加克洋中脊超薄甚至缺失的地殼而去的,最後的結果卻令人大吃一驚,我們發現了超強的變化、部分區域甚至厚達9000米的地殼。」
論文第一作者、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張濤介紹說:「2014年,我們在另一個超慢速擴張洋中脊的典型代表——西南印度洋中脊,也發現了超厚的地殼。將這兩種現象結合起來,我們突然醒悟,原來這種超厚的地殼很可能是常態,是超慢速擴張洋中脊特有的超強變化。」
通過對全球數據深入分析和一系列模擬,李家彪團隊提出:在佔全球洋中脊系統約20%的超慢速擴張洋中脊下,「主動地幔上湧」模式佔據了主導地位。主動地幔上湧的高敏感性,導致了超慢速擴張洋中脊的極端變化。主動和被動地幔上湧雙機制控制了全球洋中脊系統。
業內專家認為,這一地幔動力新機制,顛覆了學術界一直認為的「超慢速擴張洋中脊岩漿供給極度貧瘠」的觀點,完善了地球板塊邊界動力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