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救人犧牲後,人們湧進他留下的火鍋店

北京有上百家羊蠍子店,但位於西二旗的那家亮健容天老北京羊蠍子火鍋,最近成了很多人非去不可的一家。

「看看英雄的店。」這幾乎是所有顧客來店的原因。

8月10日那天,41歲的店老闆欒留偉帶著女兒到河北固安永定河邊遊玩時,救下了3名落水兒童,當他再返回水中去救遇險的成年人時,體力不支,不幸溺水犧牲。8月21日,欒留偉被安葬在故鄉山東泰安寧陽縣的烈士陵園內,並被追授「新時代寧陽楷模」稱號。

食客從全國各地趕來,讓這間10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時刻坐滿了人。店員忙得講不出話,重覆最多的,就是那句「不好意思,沒有號了」。

欒留偉生前的朋友來店裡幫忙。他們說不出太多,只想把這家店顧好。

「老闆要是還活著,看到生意這麼好,得多開心啊。」店外一位騎手感歎。

8月24日晚上6點,西二旗大街亮健容天老北京羊蠍子火鍋店門前,大量市民在排隊等候就餐。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8月24日晚上6點,西二旗大街亮健容天老北京羊蠍子火鍋店門前,大量市民在排隊等候就餐。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從中午到晚上,寫了300多個號

北京西二旗亮健容天老北京火鍋店門口擺了兩排塑料凳子,大概20把,8月24日晚上7點多,這裏坐滿了人,路邊停的車之間又三三兩兩站著20多人,都是等位的食客。兩位原本並排行走的女士不得不一前一後從人群中擠過去,疑惑地問:「這是在搞什麼活動嗎?」

店門開了,一位店員走出來叫號,人「呼啦啦」圍過去,被叫到的人開心地一揮手,帶著家人進店,沒被叫到的也不急,繼續攥著手寫的號牌耐性等待。

一位女士和家人特意從西四環驅車一小時趕過來,等了三個小時,到了晚上8點多,還有70多桌才能輪到自己。她也不急:「晚點就晚點吧,好不容易來一趟。」

另一位滿頭大汗的年青人從中午等到了晚上。他趁著週末休息,和朋友從昌平趕過來,上午11點多到店的時候,就發現門外已經坐滿了排隊的人,即便烈日當空,也沒人離開。店員勸他換一家,下午4點會放晚上的號,到時再來排隊。等他下午5點多再來時,又是接近滿員,差點兒沒排上。

因為這兩日前來就餐市民太多,店家在8月24日專門貼出了溫馨提示。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因為這兩日前來就餐市民太多,店家在8月24日專門貼出了溫馨提示。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食客丹恩女士相對幸運,有位等不及的客人把靠前的號牌給了她,讓她和丈夫能在8點的時候順利排到。平時他們在西城區生活,趁著週末,驅車十幾公里來嚐嚐這家羊蠍子的味道。

「店老闆仗義,我們來吃飯,也是想用這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敬意,希望這個店能一直開下去,老闆的人品在這兒,食材也不會差。」住在附近的張雪嬌說,自己已經連續兩天來這裏用餐,店員很細心,大桌夾菜不方便,他們就把一份菜分裝在兩個盤子裡。

這些排隊的食客,不止來自北京,還有特意從外地坐高鐵、駕車趕來的人。

放號的店員大致算了算,一天下來,他至少寫了300個號,用光了兩個本子。為了照顧等號的顧客,他在門口放了一提礦泉水,但很少有人拿,總會剩大半。

大家談起那位素未謀面的店老闆,臉上都露出惋惜之情。

下午開門時間為5點,8月24日晚上6點,已經排到90多號,但很多市民依然取號等待。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下午開門時間為5點,8月24日晚上6點,已經排到90多號,但很多市民依然取號等待。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有人來幫忙,有人來送錢

週六晚上7點半左右,剛來的食客想領個小桌的號牌,但被告知已經沒有了,店員帶著歉意解釋,「店裡的肉不夠了,如果願意,可以明天早上10點再來。」對面的男青年鄭重地點了點頭:「好!明天10點。」

事實上,他告訴每一位排得靠後的客人,有可能沒有肉、吃不上,但還是有人願意排著,大桌小桌加一起,一直髮到了150多號。一晚上,這位店員明確重覆了至少50次「不好意思,沒有號了」,但到了晚上十點鍾,還有人停在門口張望。

這樣的狀況持續了三四天。有的包廂臨時在大桌旁邊加了小桌,還有3對號碼相鄰但素不相識的顧客,臨時拚成大桌。

一位路過的男士只是隨手發了段店外影片,才一個下午,點讚數就已經17萬多。

「這家店才開4個多月。」店外,一位騎手停了下來,他在附近送了一年多外賣,常去羊蠍子火鍋店隔壁兩家飯店取餐,雖然路過無數次,但沒進去過,最近他才知道,店老闆出了事。

據媒體報導,早在七年前,欒留偉夫妻二人就在北京開起了一家羊蠍子火鍋店,但各種情況讓這家火鍋店暫停營業。中間幾經波折,終於在今年4月,他們把新店開了在西二旗。

同樣是山東人,這位騎手想幫幫這位陌生的老鄉,三四天前他就和同事們說,抽個時間咱們也來吃一頓,眼看人越來越多,又盤算著幹脆請兩天假,來店裡打個下手。

店員手寫的號牌。新京報記者 左琳 攝店員手寫的號牌。新京報記者 左琳 攝

店裡的確忙不開,上菜、擺盤、收拾餐具、打掃垃圾、打包、接預約和諮詢電話,還要應付絡繹不絕來探店的人。一位店員累得講不出話,連找東西都要反應一下,動作最快的時候,就是把客人猛塞給他們的現金退回去。

有人在外賣平台下單,指明讓騎手到店裡送200元現金;還有一位穿著灰色外套的男人在店外徘徊許久,不知道什麼時候進了店,又突然猛衝出來跑遠,身後跟著兩名店員,不斷喊著「停下,把錢拿走!」

「我們不能收客人(多給甚至白給)的錢,我們沒有理由收。」店員說。

為了緩解店裡人手緊缺的情況,幾位朋友自發到店裡來幫忙。

他們有人和欒留偉已經認識十多年,有人因為曾經在隔壁開店而熟悉,這三天,他們每天從早上9點多,一直待到晚上十一二點。

一位好友說,20多天前,欒留偉還招呼她來吃飯,她因為有事沒能來,沒想到再接到消息,已經是好友離世。「打擊太大了,不誇張,這十多天我瘦了好幾斤。」還有一位好友在事發前一天晚上,剛和欒留偉吃過飯,那天欒留偉興致很好,他們約好再聚。

另一位好友擺擺手,不願意再多說:「這讓我們怎麼開口呢?只能盡力顧好這個店。」

現在,他們打起萬分精神來店裡,明明已經累得不行,還是會在客人要結賬、打包的時候,迅速擠出一絲笑容,禮貌送別,等客人走得差不多了,再把門外等位用的椅子一一收好。

店家為等候的顧客提供免費礦泉水。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店家為等候的顧客提供免費礦泉水。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這人直爽仗義」

張濤見欒留偉第一面時,就覺得對方熱情。那是四個多月前,欒留偉的店剛從附近遷過來,還在裝修,因為和張濤的店挨著、灶台也連在一起,所以來打聲招呼,看看情況。

欒留偉大概1.7米多的個子,一字眉,「看著就正直。」張濤很喜歡這位新鄰居,兩人不忙的時候,就在門口聊聊生活和行業,欒留偉從不藏著掖著,有時候張濤請他幫忙推薦可靠的二手回收商、抖音推廣經理、玻璃安裝師傅……欒留偉二話不說,直接發來聯繫方式。

「這人直爽仗義。」張濤很佩服他,有次張濤和取餐的騎手起了衝突,正巧欒留偉在旁邊,主動出來安撫。「他說大家出來掙錢都不容易,各讓一步,就把事情解決了。」

欒留偉常帶孩子和朋友到店裡吃飯,張濤悄悄送他們一份菜,但總能被欒留偉發現,不願意白佔便宜,非要付錢。

8月9日,事發前一天,他們還在店門口打了招呼。8月15日,張濤想諮詢欒留偉一件事,打了兩個語音電話,對方都沒接。

「這不是他的性格,平常響兩聲都會接。」張濤感覺不對勁,沒一會兒,就收到對方發來的信息:「你欒哥已經犧牲了,我是嫂子,正在處理他(的)事情。」。

張濤以為對方在開玩笑,發了個「笑哭」的表情,但對方緊接著又發來:「是真的,他去救人自己沒上來。」張濤腦子「嗡」的一下。

欒留偉。圖源:網頁截圖欒留偉。圖源:網頁截圖

有媒體報導,欒留偉與妻子薛巧豔都來自農村,2001年在北京打工時相識,當時,欒留偉開著一輛小轎車送貨,薛巧豔是發貨的員工。如今,他們的大女兒已經12歲,事故當天,是小女兒三週歲的生日。

在欒留偉妹妹眼裡,哥哥是一個善良、正義感很強的人。「不管在馬路上看到小動物還是老人、未成年人,只要需要幫助,他都會主動去幫,而且不要任何回報。他做事一貫的風格就是寧願吃虧也不會沾別人的光。」

出事後,欒留偉的朋友圈停留在6月28日,連劃幾下,全都是自己「七年老店搬遷」的通知,抖音帳號最後一條則停在4月22日,也是關於這個新門店。

他社交平台的大部分影片都關於這個門店。疫情期間沒什麼客人,他就在空桌前跳舞、表演,把鍋當成吉他,拍些輕鬆搞笑的段子,很多食客都刷到了他的短影片。「很樂觀,也很豁達。」一位食客覺得,這位店老闆一定很熱愛生活。

畫面里還有他和女兒一起拍的手勢舞,配文是「陪你瘋陪你鬧陪你長大」。人們不停留言:「回來重拍。」

(應受訪者要求,張濤為化名)

新京報記者 左琳

編輯 彭衝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