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非理性迷霧 看見更廣闊的世界

    近期,部分非理性的公共表達讓人心生憂慮。今年8月,河南女法官王佳佳慘遭殺害,行兇者的作案動機是法官未在一場民事訴訟中支持其全部請求。對此,個別網民非但沒有譴責惡行,反倒「為暴力解圍」,編造和傳播法官故意壓低賠償額、不是秉公執法等謠言。在社交媒體、貼吧等平台,有人創建專門話題、群組,通過借助熱點事件進行詆毀、發佈無中生有或毫無底線的「泄憤帖」、惡意誇大師生矛盾、渲染家長壓迫壓榨孩子等,煽動親子、師生對立。非理性情緒泡沫之下,事實被不斷曲解,公共表達出現了對立和撕裂。

    一個成熟的現代社會中,不同群體基於各自立場和價值觀,對同一公共議題具有不同見解,是再正常不過的。但是,暢所欲言不等於失口亂言,網絡暴力、互撕謾罵、造謠誹謗等不當言行,只會讓極化立場取代理性思辨,讓情緒宣泄遮蔽真知灼見,侵蝕求同存異的良性互動空間。用法律之規、理性之尺構建公共表達的秩序邊界,成為廣泛而迫切的社會共識。

    那麼,理性的公共表達何以實現?

    首先,要遵循事實,在真相被完整呈現之前不輕易置評。回溯近些年多起網暴、造謠事件,不少都是在事實不清的情況下發酵的。去年5月,「中國情侶峇里島洲際酒店身亡」一案引發社會關注。在警方公佈調查結果之前,一些網民拿受害者的社交帳號信息當「創作素材」,編造各種「劇情」。這種惡意揣測和汙名化,不僅是對逝者的不尊重,讓受害者家屬承受殘忍的二次傷害,也帶偏了嚴肅的公共討論。

    「不問事實」的巨大危害,正在於它給各類謠言、話語暴力插上了擴散傳播的「翅膀」,成為滋生網絡「負能量」的溫床。而當更多人開始堅守尊重事實的底線,堅持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不用「貼標籤」代替嚴謹論證,拒絕拋開事實談立場,才不會被輕易帶節奏,成為網絡暴力等非理性表達的「擴散器」,從而共同嗬護理性平和的公共討論空間。與此同時,有關部門也有必要增強信息的公開性和透明性,及時公佈相關調查結果,不讓真相遲遲「缺位」,不給非理性表達提供「想像空間」。

    其次,要強化規則,進一步完善有關公共表達的相關規定,以社區公約等營造有助於增進對話和理解的討論氛圍,讓非理性表達逐漸偃旗息鼓。正如公共交通需要由明確的規則進行規範一樣,在公共表達的場域里,無底線的「橫衝直撞」也不該被容忍。

    一些人之所以在網絡表達時無所顧忌,正是因為他們心懷「法不責眾」「不會被追責」等僥倖心理。嚴格落實法律規定和平台規範,讓每個人切實意識到自身言行會帶來的後果,才能倒逼其約束好自身行為,文明理性表達。像此次有關部門和平台重拳出擊,對奧運會舉行期間拉踩引戰、惡意攻擊者依法打擊,該封號封號、該禁言禁言的雷霆舉措,便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震懾作用。同時還要看到,平台也有自身追逐流量的衝動,一些網絡平台為了追逐熱點、吸引眼球,可能會對極端的非理性表達「睜隻眼閉隻眼」,放鬆審核把關要求。對此,監管部門還需落實好正向激勵、違規處罰等措施,夯實平台的主體責任。

    與此同時,各個平台要通過加強審核和平台生態治理、優化算法內容推薦機制,構建高質量的公共表達環境,營造平和、友好的氛圍。用戶置身於網絡空間,目之所及到底是偏激庸俗,還是和諧溫馨,他們是可以真切感受到的。不管是進一步完善內容過濾機制和處理辦法,避免極端言論汙染輿論生態,還是基於自身風格發佈有針對性的文明公約,用「善語結善緣,惡語傷人心」等提示語呼籲文明表達,都有助於維護風清氣正、友好平和的網絡生態環境,讓理性表達成為被共同珍視的原則。

    青年是網絡公共空間的參與者、建設者。每一位青年從自己做起,提升媒介素養,在參與公共表達時多一些理性思辨的意識,少一些極端情緒的宣泄,既有利於完善人格,也能為網絡公共空間注入正向活力。

    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看到網絡上的隻言片語,急於給他人「貼標籤」時,不妨「按住」那個衝動的自我,想一想單純的情緒宣泄是否公平,會給當事人帶來怎樣的壓力和傷害。當自己心情不好,想頂著「馬甲」「小號」隨意惡語相向時,別忘了「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能夠倖免」,自己以為的「隨便說一句」,很可能成為壓垮對方的最後一根稻草。當自己對某位偶像過於「上頭」,以至於不惜用抹黑、造謠等低劣手段攻擊其競爭者時,不妨捫心自問:最初那份單純的喜愛,是否已經變了味?

    告別狹隘偏執的思維慣性,才能看到美好、廣闊的世界。看一場比賽,不必執著於簡單的勝負之爭,那些運動員克服壓力、迎難而上的故事,那些對手間相互鼓勵、惺惺相惜的場景,同樣具有振奮人心的力量;關注一起突發事件,與其被移花接木、斷章取義的信息洪流所裹挾,不如在基於準確事實的基礎上,探討如何讓法律和制度真正「長出牙齒」……穿越非理性迷霧,文明友善的人性光輝就能照亮輿論場。

    總之,網絡公共空間應當成為以善意為底色、彼此尊重的交流平台,而非一團混亂、烏煙瘴氣的「鬥獸場」。每個人心存對法律之規、理性之尺的敬意,才能讓公共表達展現出文明之樣貌,這才是對自我和社會的真正負責。

任冠青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8月27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