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蘇漫評丨從一座城牆出發,讀懂江蘇堅定文化自信的生動實踐

漫畫:《讓世界看見城牆之美》漫畫:《讓世界看見城牆之美》

江蘇南京,六朝古都,天下文樞。城中蜿蜒聳立的明城牆,猶如它的脊樑,雄偉挺立在歷史長河中。

近日,南京明城牆「盤活用好文化遺產資源,讓世界看見城牆之美」項目,成功獲評國家文物局「2023年度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入圍案例」。南京明城牆是目前世界最長、規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歷經600多年風雨依然巍峨不倒,支撐起了一座城市乃至一個民族深遠厚重的文化自信。

江蘇自古便是人文薈萃之地,金陵、吳、淮揚、楚漢文化在這裏交融共生,文學、戲劇、繪畫等領域人才輩出。明城牆的「出圈」,是江蘇堅定文化自信的一個縮影。從明城牆出發,走進江蘇,一幅古今碰撞融合的畫卷徐徐展開,一場以文弘業、砥礪前行的創新實踐也拉開帷幕。

根本固者,華實必茂。走近文化的過去,才能走向文化的未來,堅定文化自信,首先要做好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2016年,江蘇啟動了「江蘇文脈整理研究與傳播工程」,以「編纂整理古今文獻,梳理再現名人名作,探究追溯文化脈絡,打造江蘇文化名片」為宗旨,計劃用10年時間出版3000冊《江蘇文庫》,截至今年3月已出版近1300冊。摸清「家底」,才能更有「底氣」。對歷史文脈的系統性梳理,增進了全省乃至全國人民對江蘇歷史文化的瞭解,為增強文化認同和文化歸屬感邁出了基礎性的一步。在立法保護方面,江蘇也走在全國前列。不論是2006年在全國率先頒佈施行的《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還是去年11月表決通過的《關於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決定》,都為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提供了根本性、長遠性法治保障。在一系列具有針對性、賽前分析性的舉措推動下,江蘇文化事業百花齊放,蘇州崑曲、南京雲錦、揚州雕版印刷、徐州琴書等競相爭豔,在時代舞台上綻放光彩。

古今輝映,與時偕行。堅定文化自信不能故步自封、簡單復古,也不能孤芳自賞、因循守舊,要做到與時俱進、取長補短。今年8月,首款國產3A遊戲《黑神話·悟空》全球同步上線,迅速引發國內外熱議。「悟空」取材於與江蘇淵源頗深的西遊文化,其CG預告片也由江蘇無錫的公司製作。它的走紅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巨大的市場潛力,以遊戲為載體,以技術為支撐,同樣可以講好中國故事,實現文化「出海」。近年來,江蘇通過舉辦如「水韻江蘇」國際文化沙龍等活動,推動中外文化交流;通過線上直播、海外巡演等方式,推動傳統戲曲藝術走出國門;利用數字攝影、AI修復等技術,讓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實現了對文物的預防性保護……因應時勢、博采眾長,是文明發展進步的活力來源。新時代背景下,我們要秉持新思維,善於利用新平台、新技術,找到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連接點,充分關照當下受眾的精神需求與審美取向,有效推動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以文惠民,啟智潤心。堅定文化自信要體現在對「人」的關懷上,要堅持以文化潤澤民心,形成凝聚人心、彙聚民力的強大力量。南京明城牆保護的一個重要落腳點就在於讓「明城牆」變「民城牆」:通過「城牆燈會」「城牆音樂會」及在「城牆肚子」里開書店等一系列活動舉措,讓城牆融入城市生活,讓公眾共享文物保護成果。文化遺產的傳承要從冰冷走向有溫度,要能夠與「人」產生情感鏈接,保護之路才會越走越寬。近年來,江蘇大力實施群眾文化「百千萬」工程、公共文化服務「雙千計劃」及「送戲下鄉」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設完善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文化廣場等公共文化設施,持續推動公共文化資源向基層傾斜,著力提升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品質。文化如水,潤物無聲。一個民族的精神風貌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所接受的文化熏陶如何。人文精神迸發前進動力,價值體係引領發展方向,讓傳統走進現實,讓文藝關照生活,實現以文化人、以文聚力,文化自信的價值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地。

源流深者,光瀾必章。歷史以其生生不息的力量為江蘇留下了燦若星辰的文化財富,江蘇也必將不負重託、勇立潮頭,在文化自信自強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實踐,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來源|小蘇「畫」事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