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W無線充電來了!iPhone又被砍一刀?

來源:雷科技AI硬件組 | 編輯:大月亮 | 排版:GUAN

近些年來,手機充電技術進步速度驚人,充電功率從最初的20W到65W,再進步至如今的120W和240W。就在8月,雷科技還報導了真我的320W超級閃充技術。快速充電讓充電時間大大縮短,喝杯咖啡、隨手翻本雜誌的時間,手機就能從「空血」瞬間恢復到滿電,配合上大容量電池,不少消費者的電量焦慮症也被治好了。

然而,以上所說的進步都是有線充電,曾因「擺脫線的束縛」的無線充電,卻呈現出另一番景象,三年前的一個政策就像悟空頭上的金箍圈,令眾多品牌的旗艦手機紛紛堅守50W無線充電的功率線,誰也不敢越雷池一步。今天,無線充電這道金箍終於傳來了「鬆綁」的好消息,只不過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手機廠商終於可以放開手腳大膽干,但也有的手機廠商鬆綁不成,無線充電功率還得含淚再砍一刀。

無線充電新規落地,

50W「緊箍咒」被破除

據《電腦報》等媒體報導,工信部關於無線充電的新規《無線充電(電力傳輸)設備無線電管理暫行規定》將於9月1日實施。

按照規定,包括手機、筆記本電腦,可穿戴設備在內的移動通信終端,其無線充電設備的工作頻率須在100-148.5kHz、6765-6795kHz、13553-13567kHz三種頻段範圍內,額定傳輸功率不超過80W。

圖源:工信部圖源:工信部

作為對比,目前國產高端旗艦機型普遍支持50W無線充電,充電效率遠遠比不上動輒百瓦的有線快充。80W的功率上限雖不能讓無線充電超越有線,但至少在用戶體驗方面會得到不錯的提升。

回看無線充電在手機行業的應用,首款支持無線充電的手機Palm Pre於2009年推出,隨後諾基亞基於Qi無線充電標準開發了諾基亞Lumia920,之後陸續有數百款搭載無線充電功能的手機誕生。

直到2017年,蘋果首次在iPhone 8上引入無線充電功能,並在隨後的所有iPhone型號中都標配了這一功能,無線充電才在手機行業開始全面普及,如今無線充電功能也成為旗艦機型的標配。

不過前些年,iPhone無線充電功率主要在5W-15W之間緩慢發展,充電速度體驗較為雞肋。直至國產手機品牌們加入,才將無線充電技術由噱頭推向實用。

華為在2018年3月27日發佈了旗下首款無線充電手機華為Mate RS保時捷版,支持10W無線快充,後面又陸續推出支持15W無線快充、27W無線快充以及40W無線快充的機型。

小米算是相對較晚才加入無線充電功能的國產手機品牌,但其進步速度相當驚人。從2018年發佈支持7.5W無線充電的MIX2S開始,小米只花了3年,就官宣打破了200W有線快充與120W無線快充兩項世界紀錄,並在小米11 Pro、小米11 Ultra等量產機型上搭載了67W無線充電。

圖源:雷科技圖源:雷科技

大功率帶來的安全問題引起了廣泛關注,最終三年前由工信部設定了50W功率上限後,這場由國產手機品牌主導的無線充電功率競賽宣告停止。按照當年無線充電功率的粗暴發展態勢,如果沒有限制,很難想像充電功率會增長到什麼程度。

儘管新規80W功率充其量只能讓國產手機小試牛刀,但也代表著未來持續放開的可能性。可以預見,功率天花板抬升後,80W無線充電功率將成為國產旗艦標配。

iPhone 16難了,

無線充電將遭國產碾壓?

有人歡喜有人愁,國產手機品牌即將鬆綁無線充電功率的同時,蘋果本就不富裕的無線充電功率再次縮水。

此前,iPhone 15等機型支持MagSafe與Qi2無線充電協議,最高功率為15W,兩種協議使用的頻段為360kHz,所處頻段屬於航空無線電導航業務,並不在我國規定的無線充電設備工作頻段範圍內。因此,iPhone如果想要繼續在國內生產、銷售和使用,必須進行相應調整。

小雷注意到,目前蘋果中國官網的無線充電設備聲明界面關於iPhone的無線充電額定傳輸功率已更改為7.5W、工作頻率127.7kHz,且強調設備符合新規。

圖源:蘋果圖源:蘋果

7.5W的無線充電是什麼水平呢?小雷數年前曾對iPhone11 Pro Max進行過無線充電測試,同樣是7.5W,當時充滿電需要將近5個小時。iPhone11 Pro Max的電池容量為3969mAh,而iPhone 15 Pro Max的電池容量則是4422mAh,因此滿電耗費時間只會多於5個小時。也難怪有網民說,蘋果無線充可忽略不計了。

都2024年了,如果現在有人和我說需要5個小時才能把手機充滿電,我會毫不猶豫的換機。因此,如果蘋果接下來不能彌補無線充電的短板,那麼iPhone 16系列的無線充電基本等於沒有,這將讓其與安卓旗艦的差距進一步拉大,畢竟80W無線功率大概率會成為今年秋季安卓旗艦的標配。此消彼長之下,試圖借助Apple Intelligence打一場翻身仗的iPhone 16系列又棋輸一著。

提高功率上限重要,

統一無線充電協議更重要

作為一位數碼發燒友,小雷十分看重手機的充電速度,也期待看到手機廠商們推陳出新拿出更好的充電技術,畢竟它從另一種角度來看也能延長手機的續航時間。

相比起有線充電,無線充電即拿即充「沒有線的束縛」的體驗感是完全不一樣的,當然,無線充電也存在短板,那就是不支持邊用邊充。

不同用戶習慣不同的充電方式,隨著無線充電功率上限被提高,無線充電將會成為更多用戶的選擇,智能手機可以有新的突破升級賣點,相關的配件市場也將迎來一塊巨大的新增蛋糕。

放眼未來,手機充電功率還會不斷提升嗎?會不會出現1000W的有線極速充或者無線充電?在小雷看來,可能性不大。從兩個小時充滿提升到半小時確實能夠給消費者帶來震撼,但在人均20分鐘充滿的當下,消費者已經感受不到20分鐘和15分鐘的差異有多大,也就是說在邊際效應下,消費者對充電時間縮短的感知只會越來越弱。

圖源:iQOO圖源:iQOO

換句話說,除非後續將充電效率提升至全新階段,否則120W、200W等充電功率上限的噱頭性是遠大於實用性的,還不如把充電平均功率給提上去來得實際——目前的快速充電存在一個問題是缺電狀態下充電快,隨著電量的飽滿,充電速度也會持續下滑。

另外,為了安全地發展,無線充電功率峰值放寬大概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目前業界應用範圍最廣的無線充電方案,還只是普通的電磁式充電線圈方案,原理與微波爐相似,就是通過充電板產生交變電流,再通過線圈產生感應電交流,最終在手機接收端產生電流,整個過程會產生相應的熱量。

在大功率收發線圈、充電SoC芯片等元器件沒做好準備前,一味追求無線充電功率上限,很容易造成因充電過程中的發熱和對電池損傷,無法最大限度保證用戶的手機安全以及電池壽命。

至於一些用戶擔心的無線輻射問題,那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和有線充電一樣,無線充電也面臨著協議私有化的問題。Qi自2010年以來一直是世界領先的便攜式消費電子產品全球無線充電標準,公有的無線充電協議Qi在近兩年升級到Qi2,最高充電功率達15W;而目前超過15W以上的基本都是私有協議的無線充電。

圖源:WPC圖源:WPC

如果用戶使用的不是配套無線充電設備的話,是達不到最高功率的。同時使用兩款不同品牌手機的用戶來說,每次充電還得找對應的充電套裝,屬實有些麻煩。

真正落到消費者的體驗上來說,如果一個通用的無線充電設備就可以給所有手機進行快速充電,不僅可以讓消費者出門少帶幾個充電設備,而且也可以省去一筆購買設備的費用。

此外可以想像的是,如果無線充電協議開放且標準化,未來還會出現一些無線充電基礎設施,比如高端餐廳的餐桌、高鐵的座椅扶手、汽車的智能座艙內……均可自帶無線充電模塊,讓用戶即放即充。

總的來說,在無線充電新規帶動下,手機品牌們又多了一個可以內卷的點,上下遊產業也將收穫新的訂單,最終受益的還是我們消費者。當然,這裏說的消費者不包括蘋果用戶,9月後有意換機的安卓用戶可享受效率與體驗兼具的無線充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