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列百度詞條,「大地修復師」是怎樣煉成的
紅網時刻新聞 記者 劉誌雄 長沙報導
最近,在學習強國平台的推薦頻道和影片頁面上,一個引人注目的詞頻繁出現——「大地修復師」。次日,紅網時刻新聞、學習強國紅影片製作基地開始推出大型融媒體報導《大地修復師》,記錄了10位不同職業身份的「大地修復師」以匠心巧手,使礦山重披綠裝、森林再添翠色、河湖又現清波的故事。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無論我們生活在哪裡,都處在一個個大小各異的生態系統中,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開展生態修復,撫平「大地傷疤」,再織山河錦繡,是整治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
在大地修復師的故事里,生態文明解決著工業文明無法解決的問題,並糾正著工業文明的「副作用」,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一位位「大地修復師」躬身大地,修復生態環境,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工程開出朵朵生態之花。
他們的很多故事和細節,均為首次披露,不僅是湖南近年來守護藍天碧水青山的生動剪影,更折射了湖南的發展理念之變和敬畏熱愛大自然之誠。
建設美麗中國,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我們需要更多的「大地修復師」,也呼喚能夠湧現更多的「大地修復師」。
那麼,究竟是怎樣的人能當此大任呢?「大地修復師」又是怎樣煉成的?
觀潮君從此次報導的10個故事中,為「大地修復師」找到了三個共性特徵。
【有情懷】
或是對綠水青山的熱愛,或是守護母親河湘江的職責,又或是不忍家鄉滿目瘡痍……他們義無反顧、攻堅克難。
為了修復郴州市臨武縣三十六灣礦區生態,湖南省國土資源規劃院生態保護修復與礦產資源規劃所所長羅治勇,帶著妻子和兩個不足5歲的幼兒,舉家搬到了三十六灣。
為了修復母親河湘江邊上的露天礦山生態,株洲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生態修復科一級主任科員肖榕鋒日均步行3萬步以上,用腳步丈量了170餘礦山,牽頭修復了株洲市大大小小近400個圖斑。
為了讓滿目瘡痍的家鄉礦山重現生機,寶山礦業地勘中心礦業權主管黃崢程,放棄正紅火的外貿事業,即便收入縮減三分之二,也義無反顧地回到家鄉,致力於推動寶山複綠、礦山轉型。
在不少熟悉的人眼裡,嶽陽縣土地綜合整治中心副主任謝嶽華有「強迫症」。不管在哪,看到礦山、邊坡修復工程等,他都會不自覺地觀察、學習。
「用什麼方式對礦山進行修復?種什麼植物來穩固邊坡」是謝嶽華常掛在嘴邊的問題,明明是快到知天命的年齡,似乎還沒過「不惑」那一關。
「作為一個湖區兒女,這是我的歷史使命。」生於1987年的湖南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博士趙媛媛,雖然來自洞庭湖另一側的湖北,但對「母親湖」的愛,同樣濃烈。
在她和同事們的努力下,洞庭湖區域的多項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點工程得以順利實施,濕地面積得到有效恢復和保護。
眼裡有光,心中有夢,腳下才會有力。生態修復之難之苦,非有情懷者,難見「花開」。
【有絕活】
破壞容易建設難,生態環境領域尤其如此。要讓被重度摧殘的生態重現生機勃勃,沒有絕活辦不成。
4公里長的株洲霞灣港曾承受沿線100多家化工、冶煉、建材企業的工業廢水、廢渣,幾平米的土地上,就有著上百種汙染物。要修復魚蝦死絕、綠藻都難尋的「五彩河」,被同行稱之「天方夜譚」。
但湖南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彭克儉憑藉她對近2000種植物特性的熟悉,憑藉她發現的汙染水域重金屬汙染成因及遷移轉化規律,憑藉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讓霞灣港臭水複清、堤岸複綠,成為市民喜愛的城市生態公園。
三分之一個西湖的礦區污水、越積越多的礦坑稀泥,在常德石板灘鎮,一個個廢棄的石煤礦坑積著黑褐色污水,飄著硫自燃的刺鼻氣味,怎麼治?
湖南省城市地質調查監測所地質安全監測預警技術中心黨支部書記、副主任楊秀煜,做了100多次室內實驗,找出了有效且經濟的綜合方案,以中和的方式淨化污水。後來,又找到「真空預壓」法,終於解決了礦坑的稀泥問題。
正如網民點評「古有神農嚐百草,今有賢人種百草」,「大地修復師」們正是憑著手中絕活,啃下了「硬骨頭」、攻克了「老大難」,在湖湘大地種下了新的芳草。
【有「靠山」】
面對自然,個體是渺小的。人類生存發展至今,依靠的始終是集體的力量。
《早安隆回》中的隆回,2005年時,全縣石漠化土地達60多萬畝,土地「癌症」蔓延之下,怪石嶙峋的「火焰山」隨處可見。
為了護住家鄉水土,隆回縣林業事務中心高級工程師王丁偉中年白頭,但真正贏下這場「林石之爭」的決定性力量,是以萬計的當地百姓。
王丁偉等專業技術人員找到石山造林方案後,參與造林的是當地百姓,人民群眾才是治理生態的最大「靠山」。
生態修復,必須堅持系統觀念,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一個大空間、長時間的生態治理,缺少非強有力的組織,是難以實現的。
以益陽大通湖治理為例,第一步就是要全湖的水產養殖退出,讓湖泊恢復自由身;再是管理全流域內的進湖通道,從源頭截斷汙染;最後是以大規模的水草淨化湖水。
每一步,都需要黨委、政府牽頭組織,都需要當地老百姓配合支持,才可能完成。
在治理後期,益陽市生態環境局大通湖分局綜合協調股股長劉鴻娟和同事們就像大通湖的「接力守護者」,24小時監測大通湖水質,及時掌握入湖水質情況。
跑了「接力賽」的,劉鴻娟只是其中一個代表。沒有團隊支持,沒有隊友們作為「靠山」,劉鴻娟和「劉鴻娟」們恐怕都難有今天的成績。
再以當地人自嘲的冷水江市錫礦山為例,過去「一隻白鳥飛過錫礦山都會變成黑鳥」。現已任冷水江市自然資源局總工程師的易升星,於2014年開始參與錫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工作,成了這座礦山的「修復師」。
錫礦山的改變,離不開「大地修復師」們的艱苦卓絕,但也要看到,他們背後的時代腳步。
2010年3月,冷水江市就重拳開展涉銻企業整治,關閉銻冶煉企業75家,取締手工選礦小作坊145處,拆除焙燒爐106座。
2013年,湖南省將湘江保護和治理列為1號重點工程,滾動實施三個三年行動計劃,將錫礦山納入全省環境綜合治理五大重點區域之一。
在易升星等一批批「修復師」的接力下,如今,「灰都」重披「綠衣」。
「大地修復師」是台前流汗的人,而他們的身後,還有無數的同事、同行和同誌,以及這塊土地上千千萬萬的百姓,在流汗的同時,也在為「大地修復師」們擦汗遞水。
作者:劉誌雄
編輯:文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