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孟超院士生前辦公室首次開放,學生:他點亮了我們心中的燈

新京報訊(記者俞金旻 郭懿萌)8月31日是吳孟超院士誕辰102週年紀念日,吳孟超生前所在的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首次開放了他的辦公室。

吳孟超院士生前辦公室。新京報記者 俞金旻 攝吳孟超院士生前辦公室。新京報記者 俞金旻 攝

在海醫大三院門診大廳二樓,一條不起眼的走廊里,一間沒有掛牌的辦公室彷彿被按下了時間的暫停鍵。樸素的裝修,簡單的辦公傢俱,老式日曆永遠停在2021年5月22日,那是吳孟超離去的日子。進門的衣架上掛著一件乾淨整潔的白大褂,衣襟上板正地別著一枚黨徽,黨徽正下方的藍色夾子夾著一個胸牌:「東方肝膽外科醫院,0001號,吳孟超,主任醫師、教授、院長。」

這位胸牌上慈祥的長者:中國肝臟外科拓荒者和主要創始人、中國肝膽外科之父、這家舉世聞名的醫院的創建者和醫院院長,自2000年7月開始,在這個辦公室度過了19載。

吳孟超院士的學生,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教授沈鋒告訴新京報記者,辦公室現在的樣子和老師在世時一模一樣。辦公桌玻璃板下壓著的吳孟超隨手寫下的小紙條,抽屜里密密麻麻寫滿字的小筆記本,書櫃里擺放的書籍和來不及回覆的患者來信,掛在牆上的患者和學生贈送的書法和繪畫作品,都在講述著當年的故事。

吳孟超院士生前辦公桌。新京報記者 俞金旻 攝吳孟超院士生前辦公桌。新京報記者 俞金旻 攝

辦公桌側邊櫃上,一摞摞材料、一個個文件盒佔據大半。工作,幾乎是吳孟超生前全部的生活。寫字檯上疊放著數本年代久遠的影集,一張張拍攝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黑白老照片,記錄了我國早期醫療工作者珍貴的影像資料。1958年,吳孟超帶領「三人攻關小組」從解剖肝臟、製作標本開始,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開啟了中國人向肝臟外科進軍的步伐。168個肝臟腐蝕標本及肝臟固定標本凝練出了「五葉四段」肝臟解剖學理論,成為中國肝臟外科解剖學重要里程碑。

從醫77載,吳孟超堅持整理患者病例。每一個典型患者的病例,他張貼病灶照片、手寫標註患者信息和病理情況,用密封條小心保存。1960年成功完成我國第一台肝癌手術,1963年突破「中肝葉切除」的世界手術禁區,1975年切除世界最大肝海綿狀血管瘤,1983年創新提出肝癌「二期手術」概念從而攻克原發性巨塊型肝癌治療的世界性難題……通過厚厚的數本病曆相冊,一位國之大醫的成長歷程可窺一斑。

吳孟超院士生前手術組專用拖鞋。新京報記者 俞金旻 攝吳孟超院士生前手術組專用拖鞋。新京報記者 俞金旻 攝

牆角的紙箱里放著吳孟超生前的生活用品。其中一雙特殊的舊拖鞋引起人們注意:兩隻拖鞋不一樣,右邊的上面被剪開了。這是吳孟超做手術時穿的專用拖鞋。

很多人都知道,常年緊握手術刀導致吳孟超的手指關節嚴重變形,成了「最契合手術鉗的形狀」;然而只有少數親人和同事才知道,由於手術中他長時間站立,腳趾常年用力抓地,右邊第二個腳趾頭習慣於壓在大腳趾上,天長日久,右邊腳趾已無法併攏,不得不穿「特製」拖鞋。

在這裏,他熱情接待病人,興致昂揚地和同行、弟子無私分享自己的經驗,辦公室的燈經常亮到深夜。沈鋒教授說:「現在,辦公室的燈不再亮了,但他已經點亮了我們每個人心中的燈。」

編輯 甘浩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