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城」的下一站

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天空之城」,上海正在加緊行動。這個月中旬,上海連發兩份重磅文件,錨定低空經濟發展目標,助力產業發展。

作為全國佈局低空經濟最早的城市之一,目前上海已經形成從前端材料、航空器研發設計,到檢測基地、商業應用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低空經濟「群雄逐鹿」,上海無疑是站在前排的選手,「天空之城」下一站如何蓄勢高飛?東方衛視《今晚》特別欄目「看懂上海」,邀請上海通用航空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任和,以及峰飛航空科技高級副總裁謝嘉,一起討論。

發文件、開航線 上海按下「加速鍵」

8月16日,上海市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上海市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提出到2027年上海將建立低空新型航空器研發設計、總裝製造、適航檢測、商業應用的完整產業體系,打造包括低空經濟產業創新、商業應用和運營服務在內的三個「高地」,核心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以上,還要聯合長三角城市,建設全國首批低空省際通航城市,建成全國低空經濟產業綜合示範引領區。

與此同時,上海通信管理局也發佈《指導意見》,從加快建設低空智聯網角度,進一步助力上海低空經濟發展。比如,要逐步實現基於5G-A的低空智聯網覆蓋,提供三維高精地圖、氣象數據、通信導航等信息服務。

低空經濟,一般是指在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根據實際需要延伸至不超過3000米的低空空域範圍內,以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各類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

在上海通用航空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任和看來,上海加快推動低空經濟產業發展佈局,講究謀定而後動,也就是先從頂層進行設計,製定相關的行業規範和目標,再從培育領軍企業、豐富商業場景和突破標誌性產品入手,提出定量化的具體部署。

比如,在此次《行動方案》中就提出,加快新能源通航飛機適航取證,形成年產200架以上工業級無人機和噸級載物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100架以上噸級載人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批量化製造能力,並加快產品推廣應用。

就在上海發佈重磅文件的兩天后,18日,上海浦東至江蘇崑山的低空載客航線正式開通,這也是國內首條跨省定點低空載客運輸航線。

這條跨省聯動開通的低空載客航線長約85公里,全程不到30分鐘。飛行過程中,「張江科學之門」、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等地標建築,盡收眼底。

運營初期每天固定在早晚高峰時段各執飛一次往返航線,每次可乘坐3到4位乘客,每位乘客還能隨身攜帶一個20英吋的行李箱。目前在市場推廣階段,航線單程執飛價格為1600元至1800元。未來,該航線還會將業務拓展至旅遊觀光、醫療急救等領域。

作為同樣是打造「空中的士」的企業之一,峰飛航空科技高級副總裁謝嘉指出,相比傳統飛行工具,被稱為「空中的士」的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能夠引領未來交通變革。

首先eVTOL具有純電動化的特點,不僅使機體複雜的機械架構得以精簡,更降低了飛機的維護成本;其次,它垂直起降的功能也可以節省大量基建成本,而它的自動駕駛功能可以降低駕駛員的培養成本和準入門檻;此外,它飛行時產生的噪音較小,適合在城市和居民區附近的短距離運輸。

「隨著相關技術、產業的持續進步,eVTOL有望實現成本的大幅降低,推出更親民的票價,從‘小眾試點’變為‘大眾體驗’。」謝嘉說道。

競逐「天空之城」 上海優勢何在?

示範應用是推動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途徑。除了「空中的士」,在上海,低空經濟的應用場景正隨著技術進步,變得越來越豐富,「理想照進現實」的腳步正在加快。

8月下旬的一天,上海金山水上機場碧波蕩漾。伴隨著一陣轟鳴聲,一架無人機從不遠處飛回,緩緩地垂直降落於水上平台,工作人員隨即從無人機機身中取出貨品:來自浙江舟山的大黃魚等海鮮。

這是順豐旗下豐羽順途「豐舟90」無人機海上生鮮運輸演示場景。目前,這家企業的跨海生鮮冷鏈運輸服務,已經實現每天10個架次、一週50個架次的常態化運營。今年7月,企業還開通了上海首條跨江無人機送藥航線,能夠實現血液製品、緊急藥物的快速跨江運輸。

而為該企業無人機做場景應用測試的華東無人機基地,也已經開闢金山至舟山、金山至嵊泗島等8條無人機物流航線,以及1平方公里陸上試飛起降點。

華東無人機基地成立於2018年。截至目前,基地已累計引進涵蓋製造、應用、材料等各類無人機產業鏈企業38家,計劃總投資33.3億元。2023年,金山無人機產業集群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除了基地承載、產業融合等方面具有無以比擬的競爭優勢,上海還擁有全國70%的民用航空體系專業人才,並已集聚了峰飛、沃蘭特、禦風未來等全國約50%的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頭部創新企業。

此外,上海還有著非常重要的「空間」利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提出,加快佈局低空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產品研發和製造。長三角各區域協同互補,在低空經濟產業生態的構建上,具備分工協作的潛力。

在謝嘉看來,上海具有發展低空經濟的優渥土壤。比如,上海是「新能源汽車第一城」,而這一產業所具備的 「三電系統」技術可以賦能eVTOL航空器的升級,而上海較為完善的航空產業鏈也會對eVTOL航空器的研發、製造帶來很大幫助。

謝嘉還表示,作為中國最國際化的地區之一,上海也是中國科技型企業對外展示的窗口,能夠為低空經濟發展孕育新的機遇。

低空「藍海」已來 上海如何實現「高飛」?

如今,低空經濟已經成為全國各地競相發展的重點之一。在這背後,一個萬億級新賽道正逐步顯現。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預計到2026年,我國低空經濟有望突破萬億元。為了「向天空要GDP」,多地開足馬力,積極佈局。

在廣東珠海,低空空域協調服務系統就像「空中紅綠燈」,協調各類飛行器「停、走、等」,還能生成「空中地圖」,讓空域的放開更安心。

安徽合肥則憑藉地處長三角的區位優勢,吸引了億航等行業主要參與者,還獲得多達1億美元的投資承諾。

包括北京、浙江在內的10多個省市,也都將通用航空機場和低空旅遊作為優正選展方向。

中部地區也在「搶灘登陸」低空經濟。陝西西安已經迅速崛起為中國重要的無人機中心,僅2022年至2023年間就有1600多家新公司註冊成立。

此外,僅今年8月,全國多地低空經濟的相關支持政策頻出。12日,河南發佈《促進全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要求到2025年完成低空經濟基礎設施佈局,初步建立低空空域管理機制。廣東佛山緊隨其後,明確到2030年,低空經濟產業集群產值突破百億元。

另據不完全統計,江西、廣東、湖北等多地與低空經濟相關的項目,正在申請備案或已經獲得備案。不少城市還紛紛成立各種產業基金,提供各項財政支持、土地和優惠政策。

而從全球範圍來看,低空經濟發展也經歷了從早期應用探索、到規範化發展和普及應用階段。相關研究報告顯示,去年,全球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數千億美元,預計未來幾年,仍將以兩位數的年增長率持續擴大。

任和表示,低空經濟是全球競逐的新興產業,具備產業鏈長、輻射面寬、帶動性強的特點,因此能夠在相關產業升級和動能轉換上發揮巨大作用。

對於上海來說,由於在新能源汽車、信息化技術、通信技術方面的長期積澱,使得許多eVTOL頭部企業集聚在此,而這一集群效應將幫助上海鏈接精準客群,拓展國內外市場,提升品牌影響力,讓低空經濟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需要,展現低空領域豐富的創新創業機會,助力各地加快落地低空經濟新質生產力,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