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第一課」,校長不約而同談學習
全國高校緊鑼密鼓迎接開學季。近日,在滬上,上海交通大學、複旦大學、上海大學等陸續開學。開學典禮上,校長們在致辭中不約而同地和新生們談到,進入大學後,要轉變學習方式,成為更優秀的學習者。
校長們良苦用心何在?從他們的一句句寄語和一則則建議中,答案可見一二。
「大家學習的目標,如果停留在攢績點、發論文、拿學位、找工作,那麼這幾年只是人生的普通一程,像地鐵18號線複旦大學站的一名匆匆過客。」複旦大學校長金力院士在昨天的開學典禮講話中,金句頻出。他直言,「沒有創造性目標和體驗的旅途,即便天天過得像‘特種兵旅遊’,也只是‘打卡人生’。」
無需多言,能進入頂級名校,新生們在高中階段的學習成績不俗。但在今年的開學典禮上,校長們則不約而同地強調,大學遠不止績點和排名,不要過早生活在「工分」激勵系統中,要給自己「鬆鬆綁」。
在上海交通大學的開學典禮上,校長丁奎嶺院士也「提點」剛入學的新生:與高中有所不同,大學求知更像是在廣闊天地中的自由探索,不能停留在「拚績點」,更要以高遠的視野確立人生方向、厚植專業誌趣、激發自主學習的動力。
誠然,GPA(平均績點)和學術論文在個人的學術生涯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衡量學術水平的重要指標,但獲得高績點、發論文並不是大學學習目標本身,大學生們也絕不能被「圈」在這些數字和成果中,陷入「內卷」漩渦。
今年6月,複旦大學教務處就發佈新修訂版《複旦大學本科生成績記載規定》,這是複旦大學本科學業評價體系改革的重要一環,推出後受到學生們一致好評。在昨天的開學典禮上,金力再提這項教改舉措的意義:「GPA改革最核心的導向是鬆綁,增加容錯試錯的空間。一次完整的創新探索,哪怕結果失敗,也比一個A更有意義。」
為何今年在新生入學之際,大學校長們都要談談大學學習的方法論?關於這一點,上海大學校長劉昌勝院士在開學典禮上,開門見山地給出回應。在他看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著世界格局,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學習方式。AI技術奔湧而來,在給人們帶來快捷便利的同時,也衍生出諸多挑戰。「青年一代是否做好了與AI時代共成長的準備?大學期間該如何鍛造AI時代的核心競爭力?」
在發出開學之問的同時,劉昌勝也特別提醒新生:人工智能的快速迭代及對教育的持續影響,使其成為人類學習的「最強助手」,亦可成為我們的「最強對手」,這是前所未有的現象。在和新生們的第一次交流中,這位校長也給出一則重要提示:「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該如何學習、如何「智慧學習」……這些都是青年學子要突破的「為學」新挑戰。
文:張菲埡
編輯:範菁
責任編輯:傅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