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教育」:兒童大腦成熟的絆腳石

《青春變形記》劇照。

近日,兩名乘客將飛機上哭鬧不止的一歲多女孩抱離奶奶身邊,關在機艙廁所內「立規矩」的影片引起了公眾的憤怒。這種帶有監禁性質的恐嚇兒童行為,哪怕由監護人來施行都有巨大的爭議,更不用說是飛機上的陌生人。這種由「厭童」引發的成年人的傲慢侵犯了兒童的邊界,也點燃了公眾的怒火。

不過令公眾不解的是,事件中女孩的家長並沒有認識到「恐懼教育」對孩子的傷害,並且沒有盡到保護自己幼小孩子的職責。在《非暴力養育》一書中,作者蓋岡指出了「恐懼教育」對兒童大腦的傷害,並且認為許多人信奉的「挫折教育」並沒有那麼重要:「我們經常聽到‘不能由著孩子的性子來,得讓他們學會面對挫折,遵守規矩’這樣的話,似乎這就是教育的關鍵。但生活本就充滿了挫折,沒有必要刻意添加。」

本文經出版社授權摘編自《非暴力養育》。

撰文 | [法]卡達琳娜·蓋岡

《非暴力養育》,作者: [法]卡達琳娜·蓋岡,譯者: 竇鐳,出品方: 湛廬文化,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時間: 2024年2月。

恐懼教育:兒童大腦成熟的絆腳石

恐懼和壓力會從多方面影響孩子,阻礙大腦中負責控制情緒的區域發育成熟。因此,成年人在教育孩子時,應該認識到恐懼教育的負面影響。

成年人的恐懼教育有兩面性。一方面,成年人通過威脅、瞪眼、大喊大叫,甚至打孩子等方式,製造恐懼來「降伏」孩子。另一方面,成年人自身可能長期處於恐懼之中,並把這種恐懼傳遞給孩子。這兩種恐懼對於幼兒來說都是有害的。

在這個極其敏感的年齡段,孩子對於快樂和生活的渴望,有可能受到抑制,也可能受到鼓勵。因此,如果孩子處於危險的環境中,我們當然要先讓他們脫離危險。相反,如果沒有危險,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去吧,不過要小心點。」8~14個月大的孩子,剛剛學會走路,開始通過觸摸來探索世界。雖然他們可以聽懂成年人說的「不行,別碰這個」,但並不明白「禁止」的含義。因此,當我們對孩子說「不」的時候,應該平和地表達出來,別嚇著他們,溫柔地讓他們把注意力轉向別的事物,帶他們遠離危險,並用簡單的話語告訴他們為什麼這很危險。

當然,我們得為孩子提供一個適合他們的環境。要把那些危險、易碎或者對我們很珍貴的東西放在他們搆不著的地方,以免出現意外。否則,成天跟孩子說「這很危險,別過去」就會壓抑他們對生活的好奇心,以及他們前進、探索、發現的慾望。這會讓他們承受不必要的壓力,變成膽小怕事的孩子。

《青春變形記》劇照。

我們可以用平和的方式為孩子劃定界限,如果孩子想要接近危險區域,我們可以用一些有趣且安全的活動來轉移他們的注意力。這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是很有效的,可以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會逐漸理解危險是什麼,從12~14個月開始,孩子進入說「不」的高峰期。在這個階段,孩子開始建立自我意識,會堅定地表明自己想做的事情。這個階段通常會持續幾個月。

共情與溫柔:有效劃定孩子的行為界限

為孩子劃定界限和為我們自己劃定界限的前提是一樣的,不能傷害到自己和他人。為孩子劃定界限非常重要,關係到孩子的安全和教育孩子如何與他人相處。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向孩子傳達這些界限。如果我們以溫柔、耐性和符合孩子年齡的溝通方式來傳達,他們就會平和地領會並接受。如果我們用強製的方式去要求孩子,那麼親子關係就會受到損害,孩子就會變得叛逆或者畏縮。然而,劃定界限並不是教育的核心。

我們經常聽到「不能由著孩子的性子來,得讓他們學會面對挫折,遵守規矩」這樣的話,似乎這就是教育的關鍵。但生活本就充滿了挫折,沒有必要刻意添加。教育孩子的核心是向他們傳達我們自己的價值觀。如果僅僅依靠劃定界限來傳達價值觀,而忽略了生活中充滿快樂和創意的那一面,我們就會培養出一個畏首畏尾的、不快樂的孩子。他們與生俱來的好奇心也會被成年人扼殺。

當父母一直說「不」卻沒有提供其他選擇時,孩子會模仿父母,採取和他們一樣固執的態度,經常說「不」,並且這個說「不」的階段會持續很長時間,導致不必要的親子衝突,阻礙孩子進入一個對他們來說更有趣的階段,在那裡他們可以說「是」,並享受生活。懲罰孩子,讓他們感到害怕,也是非常有害的。這會讓孩子對成年人產生懼怕,而不是尊重。

《青春變形記》劇照。

家庭衝突是孩子主要的壓力來源。許多研究表明,在家庭中調節衝突的方式,會對孩子在當前和未來的人際關係中的表現產生深遠的影響。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這種學習,如果他們每做錯一點事情,成年人就怒氣衝衝地責罵:「你怎麼能這麼做,真是不可救藥,我管不了你。」孩子會被嚇到,父母的憤怒讓他們心煩意亂,生出無法克服的挫敗感。除了為沒有達成自己的願望而感到沮喪,他們還會感到恐懼、憤怒、不理解、悲傷,並對父母產生不信任。於是他們開始哭泣、大喊大叫、試圖攻擊父母或者憤怒地丟出玩具。這種憤怒讓他們無法思考、無法理解不讓他們做這些事情的原因。孩子內心深處對於父母的不信任感會深深傷害親子關係。父母對孩子也顯得無能為力,因為他們一直以為可以通過教訓和懲罰來讓孩子知道正確的行為方式。事實上恰恰相反,孩子可能會因為害怕成年人而表現出服從,但他們並沒有因此將這些行為方式記在心中。我們經常說的「小霸王型」孩子,通常就是他身邊成年人的態度寫照。當一個孩子被貼上這樣的標籤時,觀察一下他身邊的成年人,你會發現孩子其實就是在模仿他們。

相反,如果成年人不輕易讓步,而是以平和耐性的方式與孩子溝通,那麼孩子就不會因為成年人的態度而產生恐懼或憤怒。通過這種方式,孩子可以慢慢理解「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所以不能做某事」,並學會在被阻止做某件事情時,保持平靜,避免製造不必要的心理衝突。即使因為不能做一件事而產生憤怒情緒,這種情緒也不會持續太久。孩子會很快理解或認識到其中的原因,他們也會保留對父母的信任,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這是非常重要的。此外,他們也可以輕鬆地從失望的情緒中恢復平靜,然後繼續玩耍。

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Daniel Goleman)認為,及時擺脫失望和沮喪的情緒是獲得幸福的關鍵之一。儘管失望和沮喪難以避免,但恢復得越快,在生活中獲得快樂的能力就越強。

然而,如果孩子經常目睹父母爭吵、相互攻擊甚至實施暴力行為,且雙方都堅持自己是對的,那麼孩子可能會模仿這種行為,對同伴做出相同的事,變得專橫霸道。此外,這種經歷還可能對他們的大腦和行為模式產生負面影響。事實上,目睹家庭暴力對孩子而言是一種創傷經歷,可能導致抑鬱、焦慮、攻擊性行為等後果,甚至引發創傷後應激障礙。

哈佛大學學者崔吉旭(Jeewook Choi)對曾目睹過家庭暴力的年青人的大腦進行了研究。實驗組的20人在3~16歲曾目睹過家庭暴力,平均時長達9年;而對照組的27個人則生活在和睦的家庭中。研究人員發現,實驗組的人的大腦皮質連接不同區域(額葉、顳葉和枕葉)的神經回路中,髓鞘化的過程發生了改變,而對照組的人未有異常。這些年青人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抑鬱、焦慮、軀體化症狀,甚至出現了分離障礙。這並不意味著父母完全不能表達不同的觀點。事實上,如果孩子看到父母儘管存在觀點上的分歧,但依然能夠正常交流、傾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那麼孩子也能夠從中學會如何與同齡人建立更和諧的關係。

緊張日常:孩子每天面臨各種「小壓力」

與那些嚴重的情況相比,孩子其實每天都要面臨許多微小的壓力。一大早,父母就開始著急,因為他們不想上班遲到。他們必須先把孩子送到保姆家、托兒所或幼兒園,所以他們會不停地催促孩子:「快點,沒時間了!」

然而,父母和孩子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孩子在五六歲之前並沒有時間觀念,他們積極地活在當下,喜歡慢慢做事、胡思亂想、玩耍、編故事,還活在各種想像中,沒有責任意識。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早上起床、洗漱、穿衣服、吃早飯,對他們來說都需要不少時間,而這與父母的意願完全不同。於是,父母開始變得焦躁,不停地催促孩子:「快點,我們要遲到了!趕緊穿衣服吃飯,別拖拖拉拉!」然而孩子卻仍按照自己的節奏,慢慢悠悠,不急不躁,這進一步加劇了父母的憤怒和不理解:「他就是不聽話!我說什麼都沒用!我們要遲到了,他還不當回事。他就是故意的,我敢肯定,他在成心氣我!」

到了吃飯時間,他們不想上桌。即使好不容易坐下,他們也永遠不會像父母所期望的那樣吃飯。他們不餓,也不喜歡父母給他們準備的食物。結果,原本溫馨的晚餐變成了一場激烈的「戰鬥」,瀰漫著緊張、憤怒、沮喪和誤解的氣氛。

到了晚上,父母的壓力又增加了。孩子需要洗澡、寫作業。「晚上我不想讓孩子睡得太晚,我想讓他8點就睡覺,所以我得一直催他,這都是為了他好……然後我和他爸才能安靜會兒,喘口氣。」但是孩子卻不想加快速度,他們想玩,也需要玩,想平平靜靜地享受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不想被不停地催促和嘮叨。

以上關於父母和孩子之間關係的簡單總結,描述了日複一日的各種緊張和壓力事件。這種壓力讓父母和孩子都感到筋疲力盡。

《青春變形記》劇照。

雖然這些情況單獨看都不嚴重,但是這些微小的壓力日複一日地重覆,會永久性地破壞親子關係。孩子會感到煩躁、緊張、悲傷、恐懼、憤怒、焦慮,且認為自己被誤解,讓他們感到無所適從。有時候,父母會誤認為孩子真的有行為障礙,又會感到擔心、無助或自責。

同時,父母有時也會認為自己的孩子存在性格缺陷,覺得孩子任性、專橫,像個小占士,什麼事都得依著他們,因此必需「馴服」他們。父母失去耐性,對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耐煩,從而加劇了親子關係中的衝突。

此外,孩子還會面臨來自家庭之外的壓力,例如在保姆家、托兒所或學校中的壓力,可能會使孩子變得更加脆弱。

原文作者/[法]卡達琳娜·蓋岡

摘編/王銘博

校對/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