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佈的「下一站」
「我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撼山易,撼解放軍難」「航母不是宅男」……這些年,國家機關和地方的不少新聞發言人以發言「圈粉」。新聞發言人面對著媒體和人民群眾,背後是黨和政府,是「窗口」也是「橋樑」,他們的發言,往往是權威信息源、「真相」代名詞,受到萬眾矚目。
如以1983年正式建立為始,中國新聞發言人制度已走過40多年。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完善新聞發言人制度」。40多年來,中國新聞發言人制度經歷了怎樣的變革?在新的征程上,新聞發言人制度如何步履不停、抵達「下一站」?
一
回望過往,我國的新聞發佈事業與大時代、大事件相伴同行。比如在重大政治場合,新聞發佈「添磚加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閉幕次日,即舉行中共中央新聞發佈會;在多個國際外交場合,都有記者會、媒體吹風會。比如重大危機面前,新聞發佈「雪中送炭」:像汶川大地震、疫情期間,新聞發佈回應關切、凝聚人心。比如講好中國故事,新聞發佈「錦上添花」:北京冬奧會、杭州亞運會期間,頗具網感、形成熱點的發佈話題頻頻出圈。
不過,我們也應看到,發展中的新聞發佈工作還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方面。
比如,新聞發言人「權責錯位」。有些地方雖然設置了新聞發言人的崗位,公佈了發言人名單,但鮮有機會讓他們上台亮相,發言人淪為「隱形人」「道具人」;在某些關鍵時刻,新聞發言人雖然挺身而出,卻因線下事件處置不力成為「擋箭牌」「背鍋俠」,或是因為新聞發佈的協同支撐機制不到位,導致新聞發言人只能單槍匹馬、孤軍奮戰,無法有效回應關切。
比如,把新聞發佈等同於工作發佈。有的新聞發佈「報喜不報憂」,講成績頭頭是道,說問題遮遮掩掩。尤其是在觸及廣大群眾利益、亟待正面回應的新聞發佈中,一些「無關痛癢」「繞道而行」的發佈引發受眾心理牴觸甚至反感。還有的把發佈會開成內部工作會,或坐在台上「一言不發」,或說出「今天關起門來說」「剛才說的話大家不要報導」等「雷」語。
再如,要麼難「出彩」,要麼易「出事」。有的新聞發佈會,台上發佈人官話套話「走過場」,台下記者照搬照抄「忙應付」,台上講不出重點幹貨、現場問不出實質問題、報導抓不到核心關鍵,發佈會成了「空架子」。有的甚至發佈不當,現場「翻車」、事後「打臉」,導致越發佈越受質疑,發佈會成為「第二現場」「新聞以外的新聞」。像某地重大爆炸事故中,新聞發言人頻現能力恐慌,「不清楚」「不知道」「不掌握」,不僅未能平息民眾情緒,反而「雪上加霜」,引發次生輿情。
二
走在時代的前台、輿論的浪尖上,新聞發佈工作面臨的考驗無處不在。「看到多遠,才能走多遠」,這就需要我們更好地認識新聞發佈。在筆者看來,有以下幾點比較關鍵。
新聞發佈關乎使命職責。新聞發佈作為一項政治性的制度安排,是國家治理體系的一個標配。從國家到地方的政策法規中,關於何時發佈、發佈什麼、怎樣發佈,都有明確要求。因此,不是「想發佈就發佈,不想發佈就不發佈」,新聞發佈是使命和職責所在。
在國際上,新聞發佈也是一個通行慣例。像聯合國、各國外交部等,都通過例行發佈會釋放信息、表達觀點、闡釋立場。作為現代政治文明的標誌之一,新聞發佈會是政務公開透明的直觀體現,也是權威的官方聲音和新聞信源。
新聞發佈關乎話語人心。走過「鉛與火」「光與電」,進入「數與網」的全媒體時代,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已經發生顛覆性、革命性的變化。在「人人都有馬克風」的傳播格局下,新聞發佈已成為一種理念、一項能力。各級黨委政府要練就「在信息海洋中游泳」的本領,勇敢地到輿論場中爭奪人心、角逐流量、搶佔話語權,以新聞發佈的權威性、確定性贏得社會公眾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新聞發佈關乎治理效能。新聞發佈是一種系統傳播。模式上,融合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等多種類型;受眾上,涵蓋「ToA」(以大眾為目標)、「ToB」(以組織為目標)、「ToC」(以個人為目標)等多元目標群體;時效上,政務新媒體可以做到365天、24小時永不落幕。可以說,新聞發佈讓信息公平觸達所有人,已成為一種廣泛共識和共同期待。此外,語言的背後是行動,新聞發佈不能隔靴搔癢、花拳繡腿,必須堅持「要想處置輿情、先要做好事情」等理念,進一步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最後,新聞發言人既是「制度人」,也是「自然人」。新聞發言人由組織授權,背後有工作團隊作支撐,一言一行都代表黨和政府形象。同時,新聞發言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個體。成熟的新聞發言人有思想、有態度、有擔當,與公眾同頻同向、以心換心,這也是新聞發言人制度的「靈魂」所在。
三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一條重要原則是「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完善新聞發言人制度,需要再上層樓的視野和更進一步的行動。對此,筆者有三句話。
制度「內化」紮根。一棵樹能枝繁葉茂、曆雨經風,必須不斷向下紮根。新聞發言人制度行穩致遠,同樣需要真正嵌入到國家治理體系之中,不能「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不能設而不用、擺「花架子」,也不能「獨自上場、單兵作戰」。
部分地方對新聞發言人和新聞發佈制度還不夠重視,沒有真正嵌入到治理體系之中。突發事件發生時,一些地方權威聲音「缺失」,一些地方存在選擇性發佈的情況,甚至用上一定的手段「清理」負面輿論。這些做法都不利於溝通民意,反而致使謠言滿天飛,引起公眾恐慌。這就需要著眼大局全局,以系統觀念強化制度耦合性、集成性,推動新聞發言人制度與黨務公開、政務公開等相互賦能、共同生長。
打法持續升級。經過40多年發展,中國新聞發佈事業積累了不少經驗、做法。但置身信息巨浪時代、全媒體傳播生態之中,唯有以「常做常新」心態創新實幹。除了運用多元化傳播手段讓更多群眾「聽得到」,還需積極轉變話風讓大家「願意聽」。
比如,在確保及時、準確的基礎上,為新聞發佈增加年輕態、交流感,可以發揮新聞發言人的個人風格,讓新聞發佈更加生動可親,或能言善辯、或言簡意明、或風趣親和、或一針見血。像外交部曆任發言人,時而針鋒相對,時而妙語連珠,讓不少網民直呼「原來你是這樣的外交部」。
補齊短板弱項。新聞發佈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平衡問題,如制度激勵環節容易出現「發佈對了是應該的、發佈錯了就付出代價」「與其發佈擔風險,不如沉默保平安」。對此,應釐清新聞發言人的責任,增強使命感、榮譽感,推動擔當發聲;也要積極營造容錯環境,讓其放心發聲。再如,縣級層面時常面臨突發事件「烤」驗,但往往媒體資源匱乏、新聞發佈能力不足。針對這些難題,也需攻堅補短。
言說發佈從來不是小事。我國自古講求「言為心聲」「言出必行」,有學者指出,曆代儒家發展出一套以「仁道」為中心的言說規範,即「必欲嘉言、言行相顧、修辭立誠、言以全性」。承繼優良傳統,不負人民信任,中國新聞發言人制度始終走在臻於至善的路上。
各位讀者: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留言在本文發佈的24小時以內得到點讚數最高者,將獲贈《話必關風》一套。您覺得新聞發佈該如何與時俱進?來評論區聊一聊吧!
聲明: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