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地入選全球第二批百個地質遺產地名錄,涉及古生物學、地貌等領域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樊巍】9月3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在南京主辦新聞發佈會,介紹中國三地於近日入選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以下簡稱「國際地科聯」)全球第二批100個地質遺產地名錄相關情況。《環球時報》記者在本次發佈會上瞭解到,此次中國入選的3家地質遺產涉及古生物學、地貌和地質活動過程等領域,三地的入選是我國地球科學研究的高國際水平的體現,也展現了中國地質遺產的保護狀況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肯定。

據瞭解,第二批世界地質遺產地的遴選從2023年初開始,候選地國家從第一批56個增加到80個。全球17個國際組織的700多名專家參加了全球提名,在全球地學領域頂級專家的嚴格、公正評選的基礎上,國際地科聯最終認定來自53個國家的100個地質遺產地成功入選。根據評選規則,能夠入選的地質遺產地,必須是該領域全球最佳代表,具有全球對比意義。中國入選的三地《植物樸茨茅夫城——烏達二疊紀植被化石產地》《自貢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和《桂林喀斯特》分別位於我國的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四川省自貢市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

自貢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圖源:自貢恐龍博物館)自貢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圖源:自貢恐龍博物館)

「‘植物樸茨茅夫城’是向公眾解答煤是什麼植物形成的,形成煤的森林的面貌是什麼樣的最好答案,是煤炭資源形成過程的最佳科普資料。」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所長王軍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稱,「植物樸茨茅夫城」特殊的形成方式使得它可以生動再現2.98億年前陸地生態系統的壯麗景觀,充分展示了二疊紀成煤沼澤森林的完整面貌和豐富內涵,其科研價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植物個體、森林群落和生態環境。

王軍表示,「植物樸茨茅夫城」化石標本不僅完整,而且具有精細的內部解剖結構。通過研究,已在「植物樸茨茅夫城」發現植物化石50餘種,其中完成整體複原重建的物種有9個,另有30餘種保存良好具備深入研究的潛力。這裏將成為全球實現化石植物整體重建複原種屬最多的古植物學聖地,為古生物演化生命樹增添了最多的新物種。「植物樸茨茅夫城」還保存了遠古時期森林的群落結構,目前累計已獲得近萬平方米的實際複原數據,表明「植物樸茨茅夫城」是世界上可供實際複原面積最大的遠古森林遺址。

此次入選的自貢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位於四川盆地的自流井背斜的東北端。含有恐龍化石的地層厚約180米,為中侏儸世下沙溪廟組,由湖泊和河流碎屑沉積組成。到目前為止,遺址內已經發掘出200多具恐龍和其他脊椎類動物化石。其中,已鑒定出26屬29種,包括蜥腳類、基幹新鳥臀類、劍龍類、魚類、兩棲類、龜類、鱷類、蛇頸龍類、翼龍類和獸孔目類,由此組成了中侏儸世高度多樣化的脊椎類動物群落。

「自貢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具有重大的科研價值、深厚的科普價值和巨大的社會價值。」自貢恐龍博物館館長曾小芸告訴記者,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佔地約7萬平方米,是中侏儸世蜀龍動物群代表性化石產地,也是中國最早、世界上最為著名的恐龍化石產地之一。在已發掘的近3000平方米的範圍內就獲得了上萬塊骨骼化石材料,通過研究共命名了古脊椎動物26屬29種,其中被列入首批國家重點保護化石名錄的有15種。在遺址上建立的自貢恐龍博物館,是亞洲和國內首個專題恐龍博物館,也是獨具特色的科普教育基地。

此次入選的3家地質遺產中,桂林喀斯特的知名度相對最高,桂林山水不僅印在20元人民幣和郵票上,「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名更是家喻戶曉。據中國地質調查局岩溶地質研究所研究員陳偉海介紹,桂林喀斯特是大陸型塔狀喀斯特地貌的世界典範,發育於地層產狀平緩、岩層巨厚而純淨、厚度達3000米的上泥盆統至下石炭統的石灰岩中,在廣泛分佈的碳酸鹽岩地層上,發育了連片分佈的峰林喀斯特、峰叢喀斯特、喀斯特峽穀河流和數以萬計的洞穴。在灕江及其支流的衝積平原上所展示的喀斯特塔峰、峰林,在世界上極其稀有,是全球塔狀喀斯特的模式地。

此外,桂林喀斯特以灕江為橋樑,景觀要素豐富,奇特的峰林、峰叢、穀地和平原,清澄迴環的水流,嶙峋斑斕的崖壁,瑰麗奇豔的洞府,是桂林喀斯特最美麗的點綴,具有非同尋常的自然美和美學價值。「正是基於上述優勢特色,我們岩溶地質研究所,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岩溶研究中心,推薦其參選國際地科聯地質遺產地並最終入選。」陳偉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