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非合作)中國經驗落地非洲 協力共創「無瘧世界」

中新社北京9月6日電 題:中國經驗落地非洲 協力共創「無瘧世界」

中新社記者 薄雯雯

坦桑尼亞媒介生物學家姆拉查(Yeromin Mlacha)以研究蚊子為業。用他的話說:幹這一行的,當蚊子落在腿上的瞬間,就能一眼判斷出它是否傳播瘧疾。

瘧疾,全球三大傳染病之一,典型症狀包括發熱、頭痛、寒戰等,如不及時治療可引發嚴重疾病,甚至導致死亡。

非洲仍是全球瘧疾負擔最重的地區。《2023年世界瘧疾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94%的瘧疾病例和95%的瘧疾死亡發生在非洲。坦桑尼亞則是非洲瘧疾流行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

在防控瘧疾方面,「中國就是一個可以學習的案例」,姆拉查不久前在北京舉行的一場演講上說。

中國也曾飽受瘧疾困擾。經過幾代科研人員的努力,中國用70年時間實現從3000萬瘧疾病例到零病例,並於2021年獲世衛組織「無瘧疾」認證。

朝著「無瘧世界」的目標,中國科學家貢獻出青蒿素、藥浸蚊帳、「1-3-7」工作模式等抗瘧方案,其中不少已在非洲、東南亞等瘧疾流行地區「落地開花」。

2015年,中方在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上宣佈「十大合作計劃」。「為非洲提供一批複方青蒿素抗瘧藥品」列入中非公共衛生合作計劃。

同一年,「中英坦瘧疾防控試點項目」啟動,這是中國首次在非洲國家建立瘧疾防控試點。

曾負責該項目的中國疾控中心寄生蟲病防治首席專家周曉農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中坦雙方專家基於當地信息系統不完善、現場防控能力不足等實際情況,將中國的「1-3-7」工作模式創新為「基於社區的快速篩查和處置方法(1,7-mRCTR)」方案,即1天內完成對當地衛生機構瘧疾發病數據的收集、識別發病最高的村,7天內完成該村篩查並對篩查陽性者規範治療。

周曉農回憶,項目啟動之初,坦桑尼亞及國際專家、當地民眾不免對「漂洋過海」的中國抗瘧經驗存在疑慮,中方便邀請坦方同行到中國抗瘧現場訪問。「當時我們還沒消除瘧疾,他們在這裏,看到中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如何開展瘧疾監測和響應工作的,回去之後便開始按照中國的做法抗瘧。」

數據顯示,經過干預,試點地區的瘧疾病例和患病率出現大幅下降。「等2018年我再去時,青蒿素已被視為‘救命藥’,當地村民見到我們中國專家都豎起大拇指。」周曉農說,外部評估專家組認為,試點項目為當地抗瘧作出巨大貢獻,希望繼續擴大抗瘧區域。

2018年,中坦雙方衛生官員與蓋茨基金會工作人員在坦桑尼亞考察瘧疾防控試點項目。(蓋茨基金會供圖)

2018年,中坦雙方衛生官員與蓋茨基金會工作人員在坦桑尼亞考察瘧疾防控試點項目。(蓋茨基金會供圖)

2018年12月,為進一步驗證中國抗瘧經驗落地非洲的效果並幫助當地改善基層衛生保健體系,中坦雙方在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等合作夥伴支持下,開展了第二期「中坦瘧疾防控合作示範項目」。

目前,世衛組織正在牽頭與中國疾控中心寄生蟲病所隊伍一起合作擴大坦桑尼亞的試點覆蓋範圍,並在讚比亞、塞內加爾和布基納法索等國進一步擴大示範點。

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鄭誌傑認為,平等的合作夥伴關係對於提升發展援助有效性至關重要,中坦雙方科學家共同探索出新的防控策略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我們希望中非能夠在發展領域開展更多類似合作。中國同時也在加強多邊與三方合作,這些都會讓中非合作取得更大的成果。」

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中方宣佈「十大夥伴行動」,「抗瘧」又一次出現在衛生健康夥伴行動之中。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國際發展合作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何其為認為,中國對非抗瘧援助具有三大特點:一是提供綜合性、全方位、多層次的解決方案,包括抗瘧產品及模式分享、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和設施建設等;二是基於平等互利、共同發展原則,幫助非洲國家提高醫藥本地化生產能力,以實現抗瘧合作可持續性;三是在雙邊合作的基礎上,不斷向多邊與三方合作拓展,已形成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新合作格局。

抗瘧只是中非衛生健康合作的一個縮影。何其為期待,中非未來可在戰略規劃、資源整合、能力建設和產業合作等方向加強合作,攜手構建中非衛生健康共同體。(完)

責任編輯:張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