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小云:非洲農業更需要「小而美」的技術

近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功舉行,新京報記者採訪了長期從事中非農業合作工作的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小雲,他說,「全球發展夥伴關係的多元化,是全球發展領域進入新世紀以來最具標誌性的現象。在全球面臨氣候變化、公共衛生、糧食安全以及新型工業化和新技術轉移等新的挑戰面前,傳統的南北發展合作、新型的南南合作,公民社會和私營部門等不同主體的積極參與,正在構成嶄新的全球發展體系。」

7月28日,李小雲在坦桑尼亞獅子村農戶示範田里討論玉米大豆間作情況。中國農業大學供圖7月28日,李小雲在坦桑尼亞獅子村農戶示範田里討論玉米大豆間作情況。中國農業大學供圖

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新動能

隨著全球格局的變化,中非合作正在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部分,李小雲表示,在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中非合作的成果,為該目標的實現注入了新的動能。

「中非發展合作夥伴關係成長的重要基礎,是中國經濟增長與發展外溢的惠及。」李小雲說,「2003年,中國對非投資僅為5.4億元人民幣,到2021年,達到了359.28億元人民幣。在這個過程中,2013年,中國成為非洲最大的外來投資國。同期中非貿易額從534.24億元人民幣增長到6224.4億元人民幣。中非投資和貿易最大的特點,是雙方比較優勢的互補,中國投資主要是基礎設施和勞動密集製造業,屬於非洲最為需要的短板,而從非洲出口到中國的,則是中國發展需要的原材料和農產品。非洲經濟自本世紀初以來,進入前所未有的樂觀發展階段,與中非合作關係不斷加強的階段高度吻合,這一互補性合作為中非雙方發展,特別是為非洲發展,提供了持續而強勁的推動力。」

非洲農業資源豐富,農村賸餘勞動力數量龐大,農業發展潛力巨大。李小雲說,「在過去這些年中,無論中國的發展外溢,還是中國的發展經驗,都對非洲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然而,非洲農業發展對於經濟發展的製約遠未消除,農業發展的潛力尚待挖掘。投資農業基礎設施,提升技術水平無疑十分必要。但是針對非洲小農戶生產,節約資本,能有效利用土地資源和人力資源優勢的農業系統和技術的開發,往往受到忽視。這也是未來中非農業合作中需要格外重視的事情。」

讓中國經驗真正在非洲落地

過去數十年中,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與大規模減貧的經驗,是全球發展學習的重要內容。然而,如何讓中國經驗真正在全球落地?

李小雲說,「中非在多方面存在差異,中國的發展經驗不可能照搬到非洲。中國經濟發展之所以取得舉世公認的成績,主要得益於中國發展的內在邏輯和中國特色發展的制度安排。但是有效利用全球化的紅利和外部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國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逐漸成為全球最大的吸收外資和接受發展援助的國家。通過系統的改革開放,確保中國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的穩定,同時有機地將外部發展的各種要素,整合融入中國發展進程之中,這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和大規模減貧的重要經驗,具有值得學習參考的普遍意義。」

本世紀以來,許多非洲國家開始有機會學習中國發展和減貧經驗,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李小雲表示,「如埃塞俄比亞的經濟開發區工業化,蒙內鐵路,坦桑尼亞標準軌鐵路,很多非洲沿海城市現代化的港口等,都是這一發展學習中的成功案例。非洲大陸日益出現的跨越式發展的景觀,凸顯出非洲國家走向自主發展的決心,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對中國經驗的良性發展學習與借鑒。」

過去十多年中,李小雲和他的團隊,長期在非洲進行農業發展和減貧等方面的合作,如在坦桑尼亞實施「小技術,大豐收」「小豆子,大營養」等項目。據介紹,「小技術,大豐收」是把中國的玉米密植技術在當地推廣,幫助當地玉米增產2-3倍。「小豆子,大營養」則是在玉米密植的基礎上,引入玉米大豆間作技術,並同時教授當地農民製作豆漿,改善當地婦女兒童營養攝入不足的問題。「這兩項技術最終整合在一起,成為符合當地實際需求的生產技術。實施上,坦桑尼亞農村普遍缺乏電力,日常農作缺乏工具,在鄉村幾乎沒有農產品加工業。因此,那些過於超前的現代化農業技術,反而很難在當地落地,因為很難獲得足夠的投資,讓當地的農業變成機械化、規模化的現代農耕業。反而是這些不需要大投入,不需要複雜的培訓,農民就可以掌握的‘小而美’技術,對於提高農戶生產力,增加收入,增加就業潛力巨大。」李小雲說。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