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載芳逝世:她是「一眼醫生」,在臨床堅持到88歲

江載芳的一生似乎比普通人要長。

作為一名兒科醫生,江載芳的職業生涯沒有在60歲畫上句號,直到88歲那年經過一場手術,她才離開臨床。

作為一名醫學教授,江載芳70多歲仍在帶教博士研究生,在學生眼裡她精力旺盛,沒有老態。95歲之前,她還關注醫學進展,會仔細檢閱兒科醫學教材。

2024年8月27日,98歲的江載芳離開人世。「她挺好的,正常地走了,沒有什麼別的囑咐。」

江載芳。北京兒童醫院供圖江載芳。北京兒童醫院供圖

「一眼醫生」的醫學生涯

8月27日下午,北京兒童醫院教授江載芳在京逝世。

江載芳出生於1926年,是我國著名兒科醫學家、教育家,中國小兒結核病的拓荒者、北京市兒科研究所早期主要領導者。

江載芳的醫學生涯始於17歲。

1943年,江載芳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1946年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畢業後到1994年,江載芳在北京兒童醫院、北京市兒科研究所等單位工作,相繼擔任過北京兒童醫院內科主任、北京市兒科研究所所長等職務。

江載芳重視臨床,被稱作「一眼醫生」。她經驗豐富,基本功紮實,可以從與家長的交流、患兒的細節表現上發現蛛絲馬跡,經常不需要開什麼檢查,就能一眼看出問題。

北京兒童醫院呼吸中心名譽主任趙順英記得,一個小孩曾因肺炎化膿住了很久的院,江載芳認為一般的感染不會這樣,懷疑病因是異物堵塞導致慢性感染,就去問家長孩子嗑瓜子嗎,家長說,孩子很聰明,從小就會嗑瓜子。這個說法佐證了江載芳的懷疑,從這個方向入手,進行支氣管鏡檢查,果然發現病因是異物吸入。

「醫生不要光愛病,要愛病人。」這是江載芳經常跟學生說的話,她認為醫生最重要的責任是先給患者解決問題,而不是將病例發文章。

反映在實踐中,江載芳經常「橫跨」專業,哪些病患兒多,她就鑽研哪些病。在北京兒童醫院,江載芳創辦了結核、呼吸、腎臟、小兒結締組織病等多個專業。早年查房時,結核病、風濕病、腎臟系統病、神經系統疾病……江載芳都看。

江載芳在國內率先診斷出很多小兒呼吸少見病和疑難病,如Pickwickian綜合徵、高IgE綜合徵、高IgM血症、先天性中樞性通氣不良綜合徵、小兒肺曲黴菌病、閉塞性細支氣管炎、間質性肺疾病、瀰漫性肺泡出血等,公開報導後,逐漸為全國的兒科醫生所認識。她也率先將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和病原微生物研究引入國內兒童呼吸疾病治療領域。

今年7月,江載芳署名主編的《兒童呼吸系統疑難及少見疾病》出版。趙順英介紹,十多年前,疑難病還不像現在這麼受重視,兒科領域經驗更少,但北京兒童醫院要解決其他地方無法解決的疾病,發現疑難患兒越來越多,江載芳就點題要做這樣一本書。經過十年多的撰寫,「江老師的心願終於完成了。」

一生所繫小兒結核病

談起江載芳,無法繞開小兒結核病。

1955年,江載芳被國家選送到蘇聯最好的醫學院——莫斯科第一醫學院攻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肺炎。

入學之後,江載芳發現當地肺炎防治的水平和中國差不多,而結核病防治更加先進,正逢那時我國小兒結核病發病率與死亡率居高不下,她便改變方向,到蘇聯醫學科學院下設的結核病研究所專攻小兒結核病。

結核感染可導致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的治療,主要在於能不能使用激素,當時認為,激素會抑制人體免疫,加重結核病,是小兒結核的「禁區」。

江載芳的研究課題正是抗結核藥物加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小兒結核病。研究必須24小時監測血液和尿液中的激素水平。結核病研究所在莫斯科郊區,沒有實驗條件,江載芳帶著樣本趕到市區做實驗,每天往返好幾趟。

1959年,學成回國的江載芳在北京兒童醫院創立了小兒結核病專業,並將這一治療方法帶回國內,極大地降低了小兒結核病特別是結核性腦膜炎的病死率。她創立的應用側腦室引流術輔助治療結核性腦膜炎合併腦積水的治療方法,至今仍在全國推廣使用。

江載芳對小兒結核病的關注持續到晚年。趙順英介紹,小兒結核病與成人結核病相比病例少,相對邊緣化,兒童的表現與成人不同,藥物劑量也不一樣,兒科醫院在診斷與治療上更有經驗,但有段時間,小兒結核病的治療權限劃給了成人結核病醫院。

結核患兒如治療不佳,腦部、肺部會留下後遺症。江載芳對這個問題十分牽掛,給當時的衛生部主要領導致信反映情況,推動了政策放寬限制,讓兒童醫院也可以收治一些沒有傳染性的結核病患兒,並與中疾控等單位聯合舉辦培訓班,幫助醫生加強對小兒結核病的瞭解。

那是2005年前後的事情,當時的江載芳已年逾古稀。

江載芳和同事們一起查看影像學檢查結果。北京兒童醫院供圖江載芳和同事們一起查看影像學檢查結果。北京兒童醫院供圖

「做醫生要實大於名」

1983年,江載芳被首都醫科大學聘為兒科教授,1985年任首都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

趙順英1996年成為江載芳的博士研究生,上下還有師兄師弟,七十歲的江載芳精力充沛,沒有老態。

江載芳熟悉每個學生的優缺點,她對後輩很寬容,平時以鼓勵為主,很少幹涉學生的思維。除非發現學生有不愛病人的行為,或者處事上與醫院文化不符,不正當地追名逐利,這是她不能容忍的。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為了幫助年輕醫生閱讀國外醫學文獻,江載芳在北京兒童醫院開辦業餘英語學習班,每週二下午義務教英語,寒來暑往,堅持了20年。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年輕醫生們的英語好了一些,但信息仍不發達,也沒有錢購買外文醫學刊物。趙順英記得,每次出國,江載芳都會帶專業書籍回來,她還很重視結交國際友人,希望為年輕醫生創造出國學習的機會。

由江載芳聯繫並選送出國進修的醫生有40多人,進修專業涉及呼吸、心血管、內分泌、感染、營養、結締組織、新生兒、病理、放射、免疫、微生物、病毒、神經、遺傳等十幾個領域。她的很多學生成為學科帶頭人、突出貢獻專家、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等。

江載芳擔任兩屆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主任委員期間,注重國際交流與合作,成功申請並在北京舉辦第23屆國際兒科大會,俗稱醫學界的「奧運會」。

除了「愛病人」,江載芳還常常叮囑學生,「做醫生要實大於名」,「要學習」。江載芳自己也是這樣做的,工作帶教之餘,她所有的時間幾乎都用來讀書,對生活沒什麼講究,在單位吃食堂,在家經常吃外賣。

88歲那年,經歷一場骨科手術之後,江載芳離開了臨床,但她仍然關注醫學新聞與學術進展。學生去探望她時,會給她帶外文雜誌,彙報科室工作。95歲之前,江載芳還關心《諸福棠實用兒科學》每個章節的內容,她是這本教材的主編之一,諸福棠是她的老師。

《諸福棠實用兒科學》初版80萬字,經過幾代兒科醫生的心血,到第9版已有600多萬字。醫學像一支火炬,在一代人與一代人的接替中繼承與發展,江載芳曾接過這支火炬,用幾十年的生涯點燃它,然後將它交給後來者。

江載芳離世前,家人、學生、醫院同事一直在床邊陪著她,「她挺好的,正常地走了,沒有什麼別的囑咐。」

新京報記者 戴軒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