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非合作,西方為何「憤怒」?| 參考獨家

【面對中非合作,西方為何「憤怒」?| 參考獨家】#面對中非合作西方為何憤怒# 如果說未來非洲是世界技術發展的中心,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動力,您如何看待這一前景?這正在發生,雖然進展緩慢。而今天,關於該主題的討論熱潮再次掀起。

討論熱潮的掀起適逢中非合作論壇峰會於9月4日至6日在北京舉行。從峰會發佈的文件里,我們可以看到整個世界,而不僅僅是非洲的發展方向。

簡言之,中國與非洲合作漫長的第一階段已經結束。新的階段已經開始,其關鍵詞是工業化、現代化和人才培養。而在此之前,主要是在為日後發展而建設基礎設施。

對於中非合作的議題,彭博新聞社等媒體依然極盡污衊之能事,發出西方的無能狂怒。例如,污衊中國通過「不透明的計劃」向非洲人提供資金,搞「債務陷阱」。

他們為什麼憤怒?因為他們以前很鬆懈,放棄了非洲,如今覺得痛苦了。事情是這樣的:上世紀90年代初,非洲不再是蘇聯和美國的競爭領域,西方對非洲的態度明顯冷淡下來。在當時的八國集團會議上,最多也就是泛泛地討論一下要不要給非洲一些「施捨」。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2000年曾刊發封面文章《沒有希望的大陸》。但也正是在這一年,中非合作論壇成立,非洲大陸開始了新的生活。

這種合作確實是從基礎設施開始的。中國很早就發現了非洲的一個關鍵問題:即使那裡有若干條現代化公路,也沒有將非洲大陸各國連接起來。它們向外延伸,通往殖民者想出口或進口任何東西的港口。

目前,中方在非洲參與新建和改造了超過1萬公里鐵路、近10萬公里公路、近千座橋樑、近百個港口和6.6萬公里輸變電線路。中國還將繼續參與新的建設項目。

將整個非洲大陸用金屬和瀝青連接起來——這太壯觀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其他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成就。這樣的成就有很多,而且越來越多。以一個(中方)投資項目為例:坦桑尼亞的一家玻璃廠創造了1012個工作崗位,並為協作企業創造了3857個工作崗位。

再次重申:當今中非合作關係的主要特點是聚焦現代化和尖端技術——別忘了誰才是當今世界的技術領導者。

基礎已經打好,新的發展階段就在前方。毫無疑問,這將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最終會出現某種全新的非洲經濟,在農業以及各個高科技發展領域都有增長點。

本文由俄新社網站9月6日發表,原題為《西方錯失非洲奇蹟》,作者是俄羅斯政治觀察家德米泰利·科瑟列夫。(編譯/朱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