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山區26年的王平中學教師王娜:與山區孩子同成長共發展

新京報訊(記者 楊菲菲)曲曲折折的永定河畔下安路上,坐落著一所寄宿學校:北京市門頭溝區王平中學。四時風景變換,王娜已經在這裏待了26年。她堅守著班主任的工作崗位,也守著大山裡的孩子們。「我熱愛這個職業,也熱愛大山裡的孩子們。我是大山裡走出來的人,應該為大山的未來做貢獻。」9月9日,第四十個教師節前夕,王娜用簡單的話語道出了26年執教生涯的感悟。

王平中學是一所寄宿學校,作為班主任的王娜格外關注學生的心靈成長,注重培育他們感受生活的能力,品味快樂的能力,並培育學生的心靈幸福。

王娜和學生們在一起。受訪者供圖王娜和學生們在一起。受訪者供圖

寄宿生活枯燥,她會帶領山區孩子在校園里跳華爾茲、夜晚操場上賞月觀星、做手影、遊京西古道、探王平濕地,豐富孩子們的校園生活。她還會帶孩子們參觀五星級酒店,到縣城重點高中做組織培養實驗,到職業學校學習插花、烘焙、茶藝,開闊學生視野,鑄就學生的夢想。在孩子們眼中,王娜是能給人帶來驚喜的老師,也許是盛夏的一塊西瓜、一根冰棍;也許是疲勞時的一次聚餐、一場電影;也許是鬆懈時的一次班會、一次懇談,但無論什麼,都充滿了愛的味道。

作為生物教師,王娜會用幽默的語言和敏銳的思維帶領學生暢遊知識的海洋。「你可是兩億五千萬精子中最健康、最智慧的那一枚呀!」「怎樣才能做一粒好種子?」王娜常常用問題引領孩子們開展學習,讓孩子們在課堂上輕鬆快樂地獲取生物學知識,也開啟了他們探索生命奧妙的大門,引導他們尋找自己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追求。

「我們這兒很多家長有時候顧不上孩子,所以要是佈置一些在家完成的作業可能完成情況不是很好。」王娜考慮到客觀現實,從豐富學生生活、培養學生科學思維、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出發,開發了《留住秋天》《感悟春天》《王平濕地考察》《食品加工》《植物栽培》等特色課程,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的同時,也進行關愛生命的教育,培養學生知家鄉、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情懷。

王娜和學生們一起學習製作各種麵食。受訪者供圖王娜和學生們一起學習製作各種麵食。受訪者供圖

「比如,生物課上會觀察種子的結構,孩子們從家帶來的綠豆觀察完之後,我就帶他們一起發豆芽,然後帶回家,在每週一菜的活動中引導孩子們給家長炒個菜。」王娜的生物課總是多姿多彩,孩子們有時在網絡教室查資料,有時在操場喂螞蟻,有時在食堂蒸饅頭,有時在教室發豆芽、品嚐自製泡菜和創意酸奶,有時在桑葚樹下偷吃,有時到山上賞花,有時在河邊考察……孩子們常說,生物課是實驗課,實踐課,勞動課,思政課,心理課,也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課。

作為一名黨員教師,她注重引導學生將自我成長和祖國發展聯繫起來,立誌成為能夠擔負民族複興大任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2023年夏天,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波及到學校所在村莊。救災故事成為了王娜主題班會課上的素材。「這場洪災對學生們周圍的生活影響很大,他們親眼看到子弟兵們、電力工人等各類人群救援的場景。」王娜說道,「對孩子們來說,醫生不再只是坐在醫院的診室里看病的人,他們是能掛著繩索出去救援的人。像電力工人,可能孩子們根本不知道這些職業日常生活是做什麼的,但是凡人微光,平凡的人在關鍵時刻體現出偉大。」王娜通過一場《洪水無情,人間有愛》的主題班會,向學生們講述了醫生、武警官兵、列車員、村民各行各業人員在災情面前如何眾志成城、互幫互助,樹立學生的職業理想和正確的價值觀。

她還會帶學生考察受災民房和滑坡山體現場,讓學生感受自然災害的破壞力,培養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孩子們還向鎮政府提出了滑坡山體修復建議;陪學生走訪村支書,使學生感受黨和政府對災區人民的關愛,樹立孩子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孩子們一屆屆畢業升入理想學校,走上工作崗位,成為祖國的有用人才;王娜也在日複一日的堅守中書寫著屬於自己的成績,她先後榮獲北京市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北京市說課大賽一等獎,全國優秀教師等榮譽。26年,王娜始終與與山區孩子同成長共發展。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