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收藏夾在「吃灰」嗎
你是否也曾有這樣的經歷:上網衝浪時,一旦刷到那些看似頗有價值的教程,便毫不猶豫地點擊收藏,然而再次打開的機率微乎其微;手機相冊里照片上萬張,甚至有不少圖片場景重覆,但左看右看哪一張都捨不得刪除……這些症狀被網民們戲稱為「數字囤積症」。
某社交平台「我好像有‘數字囤積症’」話題後有上百位網民跟帖,有人說「囤的都是有價值的數字資料,隨時取用,反正空間夠用」;也有人表示,「收藏了也不等於看過,這根本沒意義」。
那麼,「數字囤積症」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又該如何理性地看待這一現象呢?
一
數字囤積,指的是人們過度收集,難以割捨地留存資料、圖片、影片等各類數字物品的行為。
從堆積如山的工作文檔,到不經意間隨手保存的各類網頁文章;從數量驚人的生活照片,到琳瑯滿目的影片資源,我們的電子設備被「塞」得滿滿噹噹,以致經常彈出「內存不足,請及時清理」的提示。
學生和打工族往往很容易「中槍」,他們習慣在日常生活與工作學習中頻繁地進行數字囤積。他們的收藏夾中,美容護膚、家居用品、數碼產品等「安利帖」和語言學習、考試攻略、專業技能提升等「攻略帖」是高頻囤積物。
曾有朋友向筆者展示他的瀏覽器收藏夾,諸如「趕緊碼住!家裡運動只要這三個動作」的影片鋪滿了一整個電腦屏幕。他表示這些一般都是打開了想看卻沒看完,粗粗瀏覽後便收藏了之的帖子。但隨著時間流逝,那些「走過路過不願錯過」的信息早被拋之腦後,最終只能默默「吃灰」。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並不知道他們在不經意間保存了數量眾多且沒有必要的重覆內容。比如,有人可能在不同文件夾中備份了同一份工作文檔的不同版本,又或者在多個雲盤里存儲了相同的照片集。這不僅增加了信息搜索的成本,還會讓人在查找過程中感到精神疲憊。想像一下,在一個雜亂無章且爆滿的數字倉庫中尋找一件特定物品,這頗有大海撈針的感覺。
而一味地做知識的「搬運工」「儲存工」,只是讓人產生了「收藏即擁有」的錯覺。倘若信息不曾被物盡其用,其價值便無從發揮,收藏也就失去了意義。當「隨手碼住」的滿足感變為「難以消化」的恐慌感時,人們往往就容易陷入一種虛無。
二
不禁想問,「數字囤積症」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在筆者看來,既有外部環境影響,也有主觀因素驅動。
就外部環境來看,可供我們學習、參考的信息數量繁多,且每時每刻都在不斷變化。數字時代信息齒輪高速運轉,龐雜的知識撲面而來,「熱搜」「焦點」將我們包圍,令人不自覺地身陷信息洪流中。
打開社交軟件動動手指,隨時都能刷到新影片;社會、娛樂、財經等各個領域,總有專家學者不斷總結出新趨勢。源源不斷的信息促使我們持續攝入、持續輸出,而當部分內容一時半會沒有時間去及時消化,標註、收藏自然就成為「標準動作」。
同時,先進的信息技術搭建出一片片「數字雲」,為數字囤積提供了載體。隨著手機、平板等電子設備內存逐代拓展、雲存儲技術不斷優化,建檔保存數字內容的技術難度和時空成本也大大降低。有人將手機容量從128G、256G擴張至1TB,以滿足囤積「胃口」;也有人購買「備用機」、訂閱網盤的超級會員,來對工作和生活中的各類信息進行備份。
往內部看,數字囤積行為更多源自一種追求進步的自我驅動意識。現代人常常會不自覺產生一種「錯失焦慮」,處於對信息的警覺狀態,生怕遺漏了什麼重要的,因而不斷進行蒐集、存儲,試圖從中獲得掌控感、安全感。
無論是將工作文件歸類存檔到不同存儲設備中,還是將感興趣的電子書籍加入書架,抑或是「一鍵三連」慳錢技巧、旅行攻略、健身教程等,這些數字內容都被囤積者賦予了特定的學習價值。於是,我們忍不住給自己「畫餅」,等著考完試、過了年、換掉這份工作後,就打開收藏夾來翻閱學習,進行自我提升。
此外,情感依戀也會導致囤積物的斷舍離困難。比如親友間的照片、社交平台的聊天記錄、備忘錄中的碎碎念……這些零零碎碎的數字痕跡,編織出囤積者滿滿噹噹的人生回憶。當數字囤積物被賦予使用價值之外的情感價值,即便它們已被反復保存多次,或是暫時並不需要,多數人仍然會表現出不捨刪除的心態。
三
作為一種應對信息過載的辦法,通過「以備不時之需」來尋求安心,這無可厚非。但信息的過度積累並不總是有益的,其實有時候囤積越多、運載負荷越重,焦慮反而可能愈盛。
那麼,如何才能擺脫惡性循環,讓電子信息不「積壓」、不「吃灰」?筆者想到了三句話:
學會「計劃」。可根據自身情況,有計劃地對互聯網上海量的信息進行主動查找,比如,按照學習節奏篩選出真正有用且符合個人需求的內容。同時,為自己設定好學習計劃。與其等待遙遙無期的「到時候」,不如給假設定上一個時限「鬧鈴」,「未來可能有用的東西」就更有可能轉化為「真正有用的東西」。
懂得「極簡」。囤積本身並不是負面行為,關鍵在於如何管理並利用我們收集的信息,有序的信息有利於促進有序的思考,可利用書籤、標記等功能,給囤積的信息建立分類分級,方便快速查找。
此外,還需要進行定期清理,給收藏夾「減減負」。越來越多網民意識到過度囤積的無意義,開始奉行「數字極簡主義」。比如,在擁有5萬多成員的豆瓣小組「收藏夾不吃灰」中,就有不少分享整理收藏夾、刪除重覆照片、卸載不用的APP、取關不看的公眾號等「吹灰」經驗的帖子。
重視「消化」。避免「內存滿滿,腦袋空空」的關鍵就在於消化和吸收信息,通過總結和反思將所學內化,構建起屬於自己的知識信息體系和思維模式。這樣,因害怕知識消失而被迫囤積的焦慮感自然不複存在。
解決信息焦慮的關鍵在於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徑和方式。不論是數字囤積還是數字「斷舍離」,底層邏輯一致:平衡自身工作生活與外在信息環境之間的關係。學會做信息的主人,它們才能更好地成為生活、工作、學習的助力而非負擔。
聲明: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