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錢產7篇日入上萬,警惕AI文章做大成勢

▲相比過去「手打文字」,AI生成的速度太快,且模仿能力極強,其編造的內容更容易以假亂真。圖/IC photo▲相比過去「手打文字」,AI生成的速度太快,且模仿能力極強,其編造的內容更容易以假亂真。圖/IC photo

1分錢生成7篇文章,每天收入上萬元。日前,有媒體起底了一個AI文章產業鏈。

據報導,一些從業者集中於固定的地域,利用AI每日生成4000-7000篇營銷號文章。這些文章魚龍混雜、真假難辨,卻因為流量可觀、成本極低,故而收入頗豐,「事業」儼然一副越做越大的架勢。

這種批量生成、流量至上的模式,有著巨大的隱患。今年1月,某網絡平台出現一條關於「西安爆炸」的消息,隨後就被查明是出自一個MCN機構之手。

經調查,該機構的負責人一共經營了5家「MCN機構」,運營帳號842個,一天就能生成4000-7000篇文章,全程基本不需要人工參與。「西安爆炸」只是他的一個「作品」而已,卻通過這些帳號的轉發熱炒,釀成了公共事件,也導致機構翻車。

之所以能成為一條產業鏈,主要是因為AI生成的成本極低且利潤豐厚。隨著AI技術的進步和普及,文章生成的成本幾乎已經低到忽略不計。有媒體調查,使用一個國產AI,一篇AI文章的成本是人民幣0.00138元,1分錢就可以生成7篇文章

以上述被查的機構為例,警方估算出的單篇文章平均收益為1.43元,「經初步估算,每天的收入在1萬元以上」。成本和收益之比差了好幾個小數點,可見其「利潤空間」之大,成了一樁「好生意」。

通過文章賺錢,還不是機構的全部目的。從媒體報導可以看到,這些MCN機構會通過買賣帳號、廣告營銷等方式進一步擴張業務範圍,成了互聯網上不可忽視的一大「勢力」。AI文章產業鏈,則成了這一系列「商業版圖」的起點,值得警惕。

事實上,AI生產的假新聞也已呈現出日益高發趨勢。「某地一民房發生爆炸事故」「某市限制外賣配送」「某女星含恨離世」等聳人聽聞的消息,後來都被一一證實是AI假新聞。

關於AI運用,相關規範是非常明確的。2023年1月正式實施的《互聯網信息服務深度合成管理規定》就明確,如果運用了深度合成技術,應當在生成或者編輯信息內容的合理位置、區域進行顯著標識,向公眾提示深度合成情況。

今年4月,中央網信辦秘書局發佈《關於開展「清朗·整治‘自媒體’無底線博流量」專項行動的通知》,要求使用AI等技術生成信息的,必須明確標註系技術生成。

但很顯然,很多AI文章產業鏈的從業者,其目的就是為了規避標註,從而起到掩人耳目的效果,自然也會無視這樣的規定。這也給今天的互聯網治理帶來新的難題。

因為,相比過去「手打文字」,AI生成的速度太快,且模仿能力極強,很容易讓人信以為真,甚至達到搞亂輿論生態、操縱公共視線的目的。相應的治理如何跟上這種技術進步,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這意味著,監管部門到互聯網平台,都應當加強聯動,增加技術識別能力,徹底封堵AI濫用的漏洞。

比如,相關部門應當著手進行技術標準配套工作,對數據庫保持動態更新,用於實時監測這些AI生成的虛假信息,做到第一時間甄別、第一時間處置。同時,明確執法細則,對違法違規的相關責任人做出嚴肅處理。

同樣,平台也要承擔主體責任。這些AI假消息終歸是在平台上傳播的,其獲利的方式很多也是通過「平台補貼」,平台絕不能因為享受了相關紅利,就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姑息態度。

因此,平台更應當積極作為,完善技術細節,對違規帳號及時進行限流、封號等處置,並將相關線索通報有關部門,做到信息共通共享。

此外,生活在網絡空間的每一位網民,也應當提高網絡素養。人們應當意識到,如今的技術能力已經今非昔比,AI生成已經無所不在,對於那些過於誇張、聳人聽聞的消息,不妨多留一個心眼,多進行交叉驗證。

其實,如果網民都能保持理性、審慎態度,就不會被輕易帶了節奏,這些炫人耳目的AI文章,自然就沒了市場;這一AI「生意」,也就會在網絡生態的良性運轉中最終被淘汰。

撰稿 / 柳早(媒體人)

編輯 / 何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