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一樣的新生
從古至今,布藝創作都將自然之美和人類智慧定格在方寸之間。
到了現代,在新型綠色理念的倡導下,人們將生產出的額外廢舊布角料加以優化處理,通過二次生產,廢舊布角料從此獲得「新生」。
長三角循環經濟技術研究院的一組數據顯示,我國廢舊紡織品回收量從2015年的260萬噸增長到2022年的544萬噸,呈逐年倍增趨勢。
直觀的數字背後是人類的智慧與努力,而一個個讓廢舊布料走向「新生」的小故事,也串聯起這一工藝發展的重要橋樑……
「葛之覃兮,施於中穀,維葉莫莫。是刈是濩,為絺為綌,服之無斁。」這首詩出自《詩經·南周·葛覃》,記錄夏商時期古人利用葛藤作為原料紡織布匹的生產過程。
質樸而古老的布藝,曾流傳於民間各大裝飾製作中。
「終朝采藍,不盈一襜。五日為期,六日不詹。」千年之前,一位採摘藍草的少女在庭前漫步,用藍草製作染色料,在藍白交織的紋理間訴說布藝的精妙。
而今,傳統的藍染織品——藍夾纈延續千年技藝,彰顯傳統文化的魅力。王河生是藍夾纈的第十代傳承人,其家族世代經營染坊,從事藍夾纈染料的煉製和印染,曾在溫州百里坊開設商號。藍夾纈的製作從製靛到製作雕版再到印染,程序繁瑣,工藝精細。王河生在堅守傳統的基礎上,創新設計出符合當下年青人審美的服飾和藍夾纈主題四件套用品,將傳統圖紋和現代面料相結合,融合夾纈與紮染的技藝。
從周朝的「刻繪為雉翟」再到漢朝的乘雲繡,布藝逐漸成為民間工藝中營運廣泛的製作方法,並出現手搖紡車、腳踏紡車,以及香袋、荷包、扇帶等,成了當時文化和身份的象徵。
20世紀初,中國紡織業迎來機械化和自動化的時代。
如今,在擁有世界第一大紡織品生產大國美譽外,我們國家兼顧經濟和生態效益。極具民族特色的刺繡工藝以文創形式得到新發展;通過新型綠色理念,將生產出的額外廢舊布角料加以優化處理,達到二次生產的「再生棉」……
二
布藝不僅是技藝的展現,更是文化的傳承。
山河輝映間,蒼南的「紡織布藝」歷史,也印刻著歲月的痕跡,至今已有450多年。
明清時期使用的搖紡紗車和織布機,抗戰期間引進的多筒紡紗機,新中國成立後的平陽縣望里和平紡紗點等,都是當地「再生棉」的前身。
玉蒼山下,你會看到數十家再生棉工廠正忙碌著。這裏既沒有棉田也沒有半斤棉花,憑什麼年年以200萬噸的廢舊布角料生產出大量棉紗工藝品?這裏並非服裝生產基地,為何能成為「再生棉」生產的代表地?
大約20年前,許多個體商戶散落在這一帶開工生產。開鬆、除雜、除塵、混合、梳理、並條、牽伸、加撚而混成紗線……再生棉的處理過程繁瑣複雜,極考驗生產製作者的耐性和細節掌控力。這些多餘且合格的面料作為基本製作原料,經過高技術處理和重新利用,才「變」成讓人放心的可循環環保再造纖維。
殊不知,這些廢舊布角料,曾經的「下場」是焚燒丟棄、汙染環境,而今依託新型技術和智慧,轉變為再生棉紗並廣泛應用於各類終端紡織品領域。
布藝發展經歷千年,呈現「布」一樣的精彩和蝶變。
三
古老的技藝里留存著歷史的痕跡,廢舊紡織品的循環利用煥發新的生機,經典和創新的文化元素借助布藝的傳承與發展進入新的歷史車輪,滾滾向前。
強化教育普及,培養布藝傳人。通過開設興趣班、工作坊等形式,激發年青人對傳統布藝的興趣與熱愛。同時,設立專項資助獎金,鼓勵有誌青年深入學習並傳承傳統布藝技藝。建立「師徒製」傳承體系,讓經驗豐富的老藝人與年輕學徒結對子,手把手傳授技藝,確保技藝精髓得以延續。
融合創新元素,賦能傳統技藝。鼓勵設計師和藝術家將傳統布藝元素與現代審美、科技和綠色環保相結合,創作出既具文化底蘊又符合市場需求的作品。比如,將傳統藍染、刺繡技藝應用於現代服飾、家居裝飾、文創產品等領域,讓布藝以更延長尚、多元的面貌走進大眾生活。同時,充分利用電商平台、直播帶貨等新興渠道,拓寬布藝產品的銷售渠道,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
加強政策扶持,構建產業生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完善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健全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因此,對於綠色系循環再生產業,政府要介入,協會要發力,民間要發聲,學會利用新媒體、新平台拓寬傳播渠道,聯動構建宣傳矩陣,普及「資源有限、循環無限」理念,讓產業發展新氣象飛入群眾視野,全力尋求傳統技藝和綠色再生的契合點,重塑新共識,再創新文化。
深化文化挖掘,講好布藝故事。要深入挖掘布藝背後的歷史故事、文化內涵和民俗風情,通過文字、影像、展覽等多種形式進行記錄和傳播。利用社交媒體、短影片平台等新媒體手段,既要講述布藝技藝的精湛之處、傳承人的堅守與創新,也要體現環保再生、不斷創新的新時代布藝產品的獨特魅力,增強公眾對布藝文化的認知與認同。並且,加強與旅遊、教育等行業的跨界合作,將布藝文化融入旅遊線路、研學課程等,讓更多人親身體驗布藝的魅力,感受傳統文化溫度的同時,也看到現代布藝文化的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