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來 今秋首批遷徙候鳥抵達北京麋鹿苑
新京報訊 據「北京亦莊」微信公眾號消息,日前,隨著10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抵達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以下簡稱「麋鹿苑」)核心區,今秋野生候鳥秋季遷徙「歇腳」亦城的大幕正式拉開。
秋季的麋鹿苑暑熱已退,碧雲天、青草地,潺潺溪水邊成群結隊的麋鹿悠閑地散步進食,靈動的生態畫卷中不時有鳥鳴傳出、鳥影掠過。叫聲細軟悅耳的是黃眉柳鶯、清脆嘹喨的是紅喉姬鶲;外形矮壯、行走時尾部上下襬動是白腰草鷸,鳥喙與琵琶相似、淺水灘塗處邊走邊左右擺動頭頸是白琵鷺……作為野生候鳥,近年來,它們每年都會在這個時節「造訪」麋鹿苑,為下一步的南遷積攢體力。與上述候鳥不同的是,麋鹿苑的「原住民」蒼鷺和鴻雁已經在此度過了整個夏季,並完成了繁衍的重任。如今小鳥們已經出巢,羽翼漸豐的它們在父母的陪伴下努力練習飛翔,不時從遊客頭頂掠過,引起人們的關注。
「我們在開展鳥類調查工作時發現,麋鹿苑被記錄的鳥類已達14科40種3000餘隻。」據麋鹿苑研究人員介紹,麋鹿苑保護區開闊的水面、曲折的河道、鬆軟的岸灘、錯落的地貌、多樣的地形以及茂密的植被,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和良好的隱蔽場所,吸引了眾多鳥類來此棲息、停歇,不斷豐富著亦城的鳥類族譜。同時,他也呼籲廣大市民在觀鳥時,要自覺與鳥類保持適當距離,保護鳥類棲息地;在拍攝野生鳥類時,應使用遠攝鏡頭或在偽裝掩體中拍攝,自覺做到不強行誘拍,不私自投喂,不作聚集性圍堵拍攝,如果鳥兒不能適應持續抗拒,應該放棄拍攝;避免移動、剪切鳥巢周圍的任何物體,共同為野生鳥類的棲息和繁衍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杜絕不文明的觀鳥拍攝行為干擾鳥類的正常生活。
編輯 張樹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