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雜技藝術中心「八寶盒」9月底將見雛形
新京報訊(記者曹晶瑞)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核心商務區,一座新地標拔地而起。中秋節前夕,新京報記者探訪了正在建設中的北京第一座專業大型雜技劇場——中國雜技藝術中心建設項目。據北京建工中國雜技藝術中心建設項目主管生產副經理丹恩貫宇介紹,預計9月底,中國雜技藝術中心標誌性建築「八寶盒」將見雛形,年底完成主體結構全面封頂。
運輸、吊裝、銲接……走進正在建設中的中國雜技藝術中心,滿眼都是忙碌的景象。丹恩貫宇告訴記者,該項目包括1個1950座大型綜合劇場、1個800座小型劇場、1個300座多功能小型劇場以及舞美製作中心。
其中,1950座大型綜合劇場是以中國傳統的「八寶盒」為設計理念,鋼結構安裝內容主要有三角翼鋼柱、腰梁、中心環梁、鋼屋蓋分塊、內部機房層梁及多層吊掛等。
丹恩貫宇介紹,「八寶盒」是項目建設的難點之一。「‘八寶盒’底座,也就是鋼屋蓋支撐結構由24根三角翼鋼柱組成,頂部的屋蓋由16根鋼柱組成。單根鋼柱最輕的30多噸,最重的達到了70多噸,總用鋼量近2300噸。」要把這些大傢伙在有限的施工場地中進行吊裝,難度可想而知。在吊裝首根重量為26噸、高度約20米的三角翼鋼柱時,採用的是200噸的履帶吊車,後續吊裝70噸的鋼柱,則需要調配400噸的履帶吊車。
記者探訪時,「八寶盒」鋼屋蓋支撐結構的24根鋼柱已經矗立,施工人員正在逐一安裝每一根鋼柱的「魚骨刺」,最終形成「三角翼」。丹恩貫宇說,獨特的「八寶盒」外形結構,要求每個鋼構件吊裝角度不能有絲毫偏差,所以在搭建「八寶盒」鋼屋蓋支撐結構的過程中,還需要考慮整體性,就像擰螺絲一樣,不能直接將其中一根鋼柱鎖死,而是要留有一些迴旋的餘地,等到所有鋼柱都安裝好後,再整體進行定型,確保「八寶盒」的結構安全、牢固。
緊鄰「八寶盒」,位於項目西北側的建築取意「百巧匣」,寓意藝術中心藏百技之巧,這裏是將傳統劇場、小劇場、排練廳立體組合,形成豐富多樣的演出和排演空間。柔美的雙曲面設計賦予了這座建築細膩典雅的文化氣質。目前,小型劇場、多功能小劇場等主體結構已經基本完成,但進度快並不意味著施工難度低。比如,劇場的鋼結構和混凝土結構的「混搭」模式,就給施工增加了不少難度。
9月11日下午,中國雜技團、北京市雜技學校到北京建工中國雜技藝術中心建設項目開展中秋、國慶慰問一線建設者活動。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未來,整個項目完成後,將成為北京南部一座新地標。作為北京第一座專業大型雜技劇場,中國雜技藝術中心將帶給觀眾獨特的試聽體驗:坐在「八寶盒」中的觀眾廳,感受八邊形幾何形態、環幕系統帶來的沉浸式觀演;走進800座小型劇場,在具有傳統文化意境的特色演出空間,欣賞北京曲劇等地方戲表演,感受高水平雜技藝術與特有京味文化。
編輯 張磊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