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特稿|「讓中國脫貧經驗在非洲‘開花結果’」——中國專家助推非洲農業現代化

【原標題】「讓中國脫貧經驗在非洲‘開花結果’」——中國專家助推非洲農業現代化

文/本報記者 呂夢琦 王皓 解園

從「更加緊密」到「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變得日益堅實。中非雙方並肩攜手,合作日趨緊密,機制更加健全,新成果不斷湧現。特別是中國農業援非,既「輸血」,也「造血」;既充實非洲人民的「米袋子」「菜籃子」,也助力非洲國家擺脫貧困,已成為共築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見證。一批批中國農業援非專家把根紮在非洲大地,傳授農業新技術、打造試驗田、推廣新品種,建立持久減貧增收致富模式,支持非洲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助力非洲培養更多本土人才,推動非洲農業現代化不斷前行。

棉花產量三年翻一番

「3年多時間,棉花產量翻了一番,這是一項巨大的成果。」今年5月在科技部舉行的驗收會上,中國援助馬達加斯加棉花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得到了專家組的好評。

作為項目主持單位,山西農業大學在馬達加斯加圖利亞拉省開展棉花栽培技術研究與示範,與圖利亞拉大學和天利農業(馬達加斯加)有限公司開展合作,為當地棉花增產、節本增效提供技術支持。

「馬達加斯加人少地多,光熱資源豐富,但農業生產和機械化水平低,棉花品種老化、產量低、效益差,急需進行調整優化。」多次參與援非項目的農業專家王斌介紹說。

2020年,援非團隊蒐集當地的氣象資料,調研當地農民的生活水平和生產資料、生活物資價格,瞭解當地的農業發展概況,並與圖利亞拉大學科技學院共同製定了項目實施方案。

在隨後的3年時間里,中國農業專家帶領圖利亞拉大學師生,在面積30公頃的核心試驗基地,開展棉花品種鑒選、種植密度、病蟲害防治等多項試驗,並編寫了「馬達加斯加棉花優質高產生產技術標準」,繪製「馬達加斯加棉花生產技術掛圖」,讓棉花種植的「中國方案」在當地落地開花。

如今,在馬達加斯加棉區650公頃核心示範田,籽棉產量平均每公頃達1.83噸,比當地棉農種植田每公頃多產1.0噸,增產達到129%。

2023年,中國-馬達加斯加農業研究中心在圖利亞拉大學揭牌。項目團隊技術骨幹楊治平說,通過搭建平台,進一步推動兩所大學在棉花種植技術、土壤改良、人員培訓等農業領域的多項交流合作。

中國援非專家在馬達加斯加棉花種植基地開展培訓(受訪者供圖)中國援非專家在馬達加斯加棉花種植基地開展培訓(受訪者供圖)

前不久,來自北非阿爾及利亞的種植大戶阿瑪赫向中國農業專家發來微信,詢問種植蔬菜的技術要領。而在十年前,想要在這片鹽堿地上種植作物,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

2012年至2014年,受商務部委託,中國援阿爾及利亞鹽漬土改良項目團隊將國內成熟的鹽堿地治理理論和技術帶到了非洲。項目負責人張強說,他們不僅帶去了中國先進的土壤分析儀器,還幫助當地農科院改造升級了實驗室,建造了用於作物試驗的溫室大棚。

阿瑪赫說,經過中國農業專家治理後的鹽漬土,不僅能夠種植傳統的糧食作物,而且隨著土質不斷改良,如今種上了各類蔬菜和經濟作物,進一步提高了當地居民的收入。

培訓「帶不走的農技隊」

眼下,在埃塞俄比亞首都南部的阿代塔農業技術職業學院菌菇大棚內,老師和學生們正忙著採摘蘑菇、管理菌棒。經過中國農業專家安太成、杜利梅夫妻二人的數月培訓,當地的食用菌出菇量從1茬提升到了6茬,不少學生都掌握了實用技術,已經能夠獨立開展食用菌培育。

「不僅要帶他們去大棚裡實踐,教會他們怎麼種植,還要告訴他們為什麼棚里留通風口、留多大、留多少,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山西農業大學蠶業科學研究院高級農藝師杜利梅說。

2023年11月以來,夫妻二人將中國農村的「庭院經濟」模式引入埃塞俄比亞,有效帶動了當地發展。他們在試驗田種植蔬菜、穀子、西瓜、向日葵,修建蘑菇大棚80平方米,還立足專業知識,通過培植桑樹、桑蠶養殖,並講授公開課、培訓教師,輻射到當地5所大學的農場和實習基地。

「我們就是要提供他們需要的、學得來也用得上的技術。種植生產的東西賣得出、有錢賺,這樣的技術才能可持續發展。」主要負責實踐課程的安太成說。

在埃塞俄比亞近一年的時間里,安太成和杜利梅為當地學校提供多個蠶桑技術教學課件,包括 「養蠶技術」「蠶病防治」「桑苗繁殖」等,完成了全體學員約1200人的蠶桑公開課,以及當地農業系統人員及教職工共計100人的蠶桑技術培訓。

「將來要帶動全校的女教師都學會養蠶種桑,成為我們的特色優勢農業技術。」阿代塔農業技術職業學院常務副院長阿不若漢姆高興地說。

今年10月,安太成和杜利梅將再次前往埃塞俄比亞,開啟新一期的援非任務。「我們將幫助他們建立技術示範中心、培育更多鄉土人才,還計劃建一座小型加工廠,將蠶絲加工成絲棉被,讓當地老百姓看到種桑養蠶的成效,進一步帶動產業發展的積極性。」杜利梅說。

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在廣袤的非洲大地上,中國援非團隊辛勤耕耘,既「輸血」也「造血」,為當地留下「帶不走的農技隊」。

在非洲大陸東南部的馬拉維,農業專家惠國強完成了近三年時間的技術援助,讓他印象深刻的是,當地的年青人樸實、聰明,學習農業技術卓有成效。

惠國強的專業領域是玉米育種、植物細胞與染色體工程以及多種雜糧高產栽培和病蟲害防治技術。「我們收集了馬拉維及周邊地區優良的玉米品種及農家種20多份,採用中國國內的優勢技術玉米單倍體加倍技術,幫助當地改善玉米育種水平,提高玉米產量。」他說。

在馬拉維首都利隆圭市郊20公里處,一座佔地100餘畝的育種基地和技術實驗室在中國專家的幫助下順俐落成。利隆圭農業與自然資源大學的實習生紛紛前往試驗基地,學習玉米育種技術、甘藷及香蕉脫毒快繁技術。

2024年初,大四學生瑪麗來到基地學習甘藷雜交、脫毒技術,經過半年時間的努力,已經能夠獨立開展實驗。

「像瑪麗這樣聰慧好學的年青人還有很多,這對於今後馬拉維當地建立農業實驗室、發展農業技術、提升農作物產量都是有效的人才支持。」惠國強說,馬拉維農業潛力很大,如果能夠進一步推廣玉米育種水平和效率,應用甘藷、香蕉脫毒技術,對當地農業產業和保障糧食安全意義重大。

2023年5月12日,在馬達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附近的馬義奇鎮,中國雜交水稻技術專家胡月舫(右三)在試驗田里和當地農民一起收穫水稻。(西科拉塔·拉祖納里鬆 攝)

「中國專家組讓我們富起來」

肩負著幫助非洲農民擺脫貧困的使命,援津巴布韋高級農業專家組的7名中國農業專家在2023年9月抵達這片古老的土地,接續開展新一期的農業援助工作。

早在2019年,中國農業專家結合中國扶貧經驗,就建立了「1名專家幫扶2至3家貧困戶」的幫扶模式,在西馬紹蘭省滋溫巴地區的卡里馬里巴斯村莊建成了「中津農業合作減貧示範村」,並將其作為扶貧試點工程,推動津巴布韋全國扶貧工程的展開。

「對貧困戶來說,首要的問題是填飽肚子。」項目組組長趙珂說。專家組為農戶提供玉米種子、肥料、農藥等生產資料,先後開展3次農業技術培訓,並適時提供現場指導。一茬過後,示範村玉米的產量從原來的每公頃0.45噸提高了10餘倍,達到每公頃5噸,一舉扭轉了當地農戶餓肚子的局面。

多餘的糧食可以帶動經濟效益更高的養殖業,專家組又結合中國經驗帶領當地村民走上了一條靠養殖土雞、肉兔增收的道路。農戶生產的種蛋在合作社孵化出雛雞後,由合作社統一對外銷售或帶回家自己飼養。專家組在土雞選育、太陽能孵化、飼料配製、兔肉加工等環節提供全流程技術支持。

在中國脫貧專家的幫助下,示範戶加比爾·馬布里每年種植玉米1公頃,生產玉米近4噸,肉兔養殖規模達95只。他說:「真心感謝中國專家為我家帶來由內而外的改變。」

沒有一種脫貧經驗可以簡單「複製黏貼」。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資源稟賦和種植習慣,中國專家因地製宜,探索出不同的脫貧模式。

在布隆迪,中國專家選取布班紮省基航加縣林格四村作為「援布水稻技術減貧示範村」進行試點,探索出用「生產性投入基金」推廣雜交水稻種植的模式。

簡單來說,就是專家組提供購買種子、肥料、農藥的生產性投入資金,農民收穫後把專家組提供的首期投入資金集中返還到指定賬戶供下季生產,如此循環解決了資金投入問題,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目前,該村已全部脫貧,人均年收入從2015年的25美元提升到2022年的450美元,成為布隆迪發展的國家級示範村。

「是中國專家組讓我們富起來的。」一位布隆迪農民激動地說。今天的林格四村已經有了中國小康村的模樣,村里的農戶大多建了二層小樓,很多村民臉上掛著自信的笑容。

「我們願用中國技術、經驗、智慧,讓中國脫貧經驗繼續在非洲‘開花結果’。」援布隆迪農業專家楊華德說。

刊於《參考消息》9月12日第9版

編輯 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