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微納米到數十米,3D打印技術員都能「拿捏」
增材製造技術通過3D打印方式製造零部件,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醫療器械製造等領域,深入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記者走訪山東、山西、四川三地,採訪3名增材製造工程技術人員,講述他們在校內訓練、社會實踐和生產一線中,緊抓機遇、不懼挑戰,努力為「大國製造」貢獻力量的故事。
肖本祥 攝
相比傳統數控加工對毛坯件做的減材工作,增材製造是通過3D打印方式製造零部件的技術,可以實現複雜、精密、輕量化零件的高效一體化加工。增材製造技術憑藉定製化、損耗少、精度高等優勢,對製造業降本增效作用明顯。
運載火箭發動機的零部件、醫用護目鏡、房屋……大到數十米的建築物,小到微納米尺度的元器件,增材製造技術正深入多個行業和人們的生活。
近日,記者走近3名增材製造工程技術人員,瞭解他們如何在實踐中打磨細節、鍛鍊技藝,逐漸成長為符合產業需要的技能人才。
山東東營市技師學院範智軒——
校內訓練強技術
雙眼緊盯屏幕,指尖在鍵盤與鼠標間快速移動,複雜的三維模型在電腦上逐漸展現。範智軒架起掃瞄儀,將零件的每個細節捕捉入內……
7月份,範智軒憑藉嫻熟技術,在第一屆黃河流域職業技能大賽上獲得增材製造項目金牌。
2022年,範智軒進入山東東營市技師學院智能製造系3D打印技術應用專業學習。談起當初為何選擇這個專業,範智軒直爽地說:「作為新興領域,3D打印前景廣,將來一定好就業。」
入學第一課上,學院教師、全國技術能手、齊魯工匠魏龍翔講解了增材製造技術過程。看著模型通過3D打印慢慢變成實物,範智軒打心底裡佩服。
當年底,學院選拔增材製造人才,組建大賽班,備戰技能大賽。範智軒報了名,並順利通過層層選拔。
進入大賽班後,範智軒每天訓練11.5小時,專注學習與比賽項目相關的理論知識,熟練掌握三維建模、設備使用和工藝流程等。
訓練過程中,範智軒要面對各種工業產品,通過掃瞄、建模,再由3D打印設備製作定製夾具。一次,為葉輪製作夾具時,範智軒一度犯難。葉輪由許多葉片構成,形態複雜,使用掃瞄儀掃瞄時,範智軒總是找不到合適角度,掃瞄不到葉輪圓周中心,急得他在操作台前直跺腳。
一籌莫展之際,魏龍翔提示:先固定葉輪,再從多個角度進行嘗試。範智軒找來藍丁膠固定葉輪,將掃瞄儀每個角度都擺一擺、試一試。經過多次嘗試,終於找到最佳掃瞄角度,完成葉輪建模。
近年來,東營市加快構建並完善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體系,為人才提供成長沃土。截至目前,全市技能人才突破38.62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佔比達33.61%。
山西長治技師學院張力偉——
社會實踐提水平
在第一屆黃河流域職業技能大賽中,20歲的張力偉獲得銀牌。張力偉是山西長治技師學院四年級學生,在增材製造這個前沿技術領域,他從完全陌生到熟練掌握,並非一帆風順。
張力偉初中畢業後進入長治技師學院,從最基本的理論和手工練習學起,到進行測繪、設計,再到運用逆向工程技術來還原、修復物品。從生產條件來看,增材製造似乎並不複雜。但每名技術人員對目標理解的準確性、對構件的設計、對參數的判斷與設定,都會影響產品最終質量。
這次比賽中,張力偉要設計製造一件用以固定加工對象的夾具。當時,擺在面前的只有一件非標的原模型,他需要根據模型進行理解,設計出適配的夾具。
測繪、畫圖、打印……考慮到材料特性和粘合效果,張力偉調整了機器的硬度參數和溫度參數。因為天氣熱,張力偉在提高機器內部溫度的同時,打開了機器上下蓋,給機器進行外部散熱。「如果不打開蓋子,內部就無法通風散熱,這是我在學校就試驗過多次的。」張力偉說。
「我們堅持產教一體、工學一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鍛鍊。」長治技師學院現代製造技術應用系主任祖琳介紹。
像張力偉這樣的技能人才,畢業後進入企業即可躍升工程師序列,在市場上很搶手。「我的很多學長學姐都找到了心儀的工作,我也希望能為‘大國製造’貢獻一份力量。」張力偉充滿信心。
高技能人才受歡迎的背後,是長治市多措並舉的扶持政策。長治市人社局四級調研員馬新會介紹,2023年,長治市技能人才總量達到51.91萬人,高技能人才佔技能人才比例提升到36.28%。
四川成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楊劉奇——
生產一線磨細節
四川成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3D打印中心,各類設備不斷運轉,不少學生在這裏磨煉技術。
對照零件設計要求單,材料成型及控制技術專業學生楊劉奇沉思片刻,心中有了思路。他打開三維軟件,開始設計結構圖紙,一塊塊「拚圖」組成該零件的立體圖像。確認方案無誤,啟動3D打印設備,只見噴頭翻飛轉動,作品很快「走出屏幕」、變成實物。
2020年6月,楊劉奇進入學校增材製造集訓隊,通過夜以繼日的學習訓練,成長快速,在多個賽事中獲得佳績。
增材製造技術在修復作業中也有妙用。楊劉奇告訴記者,將破損的物品掃瞄後,可以根據數據製造補足缺口的材料,還能優化原有機能。「醫學需要的材料可以被打印出來,破損的文物也可以被修復。」楊劉奇說。
3D打印設備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楊劉奇把訓練重點轉移到前端的設計環節上,日常訓練時間超過10小時。前段時間,利用暑假,他又到工業企業實習,「生產一線拚的不是速度,而是對細節的嚴謹把握。鍛鍊技術,要堅持‘做加法’。」楊劉奇說。
近年來,成都多措並舉,激勵廣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選拔優秀青年技能人才參加重大競賽活動,加大對獲獎選手和教練團隊的獎勵力度。」成都市人社局職業能力建設處處長杜紅林介紹,近3年來成都發放獎勵資金近千萬元,截至2023年末,成都市技能人才總量達292.16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佔比31.53%。
人民日報記者 王者、鄭洋洋、李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