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兩山」理念而大美成的「吉林實踐」

編者按:

  鬆水悠悠,文脈流淌。鬆花江源自長白山,滋養吉林大地。它從遠古流淌至今,浸潤著生命的韻律,承載著歷史與文化的厚重。

  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要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

  今年6月,吉林省發佈了《鬆花江流域(吉林省段)旅遊發展規劃(修編)》提出,建設吉林省鬆花江流域成為國際知名、中國一流的世界級大河旅遊目的地和世界級冰雪旅遊渡假地。

  近年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吉林大地上不斷深化。吉林省沿鬆花江各地積極謀劃佈局,精心開發旅遊資源,正不斷提升綠水青山的「重要性」、金山銀山的「含綠量」,探索「守綠換金」「點綠成金」的轉化路徑。

  一河碧波源遠流長、流淌千年,滋養撫育著吉林大地。

  鬆花江(吉林省段)如一條蜿蜒的巨龍,自長白山天池奔騰而下,穿山越嶺,浩蕩前行,串連起吉林省境內80%的河湖系統,沿岸土地肥沃,河湖縱橫交錯,物產豐饒。  

「源起長白山」 向世界展示生態典範

  發天池而瀉千里,聚涓流而蘊蒼生。

  鬆花江的滿語意思為「天河」。它是中國七大河之一,是吉林省乃至整個東北地區的「母親河」。長白山是鬆花江、圖們江、鴨綠江的「三江之源」。

  9月的長白山天池猶如一塊瑰麗的碧玉,鑲嵌在群峰中,景色絕美。此時,長白山也進入一年中最具魅力的季節,層林盡染,五彩斑斕,美不勝收。

  日前,吉林省委主要負責同誌在長白山保護開發區調研時強調,要堅持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舉全省之力支持長白山文旅高質量發展。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作為東北亞生態屏障和吉林省「第一名片」,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機制,構建與長白山生態環境相適應、與長白山文化底蘊相融合的文旅產業體系。  

  近年來,長白山旅遊產業形勢強勁。2023年,長白山景區累計接待遊客274萬人次,同比增長260.5%,創歷史新高。今年截至8月31日,長白山主景區共接待遊客239.3萬人次,同比增長27.9%。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黨工委主要負責同誌表示,長白山將立足京白高鐵開通和全省旅遊萬億級產業,加快培育旅遊新質生產力,大力提升旅遊承載能力,加快推動慢行系統(3.0)和天池登山廊道恢復項目進度。聚焦新業態,打造麓角村親子樂園、恩都里休閑渡假綜合體等項目,補齊業態短板。

  長白山正向世界展示了一個集自然之美、文化之韻、科學之魅於一體的生態典範。  

「鬆花江上遊」 白山特色「兩山」轉化之路

  頭道鬆花江和二道鬆花江奔騰的江水在白山市靖宇縣兩江口相彙後始稱鬆花江。  

  白山市地處長白山腹地,森林覆蓋率達84.5%,鴨綠江、鬆花江穿流而過,因山而名,因水而秀。境內山峰林立,橫亙碧野,河流密佈,素有「立體資源寶庫」「長白林海」「人參之鄉」之美稱。

  白山市立足世界一流的生態環境,全力培育全域旅遊、人參醫藥、新材料新能源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讓美麗顏值釋放良好經濟價值,真正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發展優勢。  

  近年來,白山市先後實施了鬆花江上遊生態恢復、鬆江村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開通了以鬆江碼頭為起點、以映山紅廣場為柱蠆式、以仁義峽為節點的水上航線。該市充分發揮冰雪產業和避暑產業的優勢,形成「聯動冬夏、帶動春秋、驅動全年」,四季皆有特色的全時段旅遊發展格局。

  2023年,白山市接待國內遊客1256萬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206億元,同比增長307%和393%。生態保護讓綠水青山、冰天雪地最大限度釋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走出了一條具有白山特色的「兩山」轉化之路。  

「北國江城」 獨具辨識度的文旅名城

  吉林市的美,因山增色,因水多情。

  山巒起伏四面環抱,迤邐蜿蜒的鬆花江穿城而過,形成了吉林市「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豐潤水氣幻化成不同形態賦予這座「北國江城」與眾不同的神韻。  

  鬆花江自長白山奔流而下,豐滿、紅石、白山三座水電站的攔江大壩所形成的鬆花湖、紅石湖、白山湖,如三顆璀璨明珠鑲嵌在鬆花江上。

  吉林市委主要負責同誌表示,吉林市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這裏山川煥彩、人文鼎盛、地緣優越,一江秀水、兩大奇觀、三湖疊翠、四脈神山。  

  吉林市是享譽全國的「霧凇之都·滑雪天堂」。吉林市擁有亞洲規模最大的滑雪渡假區——北大湖滑雪渡假區,擁有蟬聯七屆世界滑雪大獎的萬科鬆花湖滑雪渡假區,兩大滑雪渡假區接待遊客數量連續三年位居全國前兩位。

  吉林市政府主要負責同誌表示,吉林市將全力打造「世界級冰雪產業基地」和「中國北方休閑旅遊目的地」。堅持「冰雪+避暑」雙輪驅動,加快實施北大湖滑雪場整體開發、萬科鬆花湖滑雪場西擴兩大百億級工程,建設世界級滑雪大區,加快培育千億級冰雪產業集群;打響「凇、星、江、山、夜、雪、鳥、食、文、泉」十大文旅IP,建設全國知名的生態休閑旅遊目的地。

  如今,吉林市正在奮力打造「一個中心、四個基地」,即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建設全國一流化工產業基地、世界級碳纖維產業基地、世界級冰雪產業基地、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

「引鬆濟湖」 來自查干湖的生態實踐

  「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遊相得益彰」在鬆原不斷拓展深化。如今,已成為良好生態環境助力經濟社會可持續健康發展的一個支撐點。  

  蜿蜒浩蕩的鬆花江孕育了鬆原市親水宜居的風貌。20多公裡外,在鬆花江河道內形成的75平方公里哈達山水庫,水域廣闊。江水通過哈達山水利樞紐的水流從閘口飛瀉而下,源源不斷地彙入下遊河道,滋潤鬆原大地。

  哈達山水利樞紐是鬆花江流域(吉林省段)最末一級控制性樞紐工程。

  「它擁有供水、灌溉、防洪、發電、航運以及環境用水等多種功能,展現出了顯著的綜合效益。現年平均發電量約1.6億千瓦時;每年為農田灌溉自流供水6億立方米,為城市供水1500萬立方米。」哈達山水利樞紐工程電廠副總經理包國強說。  

  一條鬆花江救活了一座湖,查干湖是鮮活樣本。

  9月的查干湖,水擁荷動,充滿詩情畫意。查干湖位於吉林省西北部,鬆原市前郭爾路斯蒙古族自治縣境內,總面積506.84平方公里,吉林省內最大的天然湖泊。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由於上遊斷流,查干湖幾近乾涸。1976年,當地政府帶領群眾歷經8年開啟「引鬆工程」,挖通了長達53.85公里的「引鬆渠」。這條「草原運河」每年向查干湖供地表水1.8億立方米,每年可為前郭灌區60萬畝良田提供灌溉用水。

  如今的查干湖水域面積由當時的50多平方公里擴大到420平方公里。今年2月,查干湖景區晉陞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這為鬆原文旅事業發展帶來了更多可能。

  近年來,鬆原市積極培育現代旅遊業發展新業態、新動能,構建「大查干湖」旅遊發展格局,努力將查干湖建設成為富有文化底蘊的「國際知名、國內著名、省內金字招牌」的生態旅遊目的地。  

「文旅驅動核」 扛牢省會文旅責任擔當

  長春是一座充滿魅力的「北國春城」。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和優秀旅遊城市,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更是一座充滿青春活力的現代化都市。  

  在《鬆花江流域(吉林省段)旅遊發展規劃(修編)》中,提出構建「一核兩極,一廊多節點」的鬆花江文旅產業發展新格局,以長春、吉林為「核心」的鬆花江文旅驅動核、東區大長白山世界旅遊目的地和西岸鬆嫩鶴鄉國家公園生態旅遊的「發展極」,以鬆花江生態文化旅遊「走廊」建設,實現交通、文化、產業、旅遊、生態的「五帶」同建。

  設置長春、吉林作為鬆花江文旅驅動「核心」,不但能集中資源提升城市的旅遊服務水平和吸引力,兩座城市通過發展「軸線」將核心區域與周邊地區緊密連接起來,形成旅遊發展合力,促進沿線地區的旅遊開發和經濟發展,提升全省旅遊產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一業興,百業旺。回望2023年,長春文旅融合成果頗豐,接待國內外遊客及旅遊總收入同比「雙增長」。

  如今,長春正在奮力打造全國知名旅遊目的地、東北亞區域旅遊集散中心、世界級冰雪旅遊品牌和避暑勝地。全力推動商文旅、農文旅、體文旅、工文旅深度融合,提高國家文旅消費示範城市帶動能力,建設國家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打造東區生態文旅帶,構建核心帶動、節點支撐、協同發展的文創產業集群。

  長春市政府相關負責同誌表示,作為首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目前長春旅遊業佔吉林省「半壁江山」。下一步,長春將錨定全省旅遊「萬億級」、長春旅遊「5000億級」發展目標,全力寫好新產品、新場景、新業態三篇「新」文章。(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