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物映初心│六個銅臉盆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3週年,為進一步錘煉黨性修養、涵養初心使命,中共贛州市委組織部、贛州市融媒體中心聯合推出《紅色文物映初心》系列短影片,通過講述一件件文物背後蘊含的紅色故事,引導廣大黨員感悟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激勵廣大黨員在新時代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贛州篇章。

第六期由尋烏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鍾琳為大家講述《六個銅臉盆》的故事。

00:00/00:00

今年76歲的潘其柱

家中有個意義特殊的物件

十分珍貴

是他爺爺傳下來的

保留到現在有90多年歷史了

這些年有很多人出高價收購

他爺爺和爸爸都不同意

再多錢也不肯賣

這就是潘其柱口中的「傳家寶」

一個外觀十分普通

還有些氧化破損的銅臉盆

這個銅臉盆

究竟有何特殊之處

為什麼值得潘其柱一家

保存90多年呢

這要從一次重要的會議說起

1928年12月,國民黨對井岡山發動了第三次「會剿」。為扭轉不利戰局,1929年1月,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主力離開井岡山,出擊贛南。但連續半個月,紅四軍遭遇多場敗仗,危在旦夕。

當時處於

最困難、最無助、最迷茫的

「冰點時刻」的紅四

來到尋烏項山羅福嶂

召開了一次

改變中國革命進程的會議

史稱羅福嶂會議

尋烏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曾令忠:

羅福嶂會議是紅四軍下井岡山到創建中央蘇區戰略決策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開啟了建立中央蘇區的征程。在這次會議上,紅四軍作出了全軍向基恩東固進發、將團的建製改為縱隊建製、一切權利歸前委等重大決策。

新中國成立後

毛澤東同誌曾多次說

在項山找到了一根洋火

找到了一個落腳點

紅四軍剛到羅福嶂時

村里的大部分村民受反動宣傳影響

都嚇得躲進了山裡

當村民們看到

紅軍住在百姓屋簷下

卻沒有一個紅軍上了老百姓家的床

進了百姓的私房

還把每家每戶打掃得干乾淨淨

這支紅軍隊伍

就連喝一碗水也會支付一個銅板時

老百姓從心裡由衷地感受到

紅軍是自己的隊伍

紛紛下山自發加入到擁軍隊伍中

潘其柱的爺爺潘葉茂和叔公潘葉番

就是擁軍隊伍中的成員

他們主動給紅軍燒火做飯

為紅軍提供幫助

尋烏縣項山鄉福中村村民潘其柱:

那天早上紅軍走的時候,一個紅軍戰士就到我們家裡,拿了一個銅臉盆,到我們家裡跟我爺爺講,他說老潘啊辛苦了,辛苦了你們,其他我們又沒有什麼報答你們,他說送一個銅臉盆給你們家留個紀念。

我爺爺不肯收啊,紅軍戰士就這樣說,雖然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這個留個紀念,就感謝你們這幾天幫助我們,這麼大的幫助,最後我爺爺就把這個銅臉盆留下來,一直保存到現在。

因為群眾不收紅軍的錢

紅軍在撤離羅福嶂時

只好留下一些棉襖、刀和銅臉盆等

作為報酬送給群眾

據史料記載

銅臉盆在紅軍行軍打仗時

被稱為「百變銅盆」

累了可以作為凳子用來休息,下雨時可以拿來作為鬥笠,戰鬥中還可以當作鋼盔來使用,平時用來煮飯、燒水、炒菜、洗臉,開會時還可以當鼓來敲……

據老一輩村民反映

同樣尺寸大小的銅臉盆

紅軍當時在羅福嶂留下了6個

村民們都珍愛有加

像「傳家寶」一樣

留存在家裡傳給後人

軍民團結如一人

試看天下誰能敵

這6個銅臉盆

生動詮釋了

軍愛民、民擁軍的魚水情深

充分展示了黨和紅軍

紀律如鐵、愛民如子的信念初心

在那艱苦卓絕年代

正是有了同人民群眾的

風雨同舟、生死與共

才有了中國共產黨紅軍長征的

偉大勝利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

我們要上好黨的紀律「必修課」

錘煉務實清廉工作作風

傳承弘揚尋烏調查唯實求真精神

著力建設美麗尋烏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尋烏篇章

系列推薦 

紅色文物映初心│一件羊皮襖

紅色文物映初心│腰纏萬貫的「討米人」

紅色文物映初心│中組部在瑞金

紅色文物映初心│一枚紅色硬幣

紅色文物映初心│一支特殊部隊留下的特殊物件

出品:中共贛州市委組織部、贛州市融媒體中心

編輯:黃鬆林 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