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神車曝光!超低價自動駕駛,槍口標準小鵬?

特斯拉最便宜的電動汽車逐漸走向現實,小鵬這下要危險了嗎?

憑藉Model Y和Model 3兩款主銷車型,特斯拉依舊是獨步天下的全球級電動汽車巨頭。2024年前兩個季度,特斯拉的總交付量為830766輛,儘管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跌,但依舊是標杆一樣的存在。

從產品來看,特斯拉近期的確展現了一些疲態,Model 3和Model Y改款帶來的升級點不多,後期銷量提振乏力,在國內市場也被一眾國產新能源汽車施壓,Cybertruck的銷售和在國內的鋪開遇到了一些不為人知的阻力,FSD能力也尚未進入國內。事實上,特斯拉眼前十分需要一個向上的突破點。

馬斯克很久之前就在特斯拉投資者日上公佈了預熱了最新的純電平台和相關車型,並表示技術換代後的新平台,製造成本降低50%,製造時間縮短40%,未來每45秒就能下線一台新車。也就是說,新平台下線的新車,價格有望低於Model 3。外界認為特斯拉下一代新平台車型將會是一台價格更入門的Robotaxi,支持自動駕駛。

很快,特斯拉官方就在X平台預熱了10月10日在洛杉磯舉辦的投資者大會,正在邀請各路散戶股東參加。不出意外,馬斯克將會在投資者大會上透露更多關於特斯拉新平台和新車型的消息,搭載FSD自動駕駛能力的低價電動汽車可能就要來了。

受眾更廣泛的低價新車,可能是繼Model 3和Model Y之後,特斯拉的又一個「製造奇蹟」和「銷量密碼」。

把「高段位」智駕放到入門級

關於特斯拉全新車型已有許多傳聞,新的平台能夠讓製造成本大幅降低,這也就意味著新車將會以十分低廉的價格登場,最終售價可能落在2.5萬美元左右(約合人民幣17.8萬元)。不過目前新車最終如何定名,還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

馬斯克曾在2022年的一場投資者大會上透露,全新車型的尺寸還會小於目前在售的Model 3,製造兩輛新平台車型所需的成本與目前製造一輛Model 3相當,產量必定會超過特斯拉其它車型的總和。由此來看,馬斯克看到了低價車型背後的龐大需求,對新車的佈局有十足的自信和很高的期待。

相關車型目前還沒有諜照佐證,外界認為全新車型可能會基於Model Y或Model 3進行修改,比如「兩廂版Model 3」,並定名為「Model 2」。在極致降本操作之下,Model 2的最終配置變得更加「丐版」,是特斯拉將製造效率和成本控制推向新高度的體現。

長續航、精緻內飾、紮實底盤用料這些還不敢想,便宜才是硬道理,畢竟賣到20萬元以上的Model 3和Model Y,也經常被「抽水」「毛坯房」,售價更低的Model 2大概率不會有什麼「越級」行為,我們對新車的精緻度方面恐怕還要做一下預期管理。

特斯拉似乎也在做好對應的產能準備,具體來看,弗里蒙特超級工廠有能力每年生產超過55萬輛Model 3/Model Y,以及10萬輛Model X/Model S;上海超級工廠每年可以生產95萬輛Model 3/Model Y;柏林超級工廠預計每年可以生產37.5萬輛Model Y;德克薩斯超級工廠目前每年可以生產37.5萬輛Model Y,預計還可以生產12.5萬輛Cybertruck。

有消息稱特斯拉仍然在擴大生產能力,並計劃在墨西哥建設新的工廠。入門級的Model 2所需的年產能可能會超過150萬輛,或許等到工廠做好準備,新車離我們也就不遠了。

馬斯克認為,只有將電動汽車的價格打下來,讓燃油車徹底失去競爭優勢,才能夠有效推動「減排藍圖」。價格足夠低廉的產品,在哪個市場都可以受歡迎,傳統車企的銷量大頭,主要都是售價較低的入門車型。

除了便宜之外,馬斯克還計劃將新車作為自動駕駛普及的平台,FSD自動駕駛大概會是Model 2的核心賣點之一。經過了多個版本的迭代測試,目前的FSD V12 Beta的表現十分成熟,小鵬汽車CEO何小鵬在美國試駕特斯拉FSD之後給出了高度評價,稱其在很多路況處理很絲滑,在矽谷和高速表現極好,在數月裡有很大的進步。

從技術路線來看,特斯拉的純視覺端到端智駕很有代表性,從輸入端到輸出端,端到端技術的出現大幅簡化了智能駕駛的開發流程,具備學習能力,更接近真正意義上的「越開越聰明」。特斯拉作為電動汽車巨頭,用戶基數龐大,在訓練數據方面更佔優勢,軟件算法進化的步伐也會更快一些,給未來鋪開Robotaxi打下基礎。

總體來說,特斯拉全新車型的重點就集中在便宜、智駕兩個方面,核心賣點不算很多,關鍵是把高段位的純視覺高階智駕和自動駕駛,打到了入門級別的價位。考慮到特斯拉的品牌影響力以及消費群體對智能化的追求,Model 2定然會在市場中掀起一些波瀾。

FSD入華「卡審核」,

國產廠商步步緊逼

9月5日,Tesla AI在X平台發貼稱,特斯拉FSD將於2025年第一季度向中國市場和歐洲市場推送,但仍在等待相關部門批準。馬斯克也在下方評論區對此消息表示了認可,並希望在第一季度末或第二季度初上市。

也就是說,之前傳開的特斯拉FSD進入國內市場並不是謠言,同時歐洲的網民也對FSD的進入表示高度認可。但FSD作為自動駕駛技術,必定要先經過一系列嚴格的評估審核,要求車企針對當地市場進行針對性的調整和標定,這是有必要的,也是需要時間的。

「卡審核」對特斯拉FSD並不完全是好事,往好了想可以給FSD更多適應國內路況的時間,往壞處想,國內一眾高階智駕方案羽翼漸豐,軟件算法變得成熟,已經適應了國內絕大部分的複雜場景,做到「全國都能用」,並且逐漸切換為端到端,華為、小鵬、理想、蔚來等主流高階智駕品牌,以及目前國內唯一的純視覺高階智駕極越,都在做好充分的準備。

再加上低價車型並不是只有特斯拉在佈局,國內早就在卷低價智駕車型,一套帶激光雷達的高階智駕方案甚至可以出現在20萬元以內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更便宜的,還有像小鵬MONA M03這樣價格低、設計和智能化十分出眾的產品,特斯拉的Model 2還未「出生」,就已經面臨了不小的壓力,因為從預估價格和配置來看,這款車型在國內市場佔據不了太多話語權。

Robotaxi方面,國內也有百度Apollo(蘿蔔快跑)、小馬智行、Auto X等供應商,部分已經投入試運營,不斷擴大運營規模,也有一些全無人駕駛線路,自動駕駛賽道很擁擠,特斯拉並不是唯一。

當特斯拉還在為產業升級和自動駕駛做準備的時候,國產品牌已經發起了「向下摸索」,把智能化的門檻降低,做到「智能平權」。不否認特斯拉的技術路線有賽前分析性,但許多競爭對手已經踏出第一步,拿出產品佔領市場。

馬斯克經常在公開場合大讚中國新能源汽車,國產技術也有「頂流網紅」背書,國產汽車的影響力已經非同小可。但新能源車的舞台還不能缺少特斯拉這樣的角色,無論是低價車型還是自動駕駛技術,短期內還需要拿出一些實際行動,證明自身在行業中的標杆屬性。

特斯拉需要新的增長點

可能大家也有發現,國產廠商近期很少再拿特斯拉車型直接作比較,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特斯拉的「標杆效應」正在減弱。

由於利潤下降,增速放緩等,特斯拉的股價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跌,包括馬斯克在內的股東,短期內也遭遇了損失。歐洲市場中,特斯拉的電動汽車銷量不再遙遙領先,甚至一度被寶馬等傳統品牌超越。在中國市場,Model Y穩居新能源SUV銷量首位,斷層領先第二,甚至可以說是特斯拉在國內唯一的銷量支柱。但後頭有許多國產競爭對手,有桑治PLUS這樣的元老,也有理想L6這樣的新銳產品。

這背後顯然有0首付和各種權益補貼推動,金九銀十期間,也會有更多的車企推出大力度的限時權益。只不過打價格牌很難長久,面對越來越高的消費需求,特斯拉恐怕還需要從產品上解決這個問題。

此前傳聞的6座/7座版本都被官方定為「假消息」,或許以特斯拉對中國消費者的瞭解,強硬增加座椅數量「湊賣點」肯定行不通,在小通看來,全新的產品佈局更容易做出現象級效應,比如這款備受關注的Model 2,這很可能是特斯拉未來幾年的銷量增長點。

中國車企對低價產品的佈局日漸完善,逐漸佔領了入門級市場的高地,並在出海佈局上穩步前進。不過這對於覆蓋全球市場的特斯拉來說,中國市場並不是唯一,美國、歐洲等汽車消費大國都是這家車企的主戰場。

特斯拉在全球範圍內享有盛名,海外市場影響力巨大,一旦Model 2量產,大概率還是會收穫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並取代一些燃油車的銷量地位。眼下加快新平台和新車的佈局,更能讓特斯拉早一步嚐到低價汽車的甜頭。

我們當然更加關心特斯拉的低價車型,市場多一個玩家,相互競爭帶來的結果就是消費者受益,有更便宜的電動汽車,不管是哪家車企,想必都會有人支持吧。

IFA100,雷科技報導團凱旋而歸!

9月6日到9月10日,IFA100(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在德國·柏林拉開序幕。

IFA100週年之際,AI大模型技術正在深刻重塑科技產業,雷科技派出報導團對IFA 100進行了一線、立體、專業報導,輸出40+內容。CES、MWC與AWE等科技大展豐富的報導經驗,確保了雷科技IFA報導內容的時效性、豐富度與專業度,相關內容在雷科技300萬微信粉絲矩陣、1000萬新媒體矩陣傳播,全網閱讀量/播放量預估超500萬。

期待在下一屆IFA,在CES、MWC和AWE等世界科技展會大舞台,我們再度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