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非遺薪火相傳,一群三河手藝人的堅守與創新
地處京畿之地,一千餘年的建城史,因泃河、洳河、鮑邱河三條河流經縣域而得名,不同時期的文化遺產層層疊疊,共同記錄著河北省三河市的滄桑歲月和獨特風韻。
生活於其間,三河人民創造了豐富燦爛的傳統民間文化:大鼓會、古籍修復、鏨刻、吹歌、十不閑、木版水印……這些人民群眾世代相傳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三河市已經發掘和整理出非物質文化遺產500多個,其中被列入省級的6個,市級的22個,縣級的35個。
如何讓古老技藝得以傳承發揚?如何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如何探尋文化源頭、留住地方文化風貌?三河手藝人用行動給出了答案。
因為熱愛,入行並傳承非遺技藝
「最長的河是泃河,最短的河是洳河,最寬的河是潮白河,最窄的河是鮑邱河,最美的河紅娘港河,河水歡唱最好聽的歌……」直到現在,京東大鼓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崔繼昌仍舊每天堅持創作一到二段京東大鼓,而且每年都會創作一段《新編三河之最》,總結三河市一年來的新人新事。
崔繼昌今年72歲,從登上舞台至今已有60年。「七八歲的時候,有一位說書的先生住在我們家,我沒事就扒拉他的鼓,特別感興趣。有一天他問我,你拜師學吧!我說好。但是遭到父親的嚴厲反對。」
沒能拜成師,但崔繼昌還是自己偷偷學。「那時候家裡沒錢,買不起快板,我就自己用竹子做了一副快板,還是有裂口的,但還是很喜歡。我父親發現了,直接搶過去扔在門外。」雖然父親極力反對,崔繼昌並沒有放棄。小學五年級時,崔繼昌表演用手打快板表演快板,得到了老師的誇讚,這讓他備受鼓舞。十七歲那年,崔繼昌參加了公社的文藝彙演。
「過去生產隊的大喇叭放京東大鼓,連隊有一個收音機,我老抱著收音機聽。我一邊聽,一邊自己生搬硬套地創作。」1969年,崔繼昌參軍到了部隊。部隊的春節聯歡會上,他唱了一段京東大鼓,連隊非常認可。後來,他被選中參加了團級文藝彙演,師、軍級文藝彙演,軍區文藝彙演,逐漸成為部隊的文藝骨幹。2018年,崔繼昌被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京東大鼓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做出一件滿意的作品,心裡有一種成就感。」和崔繼昌一樣,錢洪濤入行並傳承鏨刻技藝也是源於興趣和熱愛。1994年,錢洪濤初中畢業後,跟隨師傅秦冠信學徒,1996年,又拜舅舅馬福生為師,學習、工作長達15年。
鏨刻,也叫鐫刻、雕刻,距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利用金、銀、銅等金屬的延展性,在設計好器形和圖案後,按照一定的工藝流程和特定的技法,用小錘敲擊鏨子,在金屬板上加工出千變萬化的浮雕狀圖案。以製作鳥籠蓋板為例,需要十多道工序,包括板料的製備、圖案設計、抬銅庫坯、翻模具、鏨刻、整平、做舊等等。
2009年,錢洪濤創辦鏨刻作坊,潛心鑽研、傳授鏨刻技藝。錢洪濤是第六代鏨刻藝人,目前也是鏨刻技藝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他設計製作的北派鳥籠蓋板,有十幾種圖案,被一些收藏家作為藝術品收藏,其製作的銀質茶具、酒具、刀劍鞘等,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和觀賞價值。
景泰藍也是三河非遺文化的一張名片。張金香是景泰藍技藝的第四代傳承人。「景泰藍深居皇宮六百年,清宮造辦處沒落以後,匠人們都流落到北京周邊,我們家到了三河,隨後經過曲折的發展歷程,傳到我已經是第四代。」
「景泰藍是國寶,是中國符號,我們從小接觸,經歷了從瞭解到喜歡再到熱愛的過程。」張金香介紹,大家平常所說的景泰藍,一般是指在銅質胎型上,銲接上扁細銅絲掐成的各種花紋圖案,把琺瑯質色釉填充在花紋圖案之內燒製而成的工藝品。這種工藝品的製作工藝在明朝景泰年間(1450-1457年) 趨於成熟,並達到高峰,填釉又大多以藍色為主,受到皇家青睞,被稱為「景泰藍」。
2013年,張金香成立瓏琺瑯景泰藍工廠,在傳承和創新中,景泰藍煥發新生。張金香細數近年來的得意作品:「一是國寶重器。中國是禮儀之邦,我們承接了很多景泰藍國禮的製作;在紫禁城建成600週年的時候,我們和故宮博物院聯手複刻了66件景泰藍文物。第二,我們把景泰藍推向了城市景觀,做了景泰藍大型壁畫、大型噴水池等。第三,讓景泰藍走進室內裝飾領域,我們做了景泰藍的傢俱、2.3米高的福祿萬代景泰藍鍾表等等。」
緊跟時代發展,傳統技藝推陳出新
近年來,崔繼昌把京東大鼓的曲牌從原來的19個增加到了現在的30個。此外,他帶著京東大鼓藝術走進了中央民族大學講堂,並三次走出國門,登上美國林肯藝術中心、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和匈牙利鑽石宮殿的舞台。
2020年開始,由於疫情原因不能外出演出,崔繼昌就每天在家創作一段京東大鼓。「最開始寫了一段點讚白衣戰士和逆行者主題的,發到網上後反響還不錯,從此開始每天創作至少一段,有時是兩三段,一直堅持到現在,就是做手術住院期間也沒有中斷過。所有的操作都是我自己用兩部手機完成,自編、自演、自彈、自唱、自拍、自製作。」
2021年開始,崔繼昌還開了直播,教大家唱京東大鼓,並且給愛好者們的唱段一一提建議、做點評,他建了群,大家切磋技藝,互相送祝福、送問候。目前,他的兩個抖音號加起來有三萬多粉絲,累積點讚數超過10萬。
「傳承的基礎上,創新是有必要的。京東大鼓也要說新人、唱新事情,緊跟時代步伐。」那年從美國回來去給師父拜年,崔繼昌還讓自己的外孫唱了一段英語京東大鼓,「就是用京東大鼓的唱腔改編的英文字母歌。」近來,他還創作了搖滾京東大鼓,在京東大鼓中加入rap(說唱),以搖滾的節奏來唱。「這需要口齒清楚、快而不亂,效果很好,受到很多年青人喜歡。之前有次去學校演出搖滾京東大鼓,學生們都從座位上站起來跟著節奏一起跳。」
在傳承景泰藍工藝基礎上,張金香邁出了更遠的一步。十年之間,其作品以「大、平、新」為特色,創造了一個個景泰藍藝術品奇蹟。
2017年,國際知名設計師馬克·紐森突發奇想,要做一套景泰藍沙發和班台,他拿著設計圖紙來到中國,找了許多廠家,卻沒人敢接這個「燙手山芋」,都覺得老外在開玩笑。張金香頂著巨大壓力簽下了製作合約,帶領工人們進行了「脫胎換骨」般的技術創新和設備改造,最終成功做出這套巨型景泰藍傢俱,在景泰藍界引起震動。而後馬克·紐森在英國拍賣的瓏琺瑯製作的景泰藍躺椅,成交額達500萬美元。
「現存文物中,立體的瓶瓶罐罐比較多,平面作品屈指可數,而平面作品也極為難做。我們從1998年開始研究,2001年製作了台灣清涼山妙崇寺100平方米的大型佛教壁畫,後來一直在這方面潛心鑽研,不管是平整度還是接縫的拚接都有獨到之處,這也是我們的獨門絕技。」2018年,他們與北京琺瑯廠共同完成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鍾連盛設計的72平米《中軸盛景圖》,安裝在北京市東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2014年,在短短45天工期內,瓏琺瑯與北京琺瑯廠攜手製作了高6米的景泰藍柱子,創造了景泰藍界又一奇蹟。「這個柱子不但高度前所未有,技術難度也非常大,因為它是鏤空的,在第一步製胎就非常難,經過研究,我們選擇了用蝕刻工藝來做銅板,製作鏤空花紋。這麼大體量的作品,此前沒有人做過,但是我們做到了。」
言傳身教,讓非遺文化薪火相傳
在錢洪濤家中的置物架上,擺放著一個小巧精緻的九龍如意捧盒(古代宮廷內裝糖果小食的容器),這是錢洪濤的得意之作。這個捧盒運用了手工錘碟鏨刻技藝,完全由錢洪濤設計製作,獲得了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頒發的百鶴新銳獎。
錢洪濤告訴記者,現在技術問題已經難不住他,最難的是帶徒弟。「我們這個行業要天天邊研究、邊幹活,比較枯燥,沒有耐性的人是做不了的。」
鏨刻技藝面臨著傳承危機,錢洪濤坦言,也有喜歡這個行當的年青人,但很稀缺。「我前後帶過十多個徒弟,喜歡的、做的不錯的也就兩三個,其他的都是學幾個月或一年就堅持不下去放棄了。但是這門手藝,至少要花十年八年時間,才能真正悟透,好的手藝人基本上都要磨練10年以上,短時間之內只能學個皮毛。」
對於徒弟,錢洪濤十分愛惜,會手把手將幾十年積累的經驗傾囊相授。目前,他在考慮辦班招收學員,或者與一些學校進行校企合作,希望吸引更多年青人關注這門技藝。
景泰藍工藝在三河的傳承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20世紀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前期,景泰藍在三河曾有一個短暫的紅火期,建有多家知名的景泰藍廠和外貿出口公司,這一時期,三河還生產了一批質量上乘的景泰藍產品,如觀音瓶、燈籠瓶、洗子罐等等。
但此後,由於多種原因,景泰藍的生產在三河幾乎銷聲匿跡。張金香告訴記者,景泰藍的製作有108道工序,材質包括紫銅、琺瑯、黃金等,都非常昂貴,所以景泰藍比較小眾,一般屬於奢侈品、收藏品的範疇。「後來市場行情供大於求,一些廠的產品質量也跟不上,就倒閉了,到現在為止,只剩我們一家。」
「景泰藍不能斷代。」張金香的願望是在三河複興景泰藍,讓這一民族文化瑰寶在三河永續流傳。「我們有一個52人的老藝人團隊,每次遇到困難,就會一起研討方案,大家特別有匠心精神,希望讓景泰藍薪火相傳,不能在我們這裏‘絕根’。」
「我想以研學助推鄉村振興,推廣傳播景泰藍文化。」今年3月,三河市瓏琺瑯景泰藍博物館獲批成立。這座博物館坐落在三河燕郊,就建在瓏琺瑯的工廠前,佔地面積44畝,是中國僅有的兩座景泰藍博物館之一(另一座是北京琺瑯廠的中國景泰藍博物館)。
「我們想通過博物館的公益研學,把景泰藍博物館做成青少年的第二課堂,讓孩子們通過體驗景泰藍的部分工藝,走近景泰藍、瞭解景泰藍、喜歡景泰藍,用這種方式培養傳承人。」此外,她也希望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讓景泰藍走進高校、走近更多年輕學子。
崔繼昌也在努力培養年青人,他收徒80人,徒弟中有不少在京東大鼓表演中頗有成就者,也已開始收徒傳藝,崔繼昌門下的徒子徒孫及重孫已近二百人。今年6月24日晚,崔繼昌從藝60週年專場演出在西柳河屯上演,崔繼昌和他的徒弟、徒孫們四世同台獻藝,表演了京東大鼓《祖(董湘崑)師(崔繼昌)訓辭》、《京東大鼓曲牌》、《長壽村》等經典唱段。
除了京東大鼓老一輩藝術家們,一大批青春力量在舞台上嶄露鋒芒。「我師父很早就告訴我,京東大鼓要薪火相傳。我是京東大鼓的國家級傳承人,我有責任傳承和發揚京東大鼓。我希望京東大鼓能夠深入我們的生活中,這是我的職責。」
獨特而豐富,「舌尖上的非遺」傳播飲食文化
除了京東大鼓、鏨刻技藝、景泰藍工藝等,值得一提的還有充滿了煙火氣的「舌尖上的非遺」。
三河地處京畿、通衢關外,域內有山有水有平原,物阜民豐,農業發達,糧食作物繁多。在此基礎之上,衍生出豐富而具特色的飲食文化,「三河肉餅」「三河熏雞」「三河豆片兒」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三河肉餅,傳統稱之為「京東肉餅」,為清康熙年間三河知縣、一代廉吏彭公(名彭鵬,福建莆田人,任三河知縣六年)賜名並手書匾額。京東肉餅屬三河特色食品,面白肉鮮,皮薄如蟬翼,餡嫩如膏飴,外焦里嫩,油而不膩,深受廣大食客的喜愛,「京東肉餅」這一特色品牌也越叫越響。
三河熏雞,其色澤金黃泛紅,肉質鮮美,清香可口,享譽京津廊一帶。小熏雞創始不詳,清朝末年在三河市場便有銷售,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三河小熏雞獨特之處在於「熏」製原料獨特,用糖,而不是用柏鋸末或其他東西。用糖也很講究,根據季節和食者需求選用白糖、紅糖或冰糖。
「三河豆片兒」始創於桑治,盛名於清。豆片兒,其他地方亦有所產,但俱是未加調料煮熟的生片兒,有的雖製成卷或切成絲,外形很美,但卻淡而無味。「三河豆片兒」則不然,是將出模的豆片(稱水片) 晾曬後(稱干片)加上十幾種調料和鹽、堿蒸煮入味而成,其片薄厚均勻,色澤油黃,味道香醇,鹹淡可口,肉頭筋道,做主菜時其味獨樹一幟,做輔菜時不奪其主,與主味相諧。
音樂、舞蹈、美術、曲藝、武術、 民俗、手工技藝、飲食文化……這些具有鮮明地方文化色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三河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三河市共有縣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78項。其中三河吹歌、祖氏鳥籠、五虎棍等29個項目進入了廊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燕山大板、太極通臂拳、半壁店大鼓會、十美圖、古籍修復等6個項目進入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擁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名,省級傳承人2名,市級傳承人17名,縣級傳承人21名。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文化形態的發展,對這些民族文化瑰寶的保護和傳承備受關注。2021年10月,三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正式成立,協會積極組織開展非遺交流推廣活動,有效地促進了非遺企業間的協調聯動,對非遺文化產品、旅遊商品進行研發,策劃和組織非遺宣傳推廣活動。
新京報記者 馮琪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