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誰在退市名單上?

2024年以來,A股市場「新陳代謝」加速,退市公司數量再創歷史新高。

9月13日,*ST亞星(600213.SH)的主動退市走到了關鍵節點。當日,公司向上交所提交了撤回公司股票在上交所交易的申請,尚需上交所決定是否受理。如果今年成功退市,該公司將成為年內A股首例主動退市案例。

在此之前的9月5日,因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ST鼎龍(002502.SZ)被終止上市,並於當日摘牌。伴隨著ST鼎龍的退場,A股(未包含B股,下同)2024年內已有47只股票被摘牌。這一數字已超過2023年全年,創歷史新高。其中,貴人鳥(現ST貴人(退市),603555.SH)、廣彙汽車(600297.SH)等公司,曾為昔日行業明星企業。

數據來源:萬得;2024年時間截至9月13日數據來源:萬得;2024年時間截至9月13日

另外,目前市場上還有ST旭電(000413.SZ)、海印股份(000861.SZ)、*ST威創(002308.SZ)等公司,已明確接收到交易所下發的退市告知書,正等待摘牌。亦有*ST亞星因業績持續低迷,擬以股東大會決議方式,主動終止上市。

按照目前趨勢來看,2024年A股退市公司名單,或將持續拉長。

投行人士侯大瑋告訴《財經》,退市公司數量持續增加,是近年來監管強化退市制度管理和執行的體現。「退市公司數量的增長,意味著A股市場優勝劣汰的速度在加快,更多業績不好的公司被淘汰後,留下的多是績優股或科創板潛力公司,有利於市場資金流向符合國家戰略方向的行業和公司,有助於投融資市場健康發展。」

從退市原因來看,2024年以來上述已完成退市流程的公司中,因面值退市公司有31家,約佔三分之二。從行業分類來看,電力設備行業(申萬一級行業分類,下同)有六家退市公司,成為今年以來退市第一大戶。

有券商指出,從初期沒有退市制度相關規則,導致個別公司僵而不死、僵而不退,到退市制度的破冰和退市公司的出現,監管持續推動退市制度化、常態化的運行,符合資本市場的發展軌跡,也給未來資本市場的發展定下基調。

2020年退市改革以來,監管層持續加大退市力度。2024年的新「國九條」明確「應退盡退」的政策導向,從嚴格強製退市標準、暢通多元退市渠道、強化退市監管等五個方面著手。同時,證監會及滬深交易所也分別發佈退市新規。

退市新規主要進行了四方面優化,包括拓寬重大違法強製退市適用範圍、新增三種規範類退市情形、收緊財務類退市指標、完善市值標準等交易類退市指標。

「隨著退市新規執行力度加大,經營業績差、流動性差的‘殭屍企業’,以及擾亂市場秩序的‘害群之馬’將被清除出市場。而由於監管過渡性安排較為充分,且根據觀察,面臨退市風險的上市公司已採取增持回購等方式進行自救,後續退市將逐步進入常態化節奏。」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對《財經》表示。

有市場人士表示,退市新規設置了一定過渡期,預計短期內退市公司不會明顯增加,長期來看市場優勝劣汰機制正在逐步形成。

一、面值退市成主力

與往年相比,2024年以來已退市公司呈現出兩個新跡象:面值退市數量刷新歷史紀錄、市值退市首度出現。

2024年已然成了「1元退市」大年。從退市原因上看,以面值退市為主,即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1元。面值退市上市公司有31家,佔比約三分之二。除了面值退市,其他退市原因還有連續四年虧損、暫停上市後未披露定期報告、重大違法等。

面值退市的公司中,年營收逾千億元的汽車經銷商巨頭廣彙汽車頗受關注。公司在鎖定退市時,總市值還有65億元。2015年,廣彙汽車借殼上市登陸A股,股價曾達32.12元/股的高點,隨後便一路下跌。

2024年以來,經營壓力疊加債務問題爆發,廣彙汽車股價再度腰斬,觸發了交易所強製退市條款。雖然控股股東和管理層曾試圖增持股票自救,但仍無力回天。上市九年時間,廣彙汽車股價跌去超九成。

2024年還首次出現了市值退市的情況。*ST深天(000023.SZ)系A股首例市值退市公司。7月26日晚,*ST深天公告稱,收到深交所下發的《事先告知書》,深交所擬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因*ST深天股票在2024年6月27日至7月24日期間,連續20個交易日的股票收盤市值均低於3億元,觸及市值退市情形。公司股票於2024年9月2日被摘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滬深交易所進一步修訂了市值退市標準:主板A股(含A+B股)公司的市值退市標準,將自2024年10月30日開始從3億元提高至5億元。也就是說,未來面臨市值退市風險的公司有增多的趨勢。

除此之外,今年還出現了擬主動退市的公司。根據*ST亞星公告,公司擬以股東大會決議方式主動撤回A股股票在上交所的上市交易,並轉而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轉讓。公司終止上市事項,已於2024年8月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ST亞星此前公告稱,控股股東基於當前市場環境及公司情況,提議主動撤回公司股票上市。根據終止上市方案,公司控股股東濰柴(揚州)向包括異議股東在內的登記在冊的全體公司A股股東提供現金選擇權。在現金選擇權申報期間,有效申報的股份數量約為0.96億股。按照6.42元/股現金選擇權的行權價格測算,濰柴(揚州)預計需要準備資金超6億元。

*ST亞星是一家客車生產企業,近年經營業績不佳,且亞星客車與同屬於山東重工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中通客車之間還存在同業競爭問題。兩者相比,中通客車在銷量、業績等方面都要優於*ST亞星。*ST亞星控股股東表示,為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擬向其他股東提供現金選擇權,現金選擇權行權價格為6.42元/股。

近年來,A股證券市場退市力度進一步加強。2024年4月,新「國九條」提出加大退市監管力度,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同時,證監會發佈了《關於嚴格執行退市制度的意見》,要求嚴格執行退市標準,逐步拓寬多元化退出渠道。隨後,滬深北三大交易所修訂並發佈了新的《股票上市規則》,進一步嚴格了強製退市標準。

這一系列舉措之下,A股市場加速優勝劣汰。萬得數據顯示,2021年之前,A股每年退市公司數量從未超過20家。2022年,退市公司數量達到46家,幾乎是過去三年的總和。2023年,退市公司數量為45家。2024年截至目前已有47家,若加上鎖定退市尚未摘牌的公司,今年退市數量或將超50家。

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司司長郭瑞明在2024年初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改革三年來,共有127家公司退市,其中104家強製退市,強製退市數量是改革以前十年的近3倍,呈現兩個特點:一是面值退市顯著增多,2023年面值退市的數量接近全部退市公司的一半;二是重大違法類退市增多,2023年八家公司因達到重大違法標準進入退市程序。」

對於市場上「A股退市率不高」的觀點,郭瑞明指出,以美國為代表的境外市場退市是以私有化、被其他上市公司吸收合併為主,是自願退市為主,有些市場自願退市佔總退市比例超過90%,真正強製退市的比例也不高。A股強製退市的公司不少,但重組退市、主動退市案例大幅度少於境外市場。

二、電力設備退市最多

從行業來看,截至9月13日,2024年以來A股已退市公司多集中在電力設備、房地產、紡織行業。

萬得數據顯示,與2023年退市公司分佈行業不同的是,電力設備行業憑藉六家退市公司數量,超越房地產,成為退市第一大行業。2023年,該行業退市公司有三家。

數據來源:萬得數據來源:萬得

六家已退市電力設備行業公司,均因股價低於面值而退市。普遍虧損是上述公司近年來的常態。上述公司中,2022年虧損的公司有五家,2023年~2024年上半年,六家公司全部虧損。其中,ST愛康(002610.SZ)2022年和2023年虧損額均超8億元,居於首位。

作為國內首家光伏配件上市公司,ST愛康在歷經多次戰略轉型發展後,公司2023年主要產品包含高效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太陽能組件鋁邊框、光伏支架系統。當期,佔公司收入超九成的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等製造業務毛利率不足6%,疊加合計金額超5億元的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讓公司虧損8.26億元。2024年上半年,公司虧損6億元。

業績低迷的ST愛康,退市前還曾面臨對外擔保貸款逾期、公司及子公司部分銀行賬戶被凍結、為公司提供主要收入來源的全資子公司停產等困境。

還有部分電力設備公司或股東被監管部門立案調查。

股票於2024年8月12日摘牌的ST愛康,其實控人鄒承慧於2024年6月12日收到中國證監會《立案告知書》,原因是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股票於2024年8月15日終止上市的*ST天成(600112.SH),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於2024年1月被中國證監會立案。

業績低迷,交織公司負面消息不斷,讓市場資金持續出逃,成為上述電力設備公司因股價低於面值而退市的主要原因。

隨著近年來行業持續低迷,多家房地產A股上市公司未能等到曙光。截至9月13日,A股房地產公司中,已有五家公司股票正式摘牌,暫與紡織服飾並列行業第二位。2023年,房地產行業退市數量為八家。

2024年已退市的五家房地產公司中,除退市同達(600647.SH),其餘公司皆為面值退市。

大額虧損是上述地產公司的特點。萬得數據顯示,除退市同達,其餘四家公司2022年~2023年每年度歸母淨利潤虧損金額均超30億元。

因2022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退市同達股票自2023年5月5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2024年4月30日,公司披露的2023年財報被審計機構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觸及退市規定。

作為曾經的地產明星公司,*ST泛海(000046.SZ)2015年-2019年歸母淨利潤持續超9億元。進入2020年後開始持續虧損,2021年~2023年,公司虧損金額持續超百億元。2024年上半年,公司繼續虧損77億元。

2024年2月7日,*ST泛海股票被摘牌。原因是,公司股票在2023年11月30日~12月27日,連續二十個交易日的每日收盤價均低於1元。

其他行業中,2024年以來,A股紡織服飾、汽車行業退市公司分別有五家、三家,2023年上述兩大行業退市公司分別有三家、一家。此外,2023年退市公司數量高達七家的計算機行業,今年以來退市公司數量暫為一家。

三、仍有公司面臨退市

在A股退市公司名單持續拉長之時,仍有多家公司有退市風險。

A股退市類型包括強製退市和主動退市。強製退市分為交易類強製退市、財務類強製退市、規範類強製退市和重大違法類強製退市四類情形。其中,財務類強製退市、規範類強製退市中,都有關於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相應指標。

萬得數據顯示,截至9月13日,A股退市風險預警中,存在交易類退市風險、財務類退市風險、規範類退市風險的公司,合計超80家。其中,財務類退市風險公司超40家,交易類退市風險公司超10家。

根據《股票上市規則》(2023年修訂),滬深兩市主板財務類強製退市中,股票交易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情況包括: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扣非前後孰低者為準)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淨資產為負值;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科創板、創業板同上。

《財經》根據萬得數據整理,根據上述規定,A股公司存在財務類退市風險的公司約46家。其中,2023年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且淨利潤虧損的公司,合計約17家,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其中,主板公司約12家,均為*ST公司,佔比超七成。

業務包括房地產開發、股權投資的中迪投資(000609.SZ),因2023年營業收入為0.6億元且虧損1.8億元,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其股票簡稱變更為*ST中迪。

主要從事慣性導航系統及其核心部件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理工導航(688282.SH)為科創板公司,因為2023年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且淨利潤為負,公司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為*ST導航。

2024年4月滬深交易所修改前述《股票上市規則》,對財務類強製退市風險警示的收入、利潤指標進行修改。其中,滬深兩市主板公司,利潤指標增加利潤總額,營業收入由此前的低於1億元提升至低於3億元。科創板、創業板亦新增利潤總額指標。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指標修改,以2024年為首個適用的會計年度。隨著主板退市風險警示關於營業收入指標的大幅提升,2024年年報發佈後,預計因財務指標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公司數量將有所增長。

萬得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滬深主板營業收入低於1.5億元且歸母淨利潤虧損的公司約91家,相對於上年同期的約85家,增幅約7%。同期,創業板公司營業收入低於0.5億元且歸母淨利潤虧損的公司為11家,相對於上年同期的四家,增幅約175%。

規範類退市風險中,最近連續兩個會計年度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公司有14家。近一年信息披露、運作存在重大缺陷的公司中,多家公司存在信息披露虛假、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2024年6月,郭瑞明就退市有關問題答記者問時表示,根據測算,滬深兩市2025年適用組合財務指標觸及退市的公司預計在30家左右;2025年可能觸及該指標並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公司約100家,這些公司還有超過一年半時間來改善經營、提高質量,2025年底仍然未達標準,才會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