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看山西 | 晉城傳統村落閤家歡聚迎接佳節

又是一年中秋至,賞月、做月餅……在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不同村落根據自身的歷史特點,用各具特色的民俗活動迎接中秋佳節。

「傳統方式製作的月餅更有家的味道」

臨近中秋,在澤州縣段河村,處處都飄著濃濃的月餅香氣。在這裏,家家戶戶在自家小院里支起火爐,點燃柴火,製作「柴火月餅」,用最傳統的方式迎接中秋佳節。

段河村於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這座古村坐落在深山峽穀之中,山環水曲,背靠高嶺,民居古建分佈集中而緊湊。從山頂看去,整個村落被一條季節性河流環繞,像彎彎的月亮點綴在山穀之間。這個古樸安靜的小村,似乎和月亮結下了特別的緣分。

「十一備柴火,十二去發麵,十三十四打月餅,十五謝月明」,在段河村,這段「打月餅」的順口溜流傳了很久。

到了月餅的銷售旺季,段河村村民段針貴一家也開始忙活起來。在當地,有不少人特地驅車從市區來段河村買柴火月餅。離得近的客人,段針貴還會配送上門。「好多客人在網上預訂,我們天不亮就起來打月餅,到下午四五點就能給客人送去。」

柴火月餅的製作工序比較複雜,包括發麵、擀面、撒餡、捏角、印花、塗蜜等近10道工序。餡料里是核桃、花生、芝麻等,配上紅糖水和白糖水加以調和。純手工製作的柴火月餅不僅對食材的新鮮程度有講究,對烘烤環節更是格外重視。

「由於麵餅上厚下薄,必須掌握好火候,才能烤出外皮酥脆、餡料飄香的月餅。」段針貴介紹,「烘烤時的柴火也非常關鍵,主要用山上的柿木、梨木,這樣烤出的月餅夾雜著特有的煙燻果木香,口感獨特。」

一套傳統的柴火月餅共有5個,最大的26釐米,有2斤重,最小的17釐米,有9兩重,從大到小依次摞好,這樣才算完整。月餅就上熱茶,滿月之下,人間至味是團圓。美味的手工柴火月餅作為一種地方特色美食,更承載著鄉情。「傳統方式製作的月餅更有家的味道。」段針貴說。

「將美好的願望寄託於皎潔的明月」

玨山位於澤州縣境內,屹立在太行山脈南邊的丹河岸畔,雙峰聳峙,素以險峻、雄奇聞名,自古就是賞月的絕佳場所。中秋佳節,一輪碩大的滿月自玨山雙峰間緩緩升起,月光如水,將周邊的山、林、水、石洗濯得銀光閃爍,這就是晉城名勝「玨山吐月」,又稱「雙峰捧月」,是晉城四景之首。

悠悠歲月中,極具自然特色和人文底蘊的中秋賞月習俗在澤州縣及周邊地區逐漸形成。中秋節不僅是親人團聚的日子,也是品味傳統文化盛宴的好時機。「人們將美好的願望寄託於皎潔的明月。」玨山景區副總經理何向峰介紹,隨著文旅深度融合發展,近幾年,晉城市舉辦了許多中秋主題的文旅活動,推出了玨山賞月、中秋習俗體驗等多條旅遊線路。

2020年中秋節的玨山之巔,童謠誦讀《中秋》、歌伴舞《玨山吐月》、古箏合奏《春江花月夜》等與中秋相關的節目輪番上演,描繪出中秋佳節閤家團圓的美好場景。2023年,當地舉辦了中秋賞月文化論壇,邀請眾多文旅專家為玨山發展建言獻策。今年,玨山景區舉辦星空論壇、快樂中秋文藝晚會等豐富的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弘揚中秋文化。

對於澤州地區的群眾而言,中秋節來玨山賞月、逛廟會、飲茶,是祖輩人傳下來的風俗,也能收穫偕親伴友、歡慶團圓的愉悅。每當中秋的月亮升起,玨山的遊人絡繹不絕。人們一邊觀賞明月從玨山雙峰中緩緩吐出的美景,一邊參與當地舉辦的一系列民俗活動。共賞玉盤話團圓,「澤州味」的中秋,其樂無窮。

(來源:《 人民日報 》 2024年09月16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