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民宿不能如「拆盲盒」

或山野里賞綠聽風,或市井觀煙火人間,或睜眼就能面朝大海,現如今民宿成為許多人出門旅行的住宿首選。機構發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民宿市場規模突破300億元。

尤其當節假日來臨,特色民宿床位供不應求成為常態。比如剛剛過去的這個中秋假期,不少地方的民宿就迎來了暑期旺季後的一個客流小高峰。

然而,隨著民宿持續走熱,緊跟著便出現了「民宿盲盒」。網紅民宿貨不對板、衛生安全隱患重重等話題頻頻引發關注。一些遊客「粉轉黑」的同時,發出諸如「民宿脫離了濾鏡到底還剩什麼」等「靈魂拷問」。

不禁思考,選民宿為何淪為「拆盲盒」?我們如何能住上一間中意的民宿?

圖源:視覺中國圖源:視覺中國

民宿做得好,結果是雙贏的。對從業者來說,將閑置的房子改造或出租,可以賺一筆「零花錢」;對遊客而言,則多了一種不同於住酒店、賓館的住宿選擇。不過,當前民宿行業仍存在品質參差不齊、經營不規範等問題。有網民就表示,選民宿就像「拆盲盒」,能開出令人驚喜的「隱藏款」,卻也容易「拆」出糟心體驗。

顏值陷阱。在短影片或在線旅遊平台上,民宿的宣傳通常聚焦於最吸引人的一面:海景落地窗、無邊泳池、巨幕影院等,再配上「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宣傳語,極大增強誘惑力。

然而當遊客懷揣期待到來,有時卻發現實際情況與網上介紹相差甚遠。宣傳語上說「一室一廳獨立房間」,實際可能是藏在住宅小區里的隔斷房;青山環繞的「世外桃源」,可能就意味著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也不方便……對此有人調侃:「只有想不到,沒有碰不到。

價格泡沫。近年來,不少遊客感歎快要住不起民宿了」,有的民宿價格動輒大幾百甚至一兩千元一晚,直逼五星級酒店。原以為支付更高的費用就能確保住宿體驗,卻不想純粹是陷入了高昂價格的圈套,驚覺遭遇了「民宿刺客」。有的民宿在節假日還要坐地漲價,價格能比往常高出2到3倍。網民還碰上過被惡意取消訂單後,同一房源以更高的價格繼續出售的情況,直言「很是鬧心」。

安全黑洞。一些鄉村民宿為自建房或自家宅院改建而成,未經過專業規劃與設計,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檢查和餐飲經營許可,還有的刻意追求「自然感」,選在懸崖峭壁或是海潮相鄰處建造。

而在城鎮小區,部分業主將住宅「祖裝打扮」一番當作民宿,也可能導致治安問題和擾民現象。上個月就有新聞曝出,某地一景區附近一個小區內有近百家民宿營業,小區涼亭變「酒吧」、遊客深夜喧嘩等情況令小區業主很是苦惱。

漫畫 圖源:「中國旅遊報」微信公眾號漫畫 圖源:「中國旅遊報」微信公眾號

近些年民宿業作為新業態,已然成了各地文旅行業中的一大特色亮點。民宿行業由單一的住宿,衍生出豐富多元的體驗場景和消費空間,成為不少遊客過個舒適假期、沉醉「詩和遠方」的一個奔頭,也成為拉動文旅消費市場的一輛「小馬車」。像有些較為專業化的民宿,在確保服務標準的基礎上,還盤活了當地的人文資源,巧妙地將非遺文化、手作技藝等植入各門店,展現多姿的地域風情。

不過,還是有部分民宿被貼上「宰客」「欺詐」等標籤。不禁要問:為何民宿仍成了「拆盲盒」的高發地?

好評易迷惑。不論是通過在線旅遊平台還是社交平台預訂民宿,絕大部分遊客考慮的不外乎訂單量、好評率、評價內容等維度。一些民宿經營者忽視了硬件設施、服務質量,紛紛將目光投到營銷「包裝」上,個別商家更是患上「流量依賴症」,花大價錢投放流量。有媒體調查發現,民宿的訂單數量、評價內容都是可以「刷」出來的,有的網紅客棧不惜重金,每天花千元「刷單」。

監管有盲區。一些平台在上線房源時僅需填寫房源照片、預訂價格、房源介紹等基本信息即可,即便平台承諾會實地考察房源,但由於房源數量龐大、種類繁多且分佈廣泛,全面驗房難以實現,「虛假」內容便有機可乘。還有民宿通過社交平台引流等方式,一步步引導遊客添加微信預訂民宿,繞過第三方審核,難以保障交易安全和遊客人身安全。

此外,不同地方對民宿的監管要求和監管力度有所不同。比如,有些地方僅對民宿相關經營證件、衛生條件有規範,對入住流程和應急措施卻缺少必要要求;有的地方沒有開通投訴渠道,遊客往往是吃了虧卻投訴無門。

經營不得力。民宿主人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民宿的服務質量和遊客的入住體驗,而這個「關鍵變量」常常不可控。主觀上,不乏某些經營者想做「一錘子買賣」,只顧眼前不顧長遠;客觀上,也有些民宿主跟風進入行業,缺乏專業化運營團隊,不懂如何管理好一家民宿,預訂、接送、保潔等環節都是「扣分項」。某地曾做過一次調研,民宿經營主體有六成以上是個體戶,大多數從業人員是未受過專業培訓的當地居民。

「民宿盲盒」傷害的不只是遊客。當越來越多的遊客不敢輕易選擇民宿,影響的是整個民宿市場,甚至是一個地方的形象。該如何化解這場「信任危機」?筆者有三句話想說。

工作人員在打掃民宿 圖源:新華社工作人員在打掃民宿 圖源:新華社

圖新鮮也要講門道。僅提供一時的新鮮,並不能讓遊客「來了還想來」,關鍵還是要在文明經營上「下功夫」、在住宿品質上「出新招」、在消費體驗上「整花活」,以此增加自身魅力值。比如,製定統一的管理和服務流程,提供規範化的產品,從入住前到離店後的每一個環節,都做到有章可循、服務到位。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這一賽道向著專業化、高品質的方向前行,各地文旅部門也已陸續出台相關政策措施,如有地方為鄉村民宿製定標準,通過評定星級等方式對從業者進行激勵,從而提升民宿住宿品質、管理水平。

賺差價也要贏口碑。在線旅遊平台作為中間商賺差價本無可厚非,但仍然需要做好「把關人」,無數個房源背後的好評構成了消費者對平台的信任。房源審核需要嚴之又嚴,對屢次被投訴的民宿進行警告、罰款甚至封號;還可運用數字化手段進行精細管理,動態監測民宿的不良行為。比如,有平台新增「虛假房源」「描述不符」等選項,消費者在取消訂單的同時能快速建立起反饋和投訴的通道,從而更好保障住宿者權益。

低門檻也要有準繩。民宿和酒店在經營管理等方面多有不一,對這個領域的管理自然不能機械地沿用酒店或租房行業的辦法。由文旅部門主要起草、去年開始實施的《旅遊民宿基本要求與等級劃分》,既建立了民宿的評級,也對設施、衛生、經營等方面提出了細緻要求,就是針對這一領域定製的標準。另外,民宿業涉及到文旅、住建、消防、公安等多個部門,應當不斷推進完善跨部門綜合監管體系,以形成合力。

當然,作為最終體驗者的我們,唯有在選擇時「擦亮眼睛」,多聽聽網民評價,多平台比對房源,「多長心眼」才能「少踩個坑」

有人說,民宿是家的另一種可能。它不僅是住宿,更是人與自然、文化與生活的深度體驗。未來,民宿的發展熱潮是否還能持續,取決於民宿經營者是否能夠提供傾情服務,也取決於一個地方是否有能力去進行規範管理。歸根結底,旅遊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每一方去用心嗬護、經營。

各位讀者: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留言在本文發佈的24小時以內得到點讚數最高者,將獲贈《話必關風》一套。您住民宿踩過「坑」嗎?快來評論區聊一聊吧!

聲明: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