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就「自由」了嗎

近段時間,很多自高考戰場上凱旋的00後,陸續步入大學校園,按下了成長新階段的「啟動鍵

「玩命的高三,歡樂的大學。」很多人回憶高中三年,總是時間不夠用、習題做不完、試卷摞起來比人還高……為了讓辛苦的學生們有點「盼頭」,一些家長和老師會這樣鼓勵考生:「等你考上大學就自由了,就可以盡情地玩了!」

那麼,上了大學真的就「自由」了嗎?大學又該怎麼過才不虛度?

浙江大學2024級新同學報到 圖源:「浙江大學」微信公眾號浙江大學2024級新同學報到 圖源:「浙江大學」微信公眾號

有人說,青春是一場盛大的狂歡,大學則是青春的「夢工廠」;也有人稱,「沒有掛過科的大學是不完整的」。面對和高中節奏完全不一樣的新生活,少數新生急於追逐「自由」,或許會產生一些思想上的誤區。

「報復性」躺平。從緊繃一根弦的高中生涯進入相對鬆弛的大學校園,部分學生長舒一口氣,覺得苦盡甘來,「為了彌補高考吃過的苦,大學時要加倍享受回來」。在部分新生看來,「放個鬆」「躺個平」成了理所當然,於是熬最長的夜,睡最久的覺,享受最放縱的時光,然而臨近畢業才驚覺大學四年所獲寥寥,懊惱得直拍大腿——「我大學到底學了什麼」,從而在畢業季、就業期陷入迷茫。

「封閉式」圈養。網絡上有這樣一種稱呼——「困在宿舍里的大學生」,指有些學生通宵玩遊戲、白天睡大覺,上洗手間時才下床、拿外賣時才出門,活動半徑只有宿舍樓那麼大,彷彿把這方小天地當成了與世隔絕的「烏托邦」。比如有人沉溺於網絡世界不可自拔,好像只要有Wi-Fi和手機,全世界都「盡在我手」。這種生活看似過得悠閑愜意,殊不知就可能在自我「封閉」中錯過了機遇、蹉跎了歲月。

「功利式」應付。個別學生把上大學的目的歸於獲得一紙文憑,認為只要順利畢業、拿到工作的「通行證」「敲門磚」即可,沒必要多費功夫。於是在考試周來臨時才去圖書館、自習室「臨時抱佛腳」,有的還會臨時找同學要課件、求老師劃重點,「一天一本書、一週一學期」的「衝刺模式」成為「標配」。如此節奏之下,「60分萬歲,多一分浪費」等說法時有出現,為一些畢業生步入社會後的「本領恐慌」埋下「地雷」。

圖源:視覺中國圖源:視覺中國

電影《一代宗師》中,宮二鼓勵葉問深研武道時提到:「習武之人有三個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習武如此,讀書亦是如此。其實,大學之於大學生而言,有很多「錯過不再有」的意義。

「見自己」。國學大師季羨林曾說:「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學習是從「此」到「彼」的過程,「此」是當下的自己,「彼」是想成為的那個自己。大學伊始,就應明晰自己要做什麼事、想成為什麼人,成為自主、終身的學習者,觀本心而愈豁達,找到人生的曠野。正如有網民所言:「讀書不為別人,而是為自己,為了讓自己的才華撐得起自己的野心,為了和有趣的靈魂相遇……」

「見天地」。從一間小小的高中教室,走到融彙五湖四海文化的大學校園,大家會發現世界可能不是「原以為的世界」大學這個「象牙塔」里,蘊藏著與遼闊世界接軌的方法和路徑,大學也是每位新生向內錘煉心智、向外廣伸觸角的成長期,更是啟迪思想、認識世界的關鍵期。每個人的世界都是一個圓,而學習是半徑,半徑越大,擁有的世界就越廣闊。」來到這裏,我們可以不斷拓寬認知「半徑」,覽乾坤而知敬畏。

「見眾生」。大學之「大」,既在知識之廣博,也在思想之包容。讀大學不僅能打開自我、認識世界,還能與萬事萬物、芸芸眾生建立更為緊密的連接。這就需要我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去經歷、去體驗,不斷豐富自己的閱曆、發現更多元的世界。比如,在暑期調研和社會實踐中,通過和各行各業的人們接觸,解決各種各樣的難題,我們會發現書本上的知識在現實中有了鮮活的呼應,現實反過來又豐富了我們對知識的理解。閱萬物而生善意,見眾生而知冷暖。照見自我、成就自我只是「小成」,感悟天地、理解世人方乃「大成」。

杭州師範大學喜迎2024級新生 圖源:「杭州師範大學」微信公眾號杭州師範大學喜迎2024級新生 圖源:「杭州師範大學」微信公眾號

如果把大學比作「江湖」,大學生要想「仗劍走天涯」,不僅要有自己的「獨門絕技」,還要掌握「通關秘籍」,尤需練好如下三招:

苦修「內功心法」,積累深厚功力。桑治代理學家朱熹曾說:「不奮發,則心日頹靡;不檢束,則心日恣肆。」奮發圖強,自我檢視,方能不負此心。高中的「圈養」氛圍中,跟著老師走、找標準答案是常態,而進入到大學的「放養」狀態,獨立思考、自律自強是每個人需要著力培養的品質。只有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調準生活的刻度,把握張弛的節奏,通過自主學習不斷充實原有知識儲備、練就過硬的本領,才能在人生路上一步一步篤定前行。

勤練「獨孤九劍」,掌握學習方法。有的人把刻苦的學習時光永遠留在了高中,殊不知學習是終生的事情,上大學後更需要學習。有人調侃說,只要你上大學後還拿出高中時三分之一的拚搏勁頭,你就能脫穎而出。高考是一個分水嶺,大學也是。上大學後,需要思考一個問題:學習是為了完成任務,還是為了自己學?還需要培養一種能力:在無硬性約束的情況下如何學習?

「學有其法,學無定法,學貴得法。」毛澤東同誌曾說過:「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大學學習,當善於「定計劃」,安排好每門課程、每個項目的進度表;善於「掐時間」,把握完整或瑣碎的時間,用於學習和成長;善於「做海綿」,靈活運用學習資源,汲取知識營養;善於「抱大腿」,主動向教授、專家、老師學,博采眾長,不斷成長。

打通「任督二脈」,達到知行合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大學,學習固然是最重要的一環,但也不應僅僅把自己局限在書本里。在豐富多彩的社會中,還蘊藏著很多書本里沒有的知識。我們既可多讀有字之書,也當多讀無字之書,一首歌、一個人、一件事都可以成為學習的「路」和「橋」;邁出宿舍,行萬里路,於旅途中找到自己的「阿勒泰」,奔赴「有風的地方」,也能收穫自己特有的人生感悟。

不論身處哪個人生階段,都不存在「絕對自由」。大學帶來的「自由」,在於擁有更多可支配的時間、能見識更廣闊的世界。其實,它所帶來的挑戰和對人意志的考驗,可能遠遠超過按部就班的高中生活。珍惜這份「相對自由」,更好用好這份「相對自由」,過好大學時光,莫待時光已逝才感歎「青春不再來」。

聲明: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