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學嘉年華走進鍾鼓樓,「科學實驗秀」好看又好玩

2024年全國科普日活動暨第十四屆北京科學嘉年華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今年的北京科學嘉年華主場活動設在北京科學中心,市科協還聯合團市委、東城區政府在北京鍾鼓樓文化廣場開展科普主題專場活動。體驗虛擬現實(VR)科技、觀看「大象的牙膏」等化學實驗……小朋友們在有趣的科普活動中度過了有意義的中秋假期。

化學實驗喚起小朋友好奇心

作為北京中軸線15個遺產構成要素之一,鍾鼓樓的遊覽熱度與日俱增。在中秋假期,北京鍾鼓樓文化廣場格外熱鬧,小朋友們不僅能在這裏領略古建之美,還能感受科學的魅力。

科普老師將過氧化氫、發泡劑與色素混合在容器中,再加入催化劑——碘化鉀,容器內的物質開始劇烈反應,泡沫迅速膨脹,從量筒中噴湧而出。「我們擠出的牙膏只有一小條,這個經典實驗也被稱為‘大象的牙膏’。」這一頗具視覺衝擊力的化學實驗讓孩子們連連驚歎,成功喚起了他們對化學的好奇。

在另一個實驗台上,花青素實驗也在進行。三個容器中分別盛放了普通中性水、加入檸檬酸的水、加入小蘇打的水。科普老師將花青素分別倒入容器中,容器中透明的液體很快成紫色、紅色和藍色。「我們常吃的很多蔬菜、水果中就含有花青素。吃桑葚時舌頭變紫,這就是因為花青素,它是天然的色素和抗氧化劑。」老師一邊科普花青素,一邊解釋其變色的原理——在酸性環境下,花青素呈紅色;在堿性環境下呈現藍色;在中性環境下則呈現紫色。

這些「化學魔法」實驗不僅好看,也十分有趣,讓小朋友們在互動中記住了科學知識。

誌願者進行花青素實驗演示。新京報記者 張璐 攝誌願者進行花青素實驗演示。新京報記者 張璐 攝

和機器人下棋、操控機器狗

3D打印單車小擺件、體驗人機象棋比賽、操作機器狗跳舞、嘗試穿戴機械臂……在鼓樓正門另一側的科技活動展示區,小朋友可以瞭解虛擬現實(VR)技術、增強現實(AR)技術,觀察和嘗試用3D打印機將數字模型轉化為實體物品,體驗科技對未來生活的改變。

據北京團市委社工中心副主任張玉介紹,社區青年彙是北京共青團設在基層的組織陣地和工作平台,有八大類主題,科普活動也是青年彙日常開展的活動之一,此次參與全國性科普活動,設計了一系列科學展項和物理小實驗,普及科學知識,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這些實驗還能幫助青少年更深入地理解科學原理,解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疑惑。

遊客體驗人機象棋比賽。新京報記者 張璐 攝遊客體驗人機象棋比賽。新京報記者 張璐 攝

在鍾鼓樓專場活動中,鼓樓內部以「時間的故事」為主題,打造沉浸式展覽體驗。參與者可以體驗虛擬擊鼓、撞鍾,理解「暮鼓晨鍾,鼓為號令,鍾為傳聲」的內在聯繫;可以在「四九城里聽鍾聲」展項前,感受當年「鍾聲十里,莫不聳聽」的盛況。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白爽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