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隨碧波看流域丨沿頭溪美貌重現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彭一葦 劉宇 胡弦 汪子軼 

通訊員 何麗娜 餘桃晶

流域名片

沿頭溪,清江一級支流,流經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鄭家榜、王家棚、兩河口村等8個村莊,最終彙入清江,全長24公里,流域面積109平方公里。9月中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探訪沿頭溪流域。

我是沿頭溪的一朵小浪花。論美貌,我得天獨厚,上遊是4A級景區清江方山,下遊是5A級景區清江畫廊。溪邊的8個村莊,被我一肩挑起。

起初,村民們並沒有意識到,我的美貌可以帶來財富,反而將污水、垃圾全扔給我;更有人明目張膽「偷」我的砂,將狹小的河床翻得底朝天,給我留下纍纍傷痕。

更讓我傷心的是,以前和我一起嬉戲、捕魚摸蝦的村民,也不敢親近我。從我身邊經過時,不再是滿面笑容,而是蹙眉、捂鼻。越來越多的村民外出打工,村子越來越冷清了。

直到2015年9月,方山景區開業,上萬遊客湧入。看著連綿到縣城的車隊,村民們第一次意識到,綠水青山還能變金山銀山。他們決定,幫我治病,助我重現美貌。

鳥瞰沿頭溪流域。(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彭一葦 攝)鳥瞰沿頭溪流域。(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彭一葦 攝)

怎麼治?鎮上的幹部們很聰明,一開始就想到,共有一溪水,治水行動也必須統一號令。鎮上製定《沿頭溪小流域綜合治理統籌發展規劃》,成立沿頭溪小流域綜合治理「大黨委」,將流域8個村組織起來,每月召開一次聯席會議。

團結力量大。很快,我身邊發生了大變化:15家砂場、磚場關停,11處排汙口消失了,多了5處生態濕地、3個微動力污水處理設施,還有1座微型水質自動監測站。他們還幫我整治7.5公里河道,給我穿上8萬多平方米的綠衣服。沿岸的村民們也沒把生活垃圾丟給我了。

看見我恢復美貌,村民也來了勁,豐富我的周邊,提升綜合價值。

位於我上遊的鄭家榜村,曾是龍舟坪鎮最窮的村。「以前賣樹、賣砂,現在賣景色、賣體驗。」鄭家榜村黨總支書記鄭書金說,該村緊鄰方山景區,順勢發展起農家樂和民宿,這些年,年青人和勞動力人口回流了不少。

望塵閣是其中一家民宿。他家的老闆官國慶,是我的老熟人。小時候經常跟我一起捕魚捉蝦,長大後離開村子外出打工,2016年回來開起這家農家樂。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他家生意可火了,一個月能掙2萬元。

鄭家榜村望塵閣民宿老闆官國慶接受記者採訪。(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鴻 攝)鄭家榜村望塵閣民宿老闆官國慶接受記者採訪。(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鴻 攝)

村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組織村民代表開展清潔日,我經常見到他的身影。特別是有一些遊客來我這兒準備戶外燒烤時,他經常過來提醒:要把垃圾帶走,千萬別扔進河裡。為何多管閑事?「河更美,遊客來得更多,我生意也就會更好。」他笑嗬嗬地說。

順溪而下,來到位於中遊的兩河口村。這是我流經最長的一個村,足足有6公里。以前主要種水稻,現在他們種起了特色林果,發展休閑採摘觀光遊。

「在我們這兒,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吃。」村黨總支書記林濤如數家珍:180畝臍橙,90畝桃子、李子,20畝葡萄,20畝柿子,10畝草莓。

不僅玩特色,還玩高科技。宜昌微罡善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這裏建起了200畝「柑女生」有機柑橘示範基地,試點數字農業。這裏的太陽能傳感器能實時監測光照、土壤溫濕度、土壤pH值等數據,可進行遠程聯動調控。

「普通柑橘3元一斤,我們的有機柑橘能賣到10多元一斤,今年產值有望突破億元。」基地負責人劉乙進信心滿滿。

來到最下遊的曬鼓坪村,這裏也正熱火朝天:清江方山遊客集散中心正在建設中,一幢立體停車樓已初現雛形,規劃2800個車位。

「作為沿頭溪最靠近縣城的地方,我們這個‘門面’當然得撐好。」村黨總支書記曾令兵說,村里沿路建了繃鼓、村史、繡球3個各具特色的小公園,去年開始還評選「最美庭院」,鼓勵村民美化自家庭院,給沿路添景。

詳見9月19日湖北日報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