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呼喚青年開良方

    8月13日,北京,「未來峰會」青年圓桌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中外青年代表圍繞聯合國未來峰會五個議題進行分組發言和討論。圖為匈牙利全國青年理事會副主席彼得·大衛·西蒙發言。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劍/攝

    9月22日至23日,聯合國將首次召開未來峰會。「青年與未來世代」,同可持續發展與融資、和平與安全、數字未來和全球治理一道,組成峰會五大主要議題。9月24日,第79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將開啟,主題為「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攜手同行,共促和平、可持續發展與人類尊嚴,造福今世後代」。在地緣衝突加劇、全球治理面臨諸多挑戰的背景下,聯合國將未來的目光投向了更年輕的世代。

    稍早前,在中國青年報社與中國大學生代表自由對話後,聯合國首任青年事務助理秘書長菲臘比·保利埃表示,以中國青年為代表,這些具有世界公民意識的年青人,清楚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會對全球產生影響並付諸行動,這就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意義所在。

    呼籲「未來世代」推動全球治理髮展

    在此次未來峰會的召開地——聯合國總部,中國小夥兒葉健向成為「一名優秀國際公務員」的理想踏出了第一步。

    葉健是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一名碩士生,他在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被公派至聯合國秘書處安全和保安部實習。該部門旨在使世界範圍內聯合國系統授權的計劃和活動得到最安全和最有效的執行。「未來峰會主題中‘共促和平’一詞讓我產生了深切的共鳴。」葉健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從氣候變化與環境保護,到文化交流與教育合作,青年可以為推動全球治理完善、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很多。

    兩年前,在第77屆聯大會議期間,葉健曾陪同中國駐紐約總領館的相關負責人參加過一場以「教育變革」為主題的會議。受此啟發,他與在聯合國系統實習的其他中國年青人一起創辦了「中國國際組織實習生交流群」。截至今年4月,參與這一公益交流社群的中國年青人已覆蓋全球60個國家、近90個國際組織。

    今年5月,聯合國原副秘書長、聯合國糧農組織原副總幹事何昌垂曾受邀與社群成員交流。這個名叫「全球治理茶話會」的活動是這一平台的月度例行活動。據葉健介紹,舉辦這樣的活動,是為了促進中外國際組織青年加強溝通與互信。

    今年6月,葉健還參與創辦英文國際學術期刊《國際經濟與全球治理》,這是中國第一本「青年學者導向型」的全球治理國際期刊,旨在為各國青年學者提供前沿、權威和嚴謹的學術研究和思想交流平台。推動年青人參與國際組織和全球治理有何意義?葉健認為,將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發展和時代變遷相結合,人生才能綻放出真正的光彩。

    對於即將召開的未來峰會,葉健抱有很大期待,他尤其希望聯合國能在加快國際金融架構改革、增強發展中國家發言權和代表性等領域出台實質性舉措。根據議程,峰會將形成《未來契約》《全球數字契約》《未來世代宣言》等成果文件,並有望在峰會期間由會員國通過。

    外交學院外交學系副教授牛仲君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指出,本屆聯大聚焦「未來」,強調關注「未來世代」的權利,呼籲「未來世代」推動全球治理髮展,將為聯合國注入新的活力。

    對強有力的多邊主義的需求從未像現在這樣迫切

    未來峰會籌備已久。2021年9月,在聯合國成立75週年紀念峰會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我們的共同議程》報告中首次提出「未來峰會:多邊解決方案,創造美好明天」。

    古特雷斯認為未來峰會為「建設更高效和更包容的全球合作機構和工具」提供機會。聯合國曾發文稱,如果《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巴黎協定》和《亞的斯亞貝碧托夫行動議程》等在目標設定和承諾方面是「做什麼」,那麼未來峰會就是在關注「怎麼做」。

    「對強有力的多邊主義的需求從未像現在這樣迫切。」9月1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政府間事務負責人賈米拿·艾哈邁德刊文寫道。牛仲君也指出,「和平」「可持續發展」是本屆聯大的關鍵詞,這反映了聯合國對當前全球局勢的關切。

    這主要源於兩方面:一是俄烏、巴以等地區衝突持續,世界局勢陷入不穩定,停火止戰迫在眉睫;二是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進程過半,但據聯合國今年6月發佈的l報告,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僅17%進展順利,超過三分之一的目標「停滯不前或出現倒退」,目前取得的進展與希望實現的目標相去甚遠。牛仲君指出,「只有通過各國精誠合作、攜手同行,才能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

    在此背景下,美國總統拜登將於9月21日至23日在其家鄉特拉華州威爾明頓,與日本、澳州和印度領導人舉行「四方安全對話」峰會,顯得格格不入。「所謂‘小圈子’外交,是同盟政治的一種表現形式,與地區多邊主義有本質區別。」北京大學國際組織研究中心副主任劉蓮蓮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另據美國「政客」新聞網9月12日報導,美國欲拉攏歐盟,試圖在本屆聯大會議期間推動簽署將中國排除出海底電纜網絡安全項目的決議,歐盟成員國尚在討論是否加入。對此,劉蓮蓮指出,同盟政治擁有相對明確的「假想敵」,其組建的目的是競爭和對抗,而非合作,且範圍相對封閉,通常以身份而非行為區分敵友。

    「作為20世紀以來國際社會的基本規範,多邊主義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和支持。但由於其在成員的聚合性這一特徵上與同盟政治有相似之處,這為個別國家打著‘多邊主義’的旗號鼓吹集團對抗提供了機會。」劉蓮蓮指出,這也是為何近年來中國反復呼籲國際社會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努力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在傳承和實踐中培養國際組織人才

    古特雷斯9月4日在署名文章中坦言,聯合國召開未來峰會,是因為一個真實而無法迴避的事實:全球問題的變化速度遠遠超過旨在解決這些問題的機構的革新速度。

    「這暴露出已79歲的聯合國正面臨諸多挑戰:聯合國憲章和許多機構已無法適應新的局勢發展、全球金融體系等機制仍為美西方國家主導、聯合國能調動的資源有限……」牛仲君表示,聯合國需要各國合作才能夠更好發揮作用,聯合國也應改革,提高自身運行效率。

    在劉蓮蓮看來,一些由全球治理失序而導致的全局性問題,也不能完全由聯合國「背鍋」。例如,當前聯合國未能在解決國際武裝衝突上有效發揮作用,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二戰後國際社會始終沒有處理好聯合國集體安全制度與北約等區域軍事同盟之間的關係,這個問題是無法通過聯合國內部改革來徹底解決的,需要從更宏觀的視角來實現全球安全治理機制的革新。

    正是出於對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核心作用的認同,葉健才堅定地選擇在這一領域深耕。他建議有意願參與全球治理活動的青年人多閱讀國家大政方針文件,不斷提升跨文化溝通交往能力。未來,他希望把各國國際組織青年人才儘可能多地凝聚起來,一起為優化和完善全球治理建言獻策。

    劉蓮蓮高興地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青年積極參與到聯合國相關活動中。「和其他大國相比,中國多邊外交的歷史相對較短。直到最近十餘年,中國才開始高度重視多邊外交人才培養和能力建設的問題。人才培養和能力建設需要代際傳承,也需要實踐出真知。」劉蓮蓮指出,青年是未來中國開展多邊外交、參與全球治理的中堅力量,應鼓勵年輕一代積極參與聯合國活動,幫助他們在實踐中將中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結合起來,這對中國未來十年乃至數十年多邊外交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也是中國為全球治理貢獻智慧的重要途徑之一。

    「中國目前是聯合國會費第二大出資國和第二大維和攤款貢獻國,同時也是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中派遣維和軍事人員最多的國家,但聯合國系統內中國籍國際職員比例依舊偏低,瞭解國際規則的專業人員仍然缺乏,中國參與全球治理存在一定的能力短缺。」牛仲君指出,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年輕一代積極關注聯合國事務和國際合作,著眼於人類發展的未來、可持續目標的實現和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貢獻新智慧、新理念和新方案。

    本報北京9月19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馬子倩 記者 蔣天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9月20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