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體測標準高嗎?折返跑滿分線與NBA球隊及格線相當
9月20日,2024-2025賽季CBA季前賽將在多個分組同步開打。根據中國籃球協會此前發佈的運動員技術和體能測試(以下簡稱「體測」)指導意見,體測達標的運動員才有季前賽和聯賽參賽資格。除了9月17日結束的集中體測,季前賽前、常規賽第5輪後各有一次補測機會。9月19日的首次補測,任駿飛、賀希寧等運動員通過補測。要想參加新賽季CBA聯賽,其餘未通過運動員僅剩最後一次機會。
對比以往賽季的體測範圍、免測人數、體測項目、補測次數等,今季CBA體測的整體難度、嚴格程度與2013年不相上下,但補測次數更少,可謂CBA最嚴體測。專項速度耐力測試為CBA體測的傳統項目和硬指標,又稱「奪命17折」,今年依舊如此。
「奪命17折」的強度讓不少CBA球員苦不堪言,將其作為「上崗」的硬指標也是CBA體測長期受到質疑的主要原因。CBA體測是否過於嚴格了?外界眾說紛紜,但很多國外成熟球會都有類似的折返跑考核,以NBA球隊熱火為例,CBA體測「奪命17折」的滿分標準幾乎等於熱火的及格線。
縱比
全員體測直追2013,今年補測次數更少
CBA體測並非新鮮事物,早在聯賽元年的1995年,便有3200米長跑、折返跑的測試。之所以今年的體測引起外界熱議,只有3人例外的全員體測是最主要原因。
1995年至2004年,CBA體測的項目長期只有3200米長跑、折返跑。2005年至2010年,CBA體測一度被取消。2011年和2012年,CBA體測恢復,且增加至10個項目,曾被稱為「十項全能」,但只有折返跑是硬指標,且每隊有一個免測名額。
2013年,CBA體測強度升級,真正做到了全員體測,2分鐘強度投籃、負重深蹲、負重臥推、專項速度耐力等4項測試從此成為慣例。不過,與今季CBA體測相比,2013年的補測次數更多,至少有3次補測。
2014年至2016年,CBA體測名義上還是全員體測,但逐漸擴大了免測範圍,36歲及以上的國手免測,還設置了通過難度較低的「三選二」名額。2017年至2019年,CBA體測的難度大幅降低,由全員體測改為抽測,每隊兩人,並保留了老將、國手免測等規定。
2020年至2023年,CBA體測從抽測恢復為全員體測,但體測項目從4個減少至2個,為2分鐘強度投籃、專項速度耐力測試,免測範圍進一步擴大,國手、30歲及以上老將均免測,每隊還有一個免測名額。
今季CBA體測,只有參加巴黎奧運會三人籃球比賽的張寧、趙嘉仁、陸文博免測,體測項目再度恢復至4個,每個項目的評分標準與以往(2013年至2019年)持平,僅在季前賽前、常規賽第5輪後各有一次補測機會。
橫比
折返跑是硬指標,NBA球隊有類似考核
中國籃協副主席宮魯鳴曾是2011年CBA體測恢復的推動者,並在今年提升了CBA體測的整體難度。早在2012年,宮魯鳴曾稱,很多國外成熟球會都有折返跑考核,「我們問過姚明,他每次回火箭也要接受這種測試。這項測試是運動員必備的基本技能,是硬指標。」今年9月12日接受採訪時,宮魯鳴再次強調,CBA體測的標準並不算高,這樣做不是要設門檻去卡運動員,「只要你想上場,只要保持訓練,就能過關。」
2011年至今,無論是全員體測還是抽測,不管免測範圍怎樣變化,CBA體測中的專項速度耐力測試(「奪命17折」)一直是硬指標。
《中國籃球協會運動員技術和體能測試與評定手冊》顯示,「奪命17折」的內容為在籃球場地兩邊線間(15米)折返跑17次,跑4組,組間間歇2分鐘,根據4組平均成績獲得相應分數,滿分150分,90分達標(及格)。
根據運動員身高不同,達標成績有所不同,1米94及以下的運動員59秒滿分、62秒達標,1米95至2米04的運動員61秒滿分、64秒達標,2米05及以上的運動員63秒滿分、66秒達標。此外,對於身高超過2米09、體重超過120公斤、30歲以上的運動員,達標成績均有放寬。2020年11月,CBA聯賽曾公佈當年體測的整體數據,297人參加體測,62人在「奪命17折」測試中獲得滿分,佔比為20.9%。
據外媒報導,每個NBA賽季前的訓練營開始時,熱火都有一項體測,考核內容為與「奪命17折」形式類似的折返跑。
熱火幾乎對所有球員一視同仁,只按內線球員、其他球員劃分,不管年齡多大、體重多重,無論是否是大牌球星,達標後才可參加訓練和比賽,內線球員62秒達標,其他球員60秒達標。從「三巨頭」時期的占士、韋迪、保殊,到最近幾年的當家球星畢特勒,還有43歲才退休的夏士林,沒人能夠逃脫熱火賽季前的體測。
「奪命17折」是CBA場地的邊線到邊線,距離為15米,17次折返總計255米,共跑4組,組間間歇2分鐘。熱火的折返跑為NBA場地的底線到底線,距離約為28.65米,10次折返總計286.5米,共跑5組,組間同樣間歇2分鐘。雖然「奪命17折」的折返次數更多,但熱火的折返跑總距離更長,組數更多。
新京報記者 徐邦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