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了7年動畫的研究生,覺得自己幹不過AI,當AI嵌入大學教育,老師、學生怎麼看?370份問卷揭曉答案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每日經濟新聞 (ID:nbdnews),作者:杜蔚、溫夢華,編輯:程鵬、陳俊傑、杜恒峰,題圖來自:AI生成

又到一年開學季,當人工智能(AI)熱潮席捲各行各業時,這一屆大學「萌新」們似乎有了更多的選擇。

9月13日,教育部網站發佈《2024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申報材料公示》,據統計,2024年度擬新增專業535個,涉及353所高校。其中,人工智能教育、智能體育工程、舞蹈與人工智能、智能影像創製、智能影像藝術、智能視聽工程等多個與AI「跨界混搭」專業,深受關注。

「我們學校增加了一系列新的AI課程並增設AI雙學位。」複旦大學管理學院大學生呂悅洋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其所在高校「幾乎所有專業都在+AI」

高校紛紛緊跟科技步伐的背後,不只是想踏新潮流,而是提前洞悉了AI技術向高等教育領域發起的「甜蜜衝擊」,藝術教育尤為敏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曆時5個月,向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四川大學等國內十餘所高校發放問卷,蒐集到370份有效問卷。在這些受訪大學生中近六成人表示使用過當下熱門的AI大模型,並認為對自己的專業學習、求職有幫助。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學生們已對AI產生了恐慌。

參與《每日經濟新聞》問卷調查的學生專業分佈參與《每日經濟新聞》問卷調查的學生專業分佈

不僅僅是學生疑惑,「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們,也同樣面臨著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衝擊之下高校藝術教育面臨的諸多新挑戰。

「敬畏」「融合」「跨界」「創意」「學習」,這是中國傳媒大學、廣州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重慶郵電大學等國內知名院校的眾多教授們在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聊AI時,頻頻提及的關鍵詞。

當AIGC運用越來越多,對於高等藝術教育而言,未來究竟是好還是壞?身處其中的專業者們,又該如何做到自己的「護城河」不被AI攻破?

近六成大學生在使用AI,急呼高校增開大模型課

輸入一句場景描述,設定好想要呈現的相關數值,一鍵點擊後,幾秒的動畫影片便瞬間生成,活靈活現,功底絲毫不輸專業繪畫師,這讓完全不會任何繪畫技術但熱愛動漫的李琳(化名)感到興奮。

人機創意 圖片來源:每經視覺部 劉陽人機創意 圖片來源:每經視覺部 劉陽

但不同於李琳的興奮,面對ChatGPT帶來的技術革新,當AI以驚人的速度在藝術領域嶄露頭角,動漫遊戲產業紛紛縮減原畫師時。更多像王慧(化名)一樣,學習了十多年繪畫才擠進象牙塔藝術專業的學生們開始疑惑:「在AIGC望塵莫及的碾壓下,我們花十幾年學習的專業究竟還有沒有用?」

身處高校的大學生們,感受到了AI的衝擊。

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大學生分享自己使用大模型的心得和「抽水」,甚至還有大學生做起了「AI接單」的生意,借助AI摳圖改圖等。重慶郵電大學的青年教師孫瑩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據她瞭解,不少同學已經開始私下學習各類大模型。

圖據小紅書圖據小紅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5個月的問卷調查,獲取了藝術類專業在讀大學生370份有效問卷。其中,藝術設計、產品設計、動漫及數字媒體藝術,這四個專業的學生是參與本次問卷調查的TOP4專業,且45%的受訪者為大二學生。

在受訪大學生中,近六成人表示使用過當下熱門的AI大模型。其中,有26.76%的受訪大學生會一週使用1~2次,屬於高頻次使用者;31.08%的受訪大學生使用AI大模型「一個月少於5次」;只有5.95%的受訪大學生「幾乎天天使用」。

「你使用過當下熱門的AI大模型嗎?」圖據《每日經濟新聞》問卷調查「你使用過當下熱門的AI大模型嗎?」圖據《每日經濟新聞》問卷調查

記者統計發現,樂於嘗試使用AI大模型的受訪大學生,也往往更認為使用大模型將會對自己的專業學習、求職都有幫助。展開來看,60%的受訪大學生認為AI大模型對自己的專業學習有幫助;而在「掌握AI等技術是否會對求職有幫助」的問題中,61.89%的受訪大學生選擇了「非常有幫助」,有18.65%的受訪大學生則認為「幫助不大」。

「你認為AI大模型對你的專業學習有沒有幫助?」圖據《每日經濟新聞》問卷調查

「你認為掌握AI等技術,是否會對求職有幫助?」圖據《每日經濟新聞》問卷調查「你認為掌握AI等技術,是否會對求職有幫助?」圖據《每日經濟新聞》問卷調查

在大學生使用AI大模型的背後,與大學生對AIGC等新技術的態度息息相關。

反映在數據上,57.3%的受訪大學生對AI大模型持有「非常擁抱,樂於嘗試」的態度,32.16%的受訪大學生則認為「一般,可有可無」,不過,受訪大學生中已出現6%的人表示「非常焦慮,擔心被AI取代」。

「你對AI大模型是何態度?」圖據《每日經濟新聞》問卷調查「你對AI大模型是何態度?」圖據《每日經濟新聞》問卷調查

變化之下,大學生特別渴望通過學校,更專業、系統地接觸並掌握AI大模型。

數據顯示,超80%的受訪大學生稱自己所在的高校並未開設AIGC相關的課程;而48.92%的受訪大學生「非常希望」高校開設更多與AIGC相關的課程,只有7.03%的受訪大學生認為高校「沒必要」開設相關課程。

目前,雖然國內頭部高校已經開始探索AI大模型,但系統化、普及化的AI大模型課程仍在嘗試中。多位國內一流院校教師均向記者表示,AI對藝術教育帶來的變化和不確定性主要在於:以往大學教給學生的是未來3~5年的流行內容和知識,但在AIGC浪潮之下,各行各業正在發生顛覆性變化,這讓大學教育的「新內容」變得很難預判。

教育保質期被大幅縮短,「AI讓我們和學生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

大學生們對AI的好奇、憧憬、懼怕,也牽動著高校老師的心。

「AIGC的崛起,給我們整個傳媒大學帶來巨大沖擊。」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教授呂欣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該校開設的專業涉及動畫、產品設計、廣告等,以往這些專業具備很強的技能門檻,學生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專業訓練,學習美術、三維建模、人機交互開發等才能成為從業者。

「但現在,學生們通過5~7年甚至更長‘專業修煉週期’自建起來的護城河,正在被大模型攻陷。」呂欣直言,AI剛出現時,他和身邊的高校學者們「會有一些不以為然甚至是嘲諷,覺得AI無法跟人相比。按照現在的迭代速度,老師們吃驚之餘也有爭議,但大家現在(對AI)已是一種敬畏」。

據呂欣觀察,AI快速學會了人類最好畫手的能力,「猛烈撞開了藝術職業的門檻。現在的學生,尤其是美術類的同學,在親自感受到AI的能力後,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焦慮情緒」。

人機創意 圖片來源:每經視覺部 劉陽人機創意 圖片來源:每經視覺部 劉陽

去年底,呂欣要求自己實驗室的46位同學用3周時間學會AIGC的工具,結果一個學了7年動畫專業的研究生告訴呂欣,他很絕望,覺得自己的專業「幹不過」AI。

「看到那麼多動漫遊戲公司都在裁員原畫設計師,我不得不擔心。」某綜合大學大三學生吳佳(化名)告訴記者。

AI在藝術領域嶄露頭角,加重了學生的惶恐。「大學生們心浮氣躁,有些人不想紮實學基礎課程。」西南某大學藝術學院的院長吳曉(化名)向記者表示,當下開設AI課程有一定難度。「以現在大模型的迭代速度,恐怕教案剛通過就過時了。」

孫瑩告訴記者,目前重慶郵電大學對於基礎藝術課程依舊堅持繼續教學的觀點。「學完以後,我們會將其與一些人工智能的大模型相結合,幫助學生完成深入學習。」

在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楊懿看來,AI將一系列不確定性擺在高校面前。「更深層次的挑戰來自既有知識體系的失靈,傳統學科架構的失衡,人才培養能力的失效,以及學術和科技倫理的道德失控。」

「我們高校的老師應該教學生領先於市場5~10年的東西,或者至少也要保證能夠讓學生畢業後抵擋一兩年。但現在面對AI,教育的保質期被大幅縮短,甚至讓老師和學生站上了同一條起跑線上。」冰墩墩設計團隊負責人、廣州美術學院教授曹雪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坦言,高校老師的傳統職責和功能已被AI徹底顛覆,「我們再也不是帶領者,而是和學生一起進步的推動者」。

63歲的曹雪已卸任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院長一職,但如今依然奮鬥在教學一線,他對AI持樂觀態度:「在利用科技的手段上,我遠遠比不上年輕老師,甚至是學生,但我認為,接下來最先被淘汰的,一定是最接近於工具‘屬性’的老師。」

靠算法成不了莫奈、梵高,也「算」不出冰墩墩,「面對AI,要麼衝頂,要麼滅頂」

「作為創作工具,AI同樣是遇強則強,遇弱則弱。我不反對學生使用AI做設計,但關鍵是,借助AI能有怎樣更優的表達。」曹雪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現在市場上有上千個虛擬人,「它們都長得英俊、漂亮,但沒有一個讓我感覺到是有生命的,因為它們缺失靈魂,沒有溫度」。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賀羽向《每日經濟新聞》分享了今年4月博士生招考中的小故事:有人在面試時表示,希望考入後研究AI如何跟油畫創作結合。但賀羽與同組幾位導師研究後有個同感,考生想研究的方向很有意思,只是略顯激進一些。

雖然大模型會迭代,但迭代不出對藝術的獨創性。」賀羽曾在國家重要慶典中繪製巨幅畫像。在他看來,AI的工具屬性較強,但要讓它生成獨到或顛覆性創意,短期來看可能性不大。

人機創意 圖片來源:每經視覺部 劉陽人機創意 圖片來源:每經視覺部 劉陽

賀羽認為,AI生成的圖畫,僅為平均化創意,「我們可以運用AI輔助完成一些畫面,但核心還是人對審美的認知。就像那些陳列在博物館的大師作品,構成的是整個人類藝術發展的一部磅礴美術史。莫奈、梵高都不是靠算法成就的自我風格,他們對繪畫的靈感並非源於數據投喂。AI永遠無法利用數據計算,完成有情感訴求和有溫度的創作」。

曹雪指出,能將木頭切割整齊的人,只是掌握了技術的木工,而只有當木工在不斷實踐過程中,將生活方式融入,超越工具和材料,才有可能成為傢俱設計師,這個「融入」的過程AI難以匹敵。

面對迷茫的學生們,呂欣強調:「AI替代不了你,反而是那些既掌握AI、又懂光影,還懂構圖的動畫人才會真正替代你」。他指出,「未來藝術技能層面的東西會被AI替代,但關於美學、視聽語言等課程則會變得很重要,因為我們和大模型最終比拚的是頭腦中深層的東西」。

「‘技術平權’之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創作者進入藝術領域。大家通過好創意、好工具創造出更有意思的內容,何樂而不為?藝術將不再是某一個小圈子的事,而是大家都可以做的,我覺得這也是人類文明的一種進步。」呂欣表示。

大學生們也在積極使用AI,複旦大學管理學院大三學生呂悅洋製作的AI海報受訪者供圖大學生們也在積極使用AI,複旦大學管理學院大三學生呂悅洋製作的AI海報受訪者供圖

賀羽認為AI衝擊之下蘊含新的機會,「也許未來AI意外生成的創意,能激發出畫家不同尋常的靈感,二者如果能結合好,或許形成一種全新的繪畫風格」。

「AI所能替代的部分,其實我們不用跟它去搶。我們需要的是理念和思維的煥新,就像AI‘算’不出冰墩墩一樣。」曹雪希望,AI給高校教育的衝擊能再猛烈些,這樣才能倒逼大學生思考和進步,「不是所有的年青人都叫後浪,有一些經典始終沒被顛覆」。

在孫瑩的觀察中,不少年長的老師得現學大模型,但這並不容易。「年輕老師部分在讀博或做研究的時候已經接觸了大模型。今年我們已製定了新一版的培養方案——引入AI內容,我們會根據各自的強項來合作規劃教案內容,而後期,可能會出現‘團隊教師’來組合教學。」

楊懿透露,面對AIGC,中國傳媒大學已在今年春天發出,「要麼衝頂,要麼滅頂。我們正在全方位、深層次地推進人工智能的行動計劃」。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每日經濟新聞 (ID:nbdnews),作者:杜蔚、溫夢華,編輯:程鵬、陳俊傑、杜恒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