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些大學生害怕「被看見」

    視覺中國供圖    視覺中國供圖

    許多年青人傾向於默默做事,不願引發他人關注,恨不得披上一層「隱形的外衣」。

——————————

    你有沒有類似的時刻:在公共場合拍照,總顯得拘謹,面對鏡頭時不自覺地擺出僵硬的「剪刀手」;考試前夕,即便複習充分,也羞於談及,生怕成績不如預期引來嘲笑;與陌生人交談前,內心戲十足,遇到熟人則希望彼此能「視而不見」。

    這種在公共場合畏畏縮縮、因不自信而產生的微妙躲藏感,在網絡社交平台被形象地稱為「偷感」。許多年青人傾向於默默做事,不願引發他人關注,恨不得披上一層「隱形的外衣」。

    「偷感」是一些年青人的保護色

    新聞學專業大三學生徐憬自認為是個典型的E人(「E」是指MBTI人格測試中的外向型人格——記者注),但進入大學後,她總喜歡從後門進教室並坐在後排,「坐後排讓我的心情更加放鬆,聽課也更自如。」徐憬解釋,不論自己是否想在課堂上「摸魚」,後排都能夠規避和老師的互動,給予她更多自由的空間。

    實習期間,這種「偷感」依舊伴隨。徐憬常故意壓低帽簷並迅速溜到工位,儘量避開與老師的「不期而遇」。連上廁所或喝水時,也繞開老師的座位,避免打照面和眼神接觸。必須交流時,她更傾向於進行線上溝通,「我是一個還算外向的人,但就是很不擅長和老師、領導打交道,感覺自己像一隻灰溜溜的老鼠」。

    武漢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研究所副教授陳武認為,這類「偷感」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源自長期學習生活中衍生出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由於不想回答問題等動機,促使學生選擇更有利的位置——後排,以此獲得更多安全感。

    「每個人都需要舒適圈,這也意味著大學生擁有自主選擇的權利。」中國海洋大學資深心理諮詢師劉婷表示,「偷感」或許反映了與「權威」相處時的不安。在潛意識中,把年長的上位者視為嚴苛的,甚至帶有懲罰性的存在。當我們帶著這樣的印象和對方相處時,可能會出現時刻想要躲避的行為,同時失去展現自我的機會。

    工作一年有餘的林佳也面臨「偷感」的困擾,在她拍照和獨自逛街時尤為明顯,特別是逛特色市集或潮牌店時,「社恐」與「潮人恐懼症」讓她備感不適。她坦言:「那種渾身不自在,尷尬至極的感覺真難熬。」面對心儀的商品,她甚至不敢開口詢價,心裡矛盾重重:「我很想與店主交流,又怕只問不買遭人嫌棄,乾脆就直接不問了。」

    劉婷則認為,這是初入職場年青人必經的成長之路,需要勇敢面對,以此實現自洽。在自體發育的道路上,學會承受情緒的風浪至關重要。「認識到自己的‘偷感’,或許正是個人成熟的一個標誌。」

    徐憬對此感同身受,她向記者傾訴了自己的不解:為何在網絡上她能自信交流,勇於維護權益,一到現實中就尷尬不已。陳武分析,這或許是「數字原住民」的錯覺,他們長時間沉浸在線上交流,建立了安全舒適的溝通環境。劉婷進一步補充,屏幕後的文字交流讓人有更多思考空間,在發生衝突時還能求助他人,而面對面交流則更考驗即興反應和線下社交技巧。

    害怕承認優秀,害怕「爽感」人生

    嚴重的「偷感」已悄然侵蝕張沐的人際關係。大三的她,在圖書館學習一整天后歸來,面對室友的詢問,竟不由自主地否認,她沮喪地表示這已成為條件反射。

    3年前,張沐初到異地求學,對外界充滿防備。行事低調,避免引人注目。大學中的競爭讓她選擇「偷摸」著努力,這導致張沐並沒有交到什麼知心夥伴,「看到同學們成群結隊也會很羨慕,但擔心自己受傷或失敗,選擇像刺蝟般自我保護。」張沐坦言,偷偷減肥、學習的習慣雖帶給她安全感,卻也讓她備感孤獨。

    陳武表示,所謂「隱藏式努力」的背後是對競爭狀態的不安全感。試圖通過獨自努力的錯覺營造優勢感,實際上也是針對不安全感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當然,新環境的適應通常需要3-6個月,如果發現自己超過一年還是不能融入新環境,難以建立人際關係並為此感到焦慮,甚至影響睡眠,建議尋求專業心理諮詢。

    劉婷認為,害怕讓別人知道自己在努力也是社會潛意識的反應。俗話說「槍打出頭鳥」,不僅是根深蒂固的印象,也是人們在成長中悟出的道理。但青少年時期正是渴望「被看見」的階段,社會需要勇敢展示羽翼的年青人,以促進活力與創新。

    「害怕承認優秀也是一種習慣性創傷反應。」劉婷指出,害怕「爽感」人生,只過「偷感」人生本質上是害怕暴露自己後遭受懲罰。展現自我必然伴隨表揚和批評的聲音,但不應該把這些聲音投射在自己身上。對「偷感」強烈的人而言,曝光自己則意味著「懲罰」也會隨之而來。

    陳武表示,人需要依靠他人的反饋提升自我價值感,同時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如果沒有來自他人的肯定,不能享受自己奮鬥的成果,容易導致年青人自我認同混亂,阻礙自我價值實現,甚至誘發「躺平」心態。

    摒棄「偷感」,擁抱「不完美」的自己

    「偷感」並沒有對與錯,當它作為中性詞被調侃時,也是年青人接納自己的一種方式。劉婷讚賞年青人以此自然接納自我,而非受困於強烈的壓力之下。「當我們能察覺到自己哪部分存在‘偷感’,或是為什麼會有‘偷感’,就能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並在社交場合中尋得更加自由舒適的空間。」

    但是,長期來看,「偷感」滋生的不安全感會造成不自信的人格、影響人際關係,不利於現實資源的獲取。又或是沉溺於「偷感」帶來的安全泡沫,在行動上沒有全力以赴,為追求「偷感」而「偷」,是在自我設限。

    在意識到「偷感」對人際關係的危害後,張沐積極轉變,開始有意識地「打開」自己,把注意力轉向和自己競爭,大方承認自己的不足,並坦然接受努力帶來的成果。「今年,我發現身邊的朋友漸漸多了起來,大家都說以前沒發現我是一個這麼有趣的人,這種感覺很爽。」

    林佳和徐憬則通過鍛鍊線下交往的能力,主動找老師、陌生人交談,對自己也更寬容一些。「在街上大方拍照其實沒那麼可怕,甚至會有善意的路人搶鏡合拍。」林佳興奮地說。

    年青人如何突破內心障礙,享受「爽感人生」?陳武建議:首先,在學會獨處的同時也要積極融入社會,完成社會性的鏈接;其次,勇於跳出舒適區,敢於嘗試與挑戰。很多時候,是我們高估了突破自己帶來的傷害和危險。年輕就是試錯的資本,突破自我是成長的重要途徑。

    「偷感」背後的不安全感,是年青人在害怕什麼呢?

    劉婷認為,年青人真正害怕的是自己的不完美,會被人討厭,會達不到他人的期待。她鼓勵道:不妨告訴自己,你已經長大了,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不能被所有人喜歡的事實,區分真正的風險與無謂的恐懼。我相信,年青人有足夠的力量和勇氣去面對陌生的、讓人尷尬的場景。最終,你會發現,在對自己和他人負責的同時,也擁抱了那個不完美的自己。

實習生 張晨露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郭韶明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9月21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