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福島核汙染水排海對海洋生態環境長期影響仍需持續關注

據外交部9月20日發佈的消息,日方接受對福島核汙染水開展國際監測和中方獨立取樣監測,中日雙方就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汙染水排海問題達成共識。

對此,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研究員姚子偉在解讀時表示,福島核事故發生十幾年來,國際上開展了大量的海洋放射性核素觀測研究,並取得一系列的認識。福島核汙染水進入北太平洋後,海洋在稀釋核汙染水的同時,也通過洋流傳輸和多介質間遷移將放射性核素擴散傳遞。

姚子偉說,基於當前的監測結果看,我國管轄海域海洋輻射環境數據均在正常範圍內,日本核汙染水排海尚未對我國海洋環境產生影響。考慮到在未來幾十年的持續排海累積過程中,放射性核素隨福島核汙染水進入海洋並不斷傳輸遷移,其對海洋生態環境的長期影響仍需持續關注。

「海洋將世界聯繫在一起,海洋環境需要全球共同參與治理與保護。」姚子偉說,日本福島核汙染水排海是自人類和平利用核能以來沒有過的先例,事關各國民眾健康、全球海洋環境和國際公眾利益。

保護全球海洋環境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是國際法規定的義務。很多國內外學者從《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核安全公約》《倫敦傾廢公約》等國際法角度質疑日本福島核汙染水排海的合法性,提出日本背棄國際法義務。中國作為北太平洋沿岸國家的重要一員,是福島核汙染水排海的主要利益攸關方,堅決反對日本強推核汙染水排海。

一直以來,我國堅決反對日本單方面向海洋排放核汙染水,多次要求日方全面配合建立周邊鄰國等利益攸關方實質參與、獨立、有效的長期國際監測安排,呼籲國際社會共同努力,維護全球海洋環境安全和人類健康。

姚子偉表示,在以中國為代表的利益攸關方堅決主張和持續努力下,當前應對福島核汙染水排海問題已達成一定共識,要求日本履行國際法義務、建立覆蓋排海關鍵環節的長期國際監測安排,接受中國獨立取樣監測並採取措施降低福島核汙染水排海對海洋環境和人類健康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