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話:悟空》製作人、短影片博主探討數字賦能傳統文化

9月20日,以「傳承與創新:新興文化業態中的傳統文化」為主題的2024年北京文化論壇·文化潮流沙龍在騰訊北京總部舉辦。沙龍中,遊戲科學創始人兼CEO、國產首款3A遊戲《黑神話:悟空》的製作人馮驥,騰訊公司總編輯、公共政策副總裁朱殿君,來自波蘭的跨文化媒體人翠花和青年網絡文明使者、短影片創作者朱鐵雄圍繞「新表達——數字探索激盪傳統文化」展開對話。

9月20日,2024年北京文化論壇·文化潮流沙龍在騰訊北京總部舉辦。主辦方供圖9月20日,2024年北京文化論壇·文化潮流沙龍在騰訊北京總部舉辦。主辦方供圖

傳承:實景掃瞄讓傳統元素在數字世界重現

在沙龍致辭中,中央網信辦網絡管理技術局局長於永河提出:「我們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緊緊抓住創新發展機遇,探索文化和科技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有效機制,加快開展新興文化業態。」他表示,最近的熱門遊戲《黑神話:悟空》就是將傳統文化元素和現代遊戲形式相結合,將好的文化創意與新的數字技術相結合的一個成功的實踐。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創新表達的經典案例,《黑神話:悟空》自上線以來,引發一波「西遊熱」,激發起各國玩家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談及製作過程,馮驥表示,在四年前發佈首個遊戲相關影片時,發現非常多的玩家與用戶不僅肯定了遊戲的玩法,也注意到了遊戲內的角色服飾、建築等元素,「那時我們就意識到,應該踏實地結合《西遊記》原著與中國傳統文化進行遊戲製作。」馮驥回憶,為了提升用戶和玩家的沉浸感與親切感,團隊前往全國100多個地方掃瞄當地特色地貌與傳統建築,比如寺廟、古建等。「我們把包含這些元素的遊戲畫面放到下個影片展示時,收穫了比上次更大的關注和肯定,撲面而來的熟悉感、親切感讓玩家有更沉浸的體驗,所以我們後續也堅持用實景掃瞄的方式呈現遊戲場景。」

今年7月,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在申遺過程中,騰訊用數字技術還原中軸線,對7.8公里的核心遺產區進行毫米級掃瞄,打造了「數字中軸·小宇宙」。「我們掃瞄了30萬株植被,220萬個古建築,結合線上物料、建築架構的分析和破損邊緣的修復,將中軸線精準地呈現在小程序上,並且加入了天氣、自然光線和聲音等元素的模擬,讓廣大遊客能在線上有身臨其境的體驗,助力中軸線申遺。」朱殿君說。此外,騰訊也推出了「數字藏經洞」「尋境敦煌」等創新互動項目,與故宮博物院合作打造「故宮·騰訊聯合創新實驗室」。

「傳統文化是我們的寶貴財富,數字技術則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只有將兩者有機結合,才能讓傳統文化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朱殿君表示。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中,數字技術也能提供新的方案。「之所以要保護,是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可能會遺失,我們要通過現代化的技術和現代人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延長其生命。」馮驥舉例說,在遊戲開發時,團隊用陝北說書的形式進行配樂,發現和人物角色、蒼涼的背景非常和諧,「我們感覺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下子‘活’了,變得極其生動。」於是團隊請了陝北說書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熊竹英演繹遊戲內的唱詞,並為遊戲中的角色配了動捕,讓角色在遊戲中一邊彈一邊唱。「遊戲上線後,不光中國玩家喜歡,也很吸引海外玩家,他們認為這是一種中式的‘Rap’,非常帶感,他們甚至在影片平台上傳自己學唱遊戲中陝北說書的影片。」

作為數字時代重要的傳播形式,短影片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供了展示的平台。短影片創作者朱鐵雄通過炫酷變裝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形式,創作出多個充滿民族文化精神的作品,全網粉絲超過3100萬。

他認為,數字技術的加持,打破了傳統文化藝術在展現方式上的束縛,給傳統文化的展示提供了更豐富的表達方式。「在不破壞傳統文化核心內涵的前提下,融合更多被年輕一代喜愛的元素和展現形式,進行更巧妙的混搭,讓傳統文化以別樣的、有趣的方式走進年輕一代的心裡。」朱鐵雄說。

「如果能找到恰如其分的方式,就能擴大傳統文化的受眾,讓大家感受到,原來傳統文化在這個時代一點都不過時。」馮驥說。

傳播:中國文化「走出去」或需克服文化鴻溝

來自波蘭的跨文化媒體人翠花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讓世界更好地瞭解中國。她認為,向西方講好中國故事、清楚地傳遞中國傳統文化,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本地化。AI、遊戲科技等新興技術應用於智能傳播中,推動中國傳統文化「走出去」。「比如,‘金箍棒’這個詞怎麼翻譯,才能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找到共鳴?遊戲這一載體就能幫助不同文化語境的玩家更加完整地理解‘金箍棒’的語境表達和背景,推動用戶進一步探索背後的文化。」翠花說。

她在實踐中發現,如何將中國傳統文化清楚地「講」給西方人,也就是「本地化」,存在難度。「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作為一個‘中國通’,也一直在向業界、學界和民間學習、一直在尋找把中國故事講好的辦法。」翠花說,「比如孫悟空,《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是一隻猴子,中國人明白其特點,我們對他進行國際包裝,使他變得很酷,有國際化的英雄的感覺,從而能贏得國際上的喜愛。」 

馮驥對此感同身受,在製作《黑神話:悟空》的過程中,團隊也遇到了天然文化鴻溝的挑戰。「比如一些國際玩家受基督教影響,而我們則在儒家文化中耳濡目染,長幼尊卑對我們而言是常識,他們則很難理解。」他認為,如果希望一個文化產品流行,就需要做到即便拋開文化背景,也能經得起考驗,「比如我們做的這個遊戲,內含很多中國文化元素,比如中國古代建築、西遊記的人物關係,那麼我們要做到,讓一個沒有任何中國文化常識的外國玩家來玩,也能玩得下去。哪怕拋開文化背景,遊戲的質量、內容的有趣程度也要非常好,外國玩家才可能進一步去瞭解在遊戲中無處不在的中華文化,比如去看看《西遊記》、瞭解二郎神和孫悟空之間的關係。」

9月20日,2024年北京文化論壇·文化潮流沙龍在騰訊北京總部舉辦。圖為《黑神話:悟空》的製作人馮驥(中)參加沙龍對話。圖/IC photo

「如何讓外國人從自身的文化背景角度找到共鳴,是內容輸出者需要思考的問題。」翠花表示。

在新業態中傳播傳統文化,離不開創新。朱鐵雄表示,當下短影片中不乏打著傳統文化的招牌卻對文化內核進行過度解構和「魔改」的情況,「我們在表達的過程中需要找到分寸感,既能創新,又不破壞傳統文化的內核。」他認為,技術會塑造新的文化形式,但文化的內核和靈魂是不能變的。」

新京報記者 葉紅梅

編輯 張磊 校對 趙琳